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02-01
1.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校地處黔北小鎮(zhèn),與重慶接壤,一條滄浪河從小鎮(zhèn)中穿流而過,此地不光有悠久的歷史,也有著厚重的文化,古往今來后無數的名人游歷于此,曾留下"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美贊,此話又曰"清斯浞纓,濁斯浞足,自取之也!"意思是滄浪河里的水清澈時可以用來洗臉,渾濁時也可以用來洗腳,就看你自己怎么用。遷移到文化傳承上就是要我們傳承和傳播有益的文化,發(fā)揚其積極健康一面。這些其實既是文化的熏陶又是道德的引領,深遠的影響著每一個浞水人,學校作為文化交流的中心,自然也被烙上了深深的印記。我們的一訓三風(校訓:入門須正 立志須高,校風:悅己愛人 和諧共進,教風:以生為本 以愛為源, 學風:德智雙修 身心兩?。┚吞N含了地方文化的精髓,體現了其對學生道德、學識和能力的要求。這些要求既與地方文化一脈相承,也與時代對人的發(fā)展期望相一致。教育教學是傳承特色文化傳播先進文化的主陣地,直接面對成百上千的學生,我們該怎么利用這一陣地來實現學校的育人目標呢?
既要關注學生道德發(fā)展,也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我們在多年研究及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三立三環(huán)"的教育理念,即目標上立德、立言、立行三立,環(huán)節(jié)上預習、展示、反饋三環(huán)。
立德,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培養(yǎng)的學生要有高尚的道德,要有遠大的理想。二是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這些是非常好的學習方式,但不管用何種方式學習態(tài)度首先是第一。只有學生端正了態(tài)度,積極參與其中才會有效。關鍵詞是積極,積極是上進和勤奮的表現,這是精神層面的,也謂之 "德"。
用語言表達內心積極向上的思想,以感染、帶動別人,正能量的語言是德的流露,也是德的傳播。學習語言,積累生活和學習中交流的規(guī)范語言,積累表達的經驗,學習表達方法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要求也是途徑。此為"言"。
行動是學習的目的也是方法,任何語言如只停留于口頭則是華而不實,任何想法須落實于行動才會有收獲。德在行中體現,行是德和言的最終指向。故重"行"。"行"既指行為習慣,又指動手能力和辦事能力。
然而對學生而言德言行均非天生,我們要在日常學習中循序漸進的對其培養(yǎng),讓他們端正態(tài)度、學會交流、能夠行動,從而受益終生。
如何讓學生德、言、行三方面共同進步呢?我們在以前研究的基礎上繼續(xù)提煉充實"三立三環(huán)"的理論,改進預習---展示---反饋的流程使之更加適合學生更加適應時代。
2.充分運用語文優(yōu)勢"立德 立言 立行"
語文包含的內容很多,我們利用其中豐富的人文資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會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通過語言的感染,通過榜樣的引導,幫助他們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懷和遠大的理想,對學生的影響深遠而持久。
語文學習過程中接觸和運用語言的機會都很多,我們可以從課文中、從課外讀物中、從老師和同學的敘述中積累豐富的語言,我們可以在自學中、在小組合作中、在展示和反饋的過程中鍛煉語言實踐能力。
我們可以在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能在學習中獲得一定的實踐能力,包括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重視“自學、展示、反饋”
自學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它體現了方法和目的的有機統(tǒng)一,學會方法本身也是我們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自學環(huán)節(jié)并不是教師不管,讓學生自己去學。相反,教師要精心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帶著學生進行學習實踐,并在這一過程中相機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對新課標中"過程與方法"這一目標的很好落實。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比如我們在教學寫字時,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教學生學會觀察字形特點、結構比例、筆畫位置。不僅教他們觀察方法,還引導他們表述觀察結果,討論怎么寫才漂亮,通過這樣的多次訓練達到培養(yǎng)他們自學能力的目的。
展示是自學過程的延續(xù),學生通過展示學習成果,重溫學習過程,總結、梳理學習方法,既再次訓練了自己的語言能力,又在和大家的交流中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達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依然不能放任學生自行完成,因為學生一開始怎樣才能將自己所得清楚明了的展示出來,教師不光要教他們方法,必要時還要進行示范。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光訓練學生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我們在寫字教學時,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還要讓別人來評評作品。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聽到不同的觀點、學到更多的方法,達到提高和糾偏的作用。
反饋則是師生一起反思學習,總結提高的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教師既要對學習過程中好的方法和習慣給予肯定,又要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的引導要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要精心預設,通過精煉的語言幫助學生優(yōu)化學習方法和學習手段,提高學習品質和學習效率。比如我們在寫字教學時,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找找字寫得好或不好的原因,說說改進的方法。竇桂梅校長曾經說過,學會反思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學生如果能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進行反思,那么他們的學習品質將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光要教給他們反思的方法,更有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
總之我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但我們在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更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叭ⅰ钡倪_成離不開教師淵博的學識,“三環(huán)”的落實離不開教師經典的指導,所以教師要不斷學習,精心備課才能勝任"三立三環(huán)"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