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晶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而我認(rèn)為:百善“笑”為先。
——題 記
很多人把孝掛在嘴邊,很多人認(rèn)為孝只需要愛,可又有多少人“愛父母在心口難開”。若愛,如此難以表達,那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笑”。 “笑”對父母就是孝對父母。
父母,熟悉而又溫暖的稱呼,人生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從小,父母教會我們開心地笑,為的不是長大后我們的冷漠;父母教會我們走路、跑步,為的不是我們的拳腳相對;父母教會我們說話,為的不是我們滿口臟話。他們的付出,并不需要用太多物質(zhì)去回報,不需要我們做得最好,有時我們暖暖的一個微笑,一句話語,一個動作,能讓父母銘記一生,而這點小事,和父母的付出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呢?根本不值得一提。我們可以為朋友一點的小恩小惠出生入死,可以為兄弟的所謂義氣上刀山下火海,朋友兄弟不是生你養(yǎng)你育你的人,你卻拼死拼活,那么父母呢?他們生你養(yǎng)你育你,付出那么多心血在你身上,你回報他們什么呢?
每天回家,你是否甜甜地說一句;“爸爸媽媽,我回來了”;每天回家,你是否為父母分擔(dān)一點家務(wù);每天回家,你是否端上一杯暖茶,和一個最暖心的微笑?……如果沒有,那你還等什么?曾記得,下雨天,父母總會嘮叨那句話“下雨了,天冷,再穿件衣服”“不能只要風(fēng)度不要溫度”“出門要記得帶傘”。十幾年來,父母的這些陪伴著我們的四季,即使如此,每當(dāng)我們沒帶傘時,最擔(dān)心的還是父母,頂著狂風(fēng)暴雨送衣服的也是父母……
也許,稚嫩的我們還在埋怨父母沒有給我們最好的,實際上,我們無需如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世界上沒有最完美的人,況且對現(xiàn)在這個階段的我們,不論父母多么努力——我們都看不到。所以我要們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每天我們都被學(xué)業(yè)所困擾,父母每天都在工作,但我們每天只要一回家,就有美味的飯菜,可我們還常常抱怨飯菜不好吃,請問:我們有什么資格呢?
同學(xué),讓我們每天都給父母送上一個甜甜的微笑吧。
盡孝,不需要用金錢,而在于父母感覺到我們的態(tài)度。很多時候,“孝”往往是最簡單的“笑”,余下的歲月,讓我們補上以前十幾年來未盡的“笑”。
“笑”對父母=孝對父母!
(指導(dǎo)教師 龍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