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昌
【摘 要】目的:分析生化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確診的糖尿病患者68例,分別行常規(guī)尿液檢查和生化檢驗,比較這兩種檢查方法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結果:常規(guī)尿液糖尿病檢出率為75.00%,生化檢驗糖尿病檢出率為92.65%,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糖尿病診斷中,與常規(guī)尿液檢查相比,生化檢驗的診斷價值較高,操作簡便迅速,能為糖尿病的及時發(fā)現提供重要依據,可作為糖尿病診斷的首選方法。
【關鍵詞】糖尿病;常規(guī)尿液檢驗;生化檢
【中圖分類號】 R365【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253-02
前言
隨著飲食結構改變、社會經濟發(fā)展速度加快、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充盈、運動量日益減少,全球范圍內糖尿病發(fā)病率均日益增高[1]。統計[2]顯示,目前糖尿病發(fā)病率在所有疾病中高居第三位,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嚴重損害。常規(guī)尿液檢查診斷糖尿病雖然操作簡便且無創(chuàng),但其準確率并不十分理想,而現有研究[3]發(fā)現,糖尿病病情和患者血液內的生化指標變化關聯密切,為此類患者盡早展開生化檢驗有助于提高疾病診斷率,并可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我院以回顧性分析方式,選取68例糖尿病患者,分析常規(guī)尿液檢查、生化檢驗的檢查結果,并展開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確診的糖尿病患者68例,診斷依據為美國糖尿病學會《2010版糖尿病診療指南》[4]。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齡28-65歲,平均(52.32±6.58)歲;其中14例出現多飲、多尿、消瘦等癥狀后就診,34例患者在健康體檢時確診,20例患者因其他疾病就診時確診。排除有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應用史、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高BP患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有嚴重功能障礙者。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愿意接受隨訪,及配合所做實驗的樣品采集。
1.2 方法 先采集10mL尿液,利用愛科來AX-4030尿液分析儀用干化學法檢測其尿糖。
所有患者再行生化檢驗,所用儀器為日立7600-1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實驗前做好儀器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并確保相應檢測項目的室內質控在控:①受試者禁食12h后,次日清晨采集靜脈血3ml,及時離心分離后以己糖激酶(HK)法對空腹血糖(FPG)進行檢測,并用膽固醇氧化酶法對該標本中的膽固醇(TC)、磷酸甘油氧化酶法對該標本甘油三脂(TG)含量進行測定。②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試驗: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將250ml水+75g無水葡萄糖的溶液于5min飲完,在飲完糖水之后,30min、60min、90min、120min(每隔30min采血一次,共4次。)分別采集3ml靜脈血,并及時分離測定其血糖濃度值。采血時,可以每隔1h留取尿液標本10ml做尿糖測定。展開葡萄糖耐受試驗過程中不得進食、吸煙、喝茶等③針對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癥狀的人群可進行隨機血糖測定。
患者確診方法:以美國伯樂公司制造的(Bio-Rad D-10)型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以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對患者糖化血紅蛋白(GHb)水平進行檢測,以此作為判定糖尿病的標準。
1.3 判定標準 若經生化檢驗發(fā)現符合下述系列條件,即可判定為糖尿?。海?)空腹血糖為7.0mmol/L及以上(2次測定);(2)隨機血糖為11.1mmol/L及以上,并伴有糖尿病癥狀;(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餐后2h血糖為11.1mmol/L及以上;(4)糖化血紅蛋白中(HbA1c)為 6.5%及以上。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輔助診斷指標:(1)甘油三酯高于1.70mmol/L;(2)總膽固醇高于5.72mmol/L。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常規(guī)尿液檢查對糖尿病檢出率75.00%;生化檢驗診斷對糖尿病檢出率為92.65%;兩種方法的糖尿病檢出率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基礎疾病,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表現,發(fā)病機制為胰島素抵抗或分泌缺陷。