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華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一直是高等院校基層團委的重要任務。對大學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實現基層團委鞏固意識形態(tài)陣地建設,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
項目化管理將高校共青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主題細分為若干小主題,劃分后主題實行項目化管理。由高校相關職能部門、學院分管學生工作領導、思政教師、學生輔導員代表、學生代表等組成項目組織委員會(簡稱PMC),學生以專業(yè)年級、社團等團體形式選擇項目或自行策劃項目向項目組織委員會申請,激發(fā)學生興趣,更好地提高項目實效性。
而在項目化管理的實施過程當中,采用新媒體手段協同開展,更好發(fā)揮項目化管理的優(yōu)勢。由“網、移、微、博、視”五位一體的綜合性新媒體平臺,已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交流溝通、接受度最廣的渠道。因此,以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為依托,高校共青團采用項目化管理方法進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十分必要。
高校共青團項目化管理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理論解讀
“項目化管理”是指:在組織開展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時,將其中獨立的、不重復的、一次性的各項工作轉化為項目,組建項目團隊,采用項目化管理。項目化管理從具體目標任務出發(fā),把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項目:將培育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的活動進行組織和管理(如:新生入學教育),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培育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chuàng)新活動按照一個項目對待,改變以往由輔導員教師管理主體模式,對項目進行科學的管理,著力擴大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工作的參與面,鼓勵該工作的多領域全方位發(fā)展。
高校共青團項目化管理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意義解讀
高校共青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項目化管理針對當代大學生各類團體的特點,以現代化項目管理的方法,把握群體的新規(guī)律,運用新的工具,已經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項目化管理能使教育實現之前在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提出的新要求:細化、實化。使得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更加完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提高,真正讓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對于提出的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確保我們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位于前列,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人才濟濟,具有積極的戰(zhàn)略意義。
高校共青團項目化管理推動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走向“生活化”
目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受到我國社會經濟成分、利益關系多樣化、西方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社會環(huán)境日新月異的變化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提出了嚴峻考驗和全新要求: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把準現實脈搏、遵循教育規(guī)律。
高校共青團實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項目化管理,即為大學生搭建平臺、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新工具,以現代化管理的方法,激發(fā)他們通過新媒體等途徑了解和接觸更多的社會熱點事件,啟迪他們提出更多困惑、勇于質疑、幫助他們分析求證、不斷交流、不斷探索以樹立和堅持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此,項目化管理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走向“生活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群眾。更加激發(fā)學生興趣,更能引導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校共青團項目化管理推動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走向“體系化”
高校共青團項目化管理的運行機制帶來的優(yōu)勢,有力保障了創(chuàng)新推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奠定了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堅實基礎。項目化管理的內容更加具體,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由務虛走向務實。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進行項目設計,可以使培育目標更明確、工作內容更完整、工作實效性更明顯。項目化管理的要求具體化,使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管理更科學。對培育工作的實施方案、計劃安排、預期成果和效果等方面都明確了具體要求。項目化管理的經費保障機制,使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更長效。項目化管理的責任層次化,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更到位。項目化管理的實效性,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安排、工作時間、工作進度更明確。
由此,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項目化管理切實推動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加強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更加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后續(xù)人才濟濟。
高校共青團項目化管理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實踐探析
到目前為止,當代大學生獲取外界知識主要途徑就是通過新媒體各種平臺,不再是傳統(tǒng)的報紙、網站等途徑。據統(tǒng)計,超過70%的大學生選擇新媒體平臺獲取外界信息,不到五分之一群體選擇了傳統(tǒng)媒體,對新媒體使用很少的同學比例不到20%。另外有超過90%的大學生都會使用微信等新媒體作為人際交往的手段,有超過一半的大學生會使用新媒體作為娛樂方式或者是獲取信息的渠道。上述統(tǒng)計充分說明目前大學生接觸社會主流途徑就是新媒體平臺,這就為當下高校共青團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共青團必須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當中充分注重新媒體在學生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重要性,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因此,高校共青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項目化管理必須高度重視與新媒體的結合,必須遵循新媒體發(fā)展規(guī)律,把握新媒體特點,以大學生思想政治網絡文化工作室為依托,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貼近學生方方面面,使其內化為大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行動。
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利用新媒體工具,依托網絡文化工作室開展項目化管理將其運用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如:建立“西油吉”“石大青聽”“石大思享”等新媒體網絡平臺。項目化管理組織在這些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平臺上面向全校師生,及時定時推送相關的信息、組織相關的活動。例如,在新媒體網絡平臺上發(fā)布“黨員說”“青年故事”等。
實踐證明,高校共青團以新媒體為工具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項目化管理具有開放性、便捷性、互動性、參與性、實踐性等特點:項目的籌劃、管理、實施、成效等動態(tài)通過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平臺展現,突出項目組織的開放性、靈活性;突出項目全過程動態(tài)管理和項目目標的綜合協調與優(yōu)化;突出培育主客體的反饋機制;突出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變被動參與為主動實踐;突出我校特色,展示學科優(yōu)勢,展現人文底蘊。高校共青團項目化管理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更為豐富,使培育真正實現“聽得進”“入得腦”“化得心”“見諸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實現具體化、實踐化,為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yǎng)成等方面提供保障。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共青團項目化管理起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走向“生活化”“體系化”,高校共青團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一高效渠道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動大學生主動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基金項目: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校共青團課題研究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7LX192);西南石油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項目(項目編號:XYZX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