趙美玉
(嘉應學院醫(yī)學院,廣東 梅州 514031)
問題解決能力是指護生在確定問題、制定目標、選擇并執(zhí)行問題解決策略等方面的能力[1]。近年來,世界各地的教育改革都將問題解決能力作為一種高級思維能力的評價指標[2],并成為未來大學生的核心能力之一[3]。針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而言,具備較強的問題解決能力是護理教育的需要,是護理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是護理人員具備良好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xiàn)。鑒于此,該研究以教學改革為手段,以提高護生問題解決能力為宗旨,以問題解決問卷為工具,對我院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整群分層抽樣實證研究。通過研究旨在為學校進一步明確高等醫(yī)學護理教育的辦學方向提供依據,為進一步深入開展高等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參考,也為培養(yǎng)更多的具備較強的解決問題能力、問題應對能力、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等高素質衛(wèi)生服務人才,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自己的存在價值奠定扎實的基礎。預計通過該項研究,將一定程度地彌補同行業(yè)領域對高等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理論研究、應用研究、橫向研究以及與其他相關理論相結合進行綜合研究等方面的不足之處?,F(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本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2級護理本科1~2班學生。其中將護理本科1班設為教改班(n=61),護理本科2班設為對照班(n=60)。教改班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采用創(chuàng)設合作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對照班則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即利用多媒體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兩個班學生均以《護理教育學》課程為例,并從年齡、性別、人數等方面,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
教改班實施過程共分為四個步驟:即確定目標、學生分組、討論指導、成績評定。具體而言,第一個步驟確定目標主要包括①課程的選擇,該研究以護理教育學課程為主。②知識的準備:包括創(chuàng)設案例、規(guī)定預習內容、教師用講授、專題講座等方法將擬定的合作學習內容方面的相關理論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 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③內容選擇:根據課程特點,在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規(guī)定教學內容,進行合作學習和討論。④目標及要求: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討論,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PPT,然后由各小組代表在課堂上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小組的同學可進行提問,匯報小組成員答辯,根據教學目標的三個層次水平,對識記內容能夠回答“是什么?”,對理解內容能夠回答“為什么?”,對應用內容能夠針對問題回答“怎么辦?”。第二個步驟是學生分組:教改班共有學生61名,男生10名,女生51名,在充分考慮學生的成績、認知能力、個性特點、興趣和愛好差異的基礎上, 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把學生分成8個異質小組,每組6~8人。要求各小組成員及能夠充分發(fā)揮個人專長,同時又能夠優(yōu)勢互補。第三個步驟是討論指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問題進行啟迪導引,做到設置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精心設疑,引導疑問思考,授以技能,指導學習方法,拓寬思路,促進認識規(guī)律,重視知識與智能的轉化,培養(yǎng)應用能力。第四個步驟是成績評定: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當小組達到目標時,所有成員都能得到同樣的成績。至于評分標準是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以及在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教學目標領域內目標達標層次的不同而規(guī)定不同的分值,活動后對照標準進行評分,采用自評、小組間互評、老師評議相結合。
該項研究采用問題解決問卷(中文版)[4]:該問卷共35條目,包含三個維度。其中問題解決信心維度(11題),接近-回避風格(16題),個人控制(5題),另有3個條目不計分。評分按照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共6級,分數越低則表明自我感知或自我評價解決問題能力越高。最后的評價標準為各維度分。其測評方法,主要將上述問卷裝訂成冊,由課題組成員于實施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情景教學法前后對所有被試對象進行測評,統(tǒng)一指導語,規(guī)定完成時間,并排除人為的暗示、誘導及對問卷個條目的長時間思考。該項研究發(fā)出問卷和收回問卷數等同,均為121份,問卷的有效率100%。
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情景教學法對護理本科專業(yè)學生問題解決的影響。
用SPSS 17.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班護生(表格中簡稱“教改班和對照班”)實施不同教學方法前后護生問題解決各維度得分結果。教改班和對照班實施不同教學方法前,護生問題解決測評各維度得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t=0.876,P>0.05);教改班和對照班實施不同教學方法研究后,護生問題解決測評各維度得分比較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t=5.761,P<0.05);教改班自身前后比較,護生問題解決測評各維度得分比較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t=5.841,P<0.05)。見表1。
表1 兩班學生實施該項研究前后問題解決各維度得分結果比較(分, ±s)
表1 兩班學生實施該項研究前后問題解決各維度得分結果比較(分, ±s)
班級 問題解決信心 接近-回避風格 個人控制教改班(n=61)實施前 39.10±4.58* 28.31±3.81* 34.42±2.03*實施后 20.41±5.06** 19.89±4.23** 21.99±3.11**對照班(n=60)實施前 38.91±5.49△ 29.94±5.01△ 36.70±2.30△實施后 30.66±4.91△△ 24.19±10.01△△ 27.08±2.61△△