該病發(fā)病較高,在非傳染性疾病中,其發(fā)病率僅次于心血管疾病、腫瘤,是對患者健康有重大威脅的疾病?,F階段糖尿病已經發(fā)展成為臨床常見疾病,目前該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一旦患病患者需終身用藥治療。隨著病程延長,糖尿病患者易發(fā)生諸多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這些并發(fā)癥可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因此對糖尿病應盡早診斷,盡早采用降糖藥來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緩疾病進展,減少并發(fā)癥,以此來改善患者預后。
過去對于糖尿病的檢查,臨床多通過尿液檢驗,雖然這一方法有一定應用價值,但其理論簡單、操作復雜、檢驗結果并不十分準確,部分患者經尿檢無法獲得準確診斷結果,導致早期治療延誤,使得患者病情日益嚴重,因此近年來這一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臨床檢驗的需求。本研究選取已經在我院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回顧性分析其尿液檢驗結果、生化檢驗結果,發(fā)現常規(guī)尿液糖尿病檢出率為75.00%,生化檢驗糖尿病檢出率為92.65%,經比較差異顯著(P<0.05)??梢娚瘷z驗的準確性更高。進一步分析患者診斷結果,可以發(fā)現兩種方法均可對1型與2型糖尿病加以判斷,不過與常規(guī)檢查相比,生化檢驗檢出1型與2型糖尿病的數量均增多。
在生化檢驗中,我院選取了隨機GLU、FPG、TG、TC、HbA1C、葡萄糖耐受試驗等指標的檢查。血糖水平是衡量患者胰島素分泌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高血糖是因為胰島素分泌功能缺陷或生物作用受限,或兩者同時存在所致,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可致使機體各種組織,尤其是心、腦、腎、眼、神經等受到慢性侵害,最終引發(fā)功能障礙。當患者出現高血糖癥狀后,其體內水分可明顯降低,滲透壓明顯升高,這樣會對血滲透壓造成影響,導致患者出現多飲及口渴癥狀,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可明顯減少,葡萄糖難以被機體有效吸收,蛋白質消耗較為嚴重,進而患者可逐漸出現乏力、消瘦等表現。糖耐量試驗是對糖尿病進行診斷的一個重要指標,一旦糖耐量下降,則患者極有可能發(fā)展為糖尿病,若此時給予及時干預治療,有機會控制疾病的發(fā)展進程。在糖耐量試驗中,若飲糖水后30min至1h患者血糖濃度升高,2h之后逐漸降低并恢復為空腹血糖水平,即表明結果正常;若患者飲糖水后2h血糖未能降低到正常水平,尿糖為陽性,顯示糖耐量下降,提示患者為真性糖尿病。在行糖耐量試驗時,注意患者試驗前的數日應正常進食,如果進食量較少,可在試驗前3d每日提供150g碳水化合物且維持正?;顒?。糖化血紅蛋白的濃度可反應受檢測者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與短期血糖水平波動無相關性。
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反映的是患者血脂指標,高血脂癥與高血糖二者可互相促進,也有研究[5]提出高血脂屬于糖尿病并發(fā)癥。統計[6]顯示,糖尿病患者中40%的患者存在脂代謝紊亂情況,主要表現為甘油三酯及總膽固醇的升高,因此分析這兩指標的水平,可對患者糖尿病情況做一個參考。總體來看,生化檢驗可從多方面來診斷、分析糖尿病病情,所得結果準確率高,且經濟性理想,很多患者均可接受。另外,現有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的實驗檢測,檢查方便、快捷,并且經濟,易于推廣。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對糖尿病有較高診斷價值,且操作簡便迅速,可作為糖尿病診斷的首選方法。
參考文獻
[1] 趙楠,高繼東,張惠莉.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相關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127-128.
[2] 胡林.探討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J].糖尿病新世界. 2017,24(12) :83-84.
[3] 霍美英.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3.
[4] 吳菁,谷衛(wèi).糖尿病診治新進展——解讀美國糖尿病學會《2010版糖尿病診療指南》[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0,09(10):668-671.
[5] 胡洪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比較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8(3):81-81.
[6] 丁建娥.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對比[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0):47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