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瑩瑩 孫會杰 劉娟
【摘 要】在當前我國的高等院校大學生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比較常見,本文由大學生兩極分化的模式開始論述,通過分析大學生兩極分化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了大學生兩極分化的影響,對這種分化提出了以下建議:學生自身端正態(tài)度。社會層面:擴大社會正能量影響來引導學生,家庭層面要加強交流的深度和有效性,使學生培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來抑制大學生兩極分化,共同構建和諧的氛圍。
【關鍵詞】大學生兩級分化;趨勢;影響因素;對策
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的兩極分化在社會層面受到廣泛關注。有人認為大學是人生的終點,也有人認為大學是人生新的起點。社會廣泛的關注加之以上的兩種觀點,大學生的兩極分化也愈發(fā)嚴重。
一、兩極分化形成的背景條件
(一)兩極分化的模式
從被動式學習到自主式學習的轉變中,人群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會:過轉變繼續(xù)保持高度的自律繼續(xù),第二種:慢慢地適應轉變,向第一種人靠攏,第三種:停滯在轉變中,成為模式轉變的失敗者。
第一種人養(yǎng)成的高度自律,不僅僅是依靠學校制度,更是因為他們有明確的目標以及為這個目標所付出的行動。央視新聞有過一篇報道,講述了一位大三學生為考研在方艙醫(yī)院邊治療邊學習考研的故事。環(huán)境不是不能學習的借口。父母為子女提供的學習環(huán)境應該比方艙醫(yī)院更安靜,更舒適。但在舒適環(huán)境里熬夜游戲,一覺睡到午后,一頁書都沒有看過的人應該占據(jù)大多數(shù)。
與成功的轉變者相比,懶惰者的精氣神明顯變弱,如果前者可以用“三更燈火五更雞”形容,那后者則變成了“追劇睡覺打游戲”。作為轉型教育的失敗者,第三種類型的人中的大部分對于自己被分化的辯解是”由于高考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現(xiàn)在的他們?yōu)榱藨獙Ω呖家呀?jīng)耗盡了求知欲和學習的動力,到了大學相當于進了養(yǎng)老院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各個層次的大學“。這種自我辯解類似于是馬爾茨《心理控制術》中的自我催眠,通過不停的自我暗示,為自己打造出一種被自我“催眠”的狀態(tài),讓自己沉浸在自我編織的美夢中。
在做這些未成功的轉型者中,不乏有許多后知后覺者,在覺醒的過程中他們會慢慢的向優(yōu)秀的那一極靠攏,而未覺醒者仍處于劣勢一極。于是乎,這種動態(tài)變化又加劇了不同年齡段的兩極分化。
(二)兩級分化的原因
兩級分化的原因,大概有兩類:學生自身因素和環(huán)境的因素。而環(huán)境因素又可分為家庭環(huán)境因素,學校環(huán)境因素以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度在高考這個分水嶺之后,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這種趨勢的背后是被動式學習下被壓迫的學生對自由的向往以及學生惰性的增長。只有小部分人仍保持實現(xiàn)真正的自律的初衷。
學校環(huán)境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比例,在學校大部分時間,學生收到了學風熏陶,以及周圍人群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下,大部分學生是處于“隨大流”的狀態(tài),盡管學生在社會環(huán)境中花費的時間較少,但大多數(shù)不良的社會行為都會在短時間內“塑造”出不良的學生。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是從出生一直伴隨著的,這種“潤物細無聲”式的影響,會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中體現(xiàn)出來。
二、兩級分化的影響
處在人才培養(yǎng)關鍵階段的大學生,對社會的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學生時代穩(wěn)健的兩極化能夠挑選出不同層次的人才,為社會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旦兩級分化過低,那這種影響就會趨向負面。
疫情之下,全國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但真正將這這個號召落實到深處的人少之又少,而這個節(jié)點也剛好加劇了兩級分化。處在兩極之間搖擺的同學,在缺少紀律約束以及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之后,會慢慢的向處于劣勢一極的部分靠攏,這種現(xiàn)象或多或少造成學生兩極化出現(xiàn)斷層。這種兩級斷層直接影響了高校對社會的人才輸送,從而導致社會人才斷層。為此,我們必須保證兩極化趨勢保持平衡的狀態(tài)。
三、改善兩級分化措施
為保證人才分化處在合理范圍,就需要從高校大學生兩極分化的原因處入手。
首先,做為大學生,應當克服惰性思想,邁出實踐的步伐,積極轉變自身的想法,積極向優(yōu)秀層面靠攏。對處于學習模式轉化階段的大學生群體,克服惰性雖然困難的,但這是一個會讓人找回斗志最便捷的方法。
其次,是社會層面,加強正能量方向的引導?;ヂ?lián)網(wǎng)時代的發(fā)展讓更多誘惑性的事務開始浸染學生的思想,在這種影響下不乏爭相模仿學習的大學生。 而真正正能量的引導似乎沒有了作用。在這種不良的影響下,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容易出現(xiàn)被“帶偏”的趨勢。
再是家庭層面:改變“上了大學就輕松了”的觀點。不少家長為了孩子認真學習,普遍會對孩子進行思想灌輸,而以上的觀點會讓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后開始肆無忌憚的放縱自己。造成“知識儲備糧遠遠不及高三時期”的現(xiàn)象。因此,作為家長,應該擯棄舊思想,在與其溝通的過程中,幫助其端正學習態(tài)度。
積極的改變,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和配合,對不同層面的高校學子采取不同的策略,做到多方共同溝通,共同進步。
四、結語
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學習是學生的責任。無論是否喜歡,自律是時候去做。當您無法保持100%的愛和對某物的沉浸感時,您就注定沒有完美的結局。每一個偷懶的瞬間都會被記載下來,并在將變成不可彌補的遺憾。
在社會上,應該給大學生更多的寬容。正如著名軍事理論家張召忠所說:“夕陽不應該嘲笑朝陽”。高校學子作為“朝陽”不應該承受那么多來自“夕陽”社會的壓力。因為“朝陽”會在社會的打磨中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當代大學生兩極分化的現(xiàn)狀原因影響及對策》期刊名稱(大學教育2014年02期)作者(單艷艷 陳鎮(zhèn))分類(教育學)
[2]《心理控制術》作者(麥克斯維爾·馬爾茨)分類(心理學)
[3]《社會縱橫學》作者(張宏路)分類(休閑類)
[4]《不成熟的父母》作者(琳賽·吉布森)分類(心理學)
作者簡介:
閆瑩瑩(1998.11.4-),女,漢族,籍貫山東省菏澤市。
孫會杰(1999.4.28-),女,漢族,籍貫山東省臨沂市。
劉娟(1998.12.1-),女,漢族,籍貫山東省臨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