所謂的問題解決指的是個體對問題情境的適當的反應過程。無效的問題解決不經容易導致壓力感和心理疾病。同時也反映了人們解決問題時的信心,即面對問題時,人們選擇面對還是逃避問題以及個人控制情況,個體問題解決評價通過影響自尊、情感和實際問題解決行為而對心理社會適應產生重要作用[5-8]。問題解決問卷(Problem-Solving Inventory,PSI)作為應用最廣泛的問題解決能力自我評價工具[9],用于評價個體感知到的或自我評價的問題解決方式、能力,而不是實際的問題解決能力。
作為護理專業(yè)學生而言,無論是在校學習期間、臨床實習期間還是就業(yè)后從事臨床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學生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時,能夠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去客觀正確地認識問題,坦然地面對問題,這也是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方面很重要的一點。而通過該項研究的實施,學生的問題解決體現(xiàn)出良好的成效。研究結果(表1)顯示,兩班實施不同教學方法前,護生問題解決測評各維度得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t=0.876,P>0.05);兩班實施不同教學方法研究后,護生問題解決測評各維度得分比較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t=5.761,P<0.05);教改班自身前后比較,護生問題解決測評各維度得分比較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t=5.841,P<0.05)。這一結果整體說明,通過該項研究的實施,學生的問題解決體現(xiàn)出良好的成效。對此結果分析認為:①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受益于群體智慧,提高問題解決的效果。②有同伴的支持,增強問題解決的信心。③面對學習中的難題或其他問題,可以很好地借鑒其他小組成員的經驗,與他們交流自己的想法,繼而增強問題解決的勇氣。
對問題解決各維度進行具體分析,該研究結果顯示,教改班在研究實施前,問題解決3個維度得分均較高,其中①維度1:問題解決信心維度得分(39.10±4.58),說明護生問題解決的信心不強,護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并不高,解決問題時較片面、沖動、粗心、慌亂,不能全面、完整、有組織地解決問題[10]。②維度2:接近-回避風格維度得分(28.31±3.81),說明護生解決問題時不積極,在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容易感到悲觀,再次面臨問題時易產生失敗和心煩的心理,在解決問題時拖延、依賴、被動、片面、沖動、粗心,常解決問題不完整。③維度3:個人控制維度得分(34.42±2.03),說明護生的自我控制力、心理素質和自律性比較差。該項研究實施后,護生問題解決信心維度得分的降低(20.41±5.06),說明護生遇到問題時已經能夠冷靜的思考,理性的分析,積極地面對,虛心借鑒學習小組中其他同學處理相似問題的經驗、并通過自己查找資料、請求他人幫助或與他人合作,有目標地努力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問題。在解決問題失敗后,及時查找失敗的原因,不氣餒,積累經驗,為下次解決問題做好準備。接近-回避風格維度得分的降低(19.89±4.23),說明護生面對問題不在拖延、依賴、被動、無為和逃避,而是能夠面對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不氣餒,積累經驗,為下次解決問題做好準備。個人控制維度得分的降低(21.99±3.11),說明護生能夠視問題為挑戰(zhàn)、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說明,問題解決是護理專業(yè)學生所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在護理教學中,注重護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是每一位護理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實施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情境教學法,可有效促進護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
[1] Siu AM,Shek DT,The Cinese version of the socialh problem solving inventory:some initial results 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Journal of Cinical Psychology,2005,61(3):347-360.
[2] 李天嬌.PBL教學模式下醫(yī)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研究[D].沈陽: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1.
[3] 張曉紅,羅如珍,張春梅,等.護理本科生問題解決能力與自主學習準備度的關系:學業(yè)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應[J].護理研究,2017,31(33):4230-4233.
[4] 駱 宏,馬劍虹,大學生抑郁癥狀 、問題解決能力與壓力感知的關系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4):367-368
[5] Heppner PP,Jane MA,Mallinckrodt B.Problem-solving style and adaptation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a prospective analysis[J].J Cancer Surviv,2009,3:128-136.
[6] David WC.Dimensionality and correlates of problem solving:The use of the Problem Solving Inventory in the Chinese context[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1,39:859-875.
[7] Heppner PP,The problem solving inventory[J].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1988.
[8] Mary JH,Lee DG, Heppner PP,et al.The role of problem-solving appraisal in the process and outcome of career cou-nseling[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 217-238.
[9] 王 偉.護理實習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現(xiàn)狀研究及啟示[D].上海:復旦大學,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