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鶯
隨著社會對人才具體能力要求的改變,“知識核心”時代必將被“核心素養(yǎng)”時代所取代,傳統(tǒng)的講述性授課已經很難實現(xiàn)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目的,若能利用科幻電影這種學生感興趣的形式來輔助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探討,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感受學習生物學帶來的樂趣,達到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下面筆者以《基因工程及其應用》的教學過程為例,探討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開發(fā)利用科幻題材的影視資源。
創(chuàng)設科幻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高中生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仍受興趣愛好的支配,所以學生學習的興趣始終應該是教師關注的焦點,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喚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因此,筆者利用經典科幻電影《蜘蛛俠》中的三個片段導入本節(jié)課。
片段1:彼得·帕克在哥倫比亞大學科研中心參觀時被一只轉基因蜘蛛咬了一口,他旁邊的液晶屏幕在同步播放著新品種蜘蛛DNA的3D動畫。
片段2:彼得·帕克回到家中覺得不舒服,暈倒在房間的地板上,此時蜘蛛的基因整合到了他的基因上。
片段3:彼得·帕克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上長滿了類似蜘蛛腳上黏性極強的剛毛,他竟能徒手攀爬高樓大廈,在手腕處也長出了一種能分泌蛛絲的腺體并從中射出了蛛絲。
這三個電影片段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產生了迫切想要深入了解基因工程的欲望,從而由影片自然地引入到基因工程的學習中。
設計系列問題,培養(yǎng)理性思維
筆者將科幻電影的內容作為素材,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其內容進行辨證分析,深究其中的幻想是否科學,提升了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筆者在學生觀看完影片后,馬上引導學生分析:男主角彼得·帕克意外地被蜘蛛咬了一口,蜘蛛的基因就整合到了他的基因上并在體內發(fā)展,使他成為具有特殊本領的超級英雄。這看似無稽之談,但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請大家聯(lián)系前面學過的遺傳學知識思考以下問題:
1.蜘蛛的基因能“嫁接”到人的基因上有什么科學依據?
2.這種“嫁接”對品種的改良有什么意義?
3.現(xiàn)實中被蜘蛛咬了一口,蜘蛛的基因能整合到人基因上的機會幾乎為零,那么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讓這種“嫁接”得以實現(xiàn)?
4.如果條件允許,某個人想通過現(xiàn)代生物科學技術變成蜘蛛俠,需要哪些基本步驟?
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對“基因”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通過這幾個問題就將基因工程的“三工具四個步驟”完美地嵌入到電影情節(jié)中。
加強實踐活動,勇于科學探究
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無法讓每位學生都親身參與實驗探究,特別是一些技術復雜的探究活動,所以開展模擬活動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精心設計的模擬實驗也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因為在《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中還將對基因工程進行深入地學習,所以為了不與之重復,筆者沒有對其具體操作步驟進行過多的拓展,而是指導學生通過制作模型來模擬變成蜘蛛俠的基本步驟,并在制作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要想獲得蜘蛛絲這一特定性狀,必須要用限制酶在獲得的基因上切幾個切口?要切斷幾個磷酸二酯鍵?結果會產生幾個黏性末端?如果要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與運載體連接起來,要連接幾個磷酸二酯鍵?會出現(xiàn)哪些重組基因的類型?學生通過這個模型制作模擬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驟,不僅能切身體驗基因工程的大致過程,還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出很多有深度的問題并進行探究。
分析反面案例,樹立生命觀念
筆者給學生播放了科幻電影《超凡蜘蛛俠》中的一個片段:科特·康納斯教授根據蜥蜴斷尾再生的能力產生靈感,用含有蜥蜴DNA的血清使自己的斷臂再生,但同時也變成了半人半蜥蜴的怪物。引導學生對這個片段進行分析,蜘蛛俠和半人半蜥蜴的怪物都是屬于轉基因生物,他們都擁有超凡的能力,卻給人類帶來不同的影響,通過分析讓學生理解生命的意義和明確的人生價值。
巧借角色扮演,明確社會責任
在進行基因工程應用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在肯定了基因工程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之后,從蜥蜴博士的例子引出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安全性問題,基因工程的不確定性和操作過程中微小的偏差,都有可能給生命帶來不可預測的危險。接著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站在不同角度對教科書P105資料分析中的兩種觀點進行思考、討論,不僅培養(yǎng)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科幻題材的影視資源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源,因為它往往緊緊聯(lián)系著科技的發(fā)展,在生命科學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科幻電影在教學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要想借助科幻電影很好地提升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選出最有教學價值的片段,避免把課堂變成純粹的電影院,降低學生學習的效率,所以播放時間一般都控制在5~10分鐘。此外,教師的引導也尤為重要,不能讓學生成為純粹的觀眾,而要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對影片中出現(xiàn)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