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根林
我們提到,任務情境作文具有真實作文的特點,不僅讓寫作者有話可說,而且避免了作文的假大空、無厘頭。因此,情境作文是溝通生活寫作和課堂練筆的橋梁,讓寫作者在真實的寫作中練習作文,還原了真實寫作和寫作的真實過程。這也是國外作文教學特別重視這種作文類型的原因所在。
任務情境作文命題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合宜的情境,這里我們通過講講、做做、練練,讓讀者逐步了解情境創(chuàng)設的要訣。
(一)任務情境不是什么
首先,任務情境不是話題作文的材料。如 ? ? ? ?下例: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歌德說,我一生只是辛苦工作,我的年表就是最好的說明;康德說,人一生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愛因斯坦說,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從此你的工作和生活就會有奇異的色彩;一個普通人說,我們注定終生吃苦,我們注定活得不輕松,但我們應該活得精彩?!?/p>
看了以上材料,你對“精彩”或許有新的認識,請以“精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jīng)歷、體驗、感受,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
這是一道提供材料的話題作文,只要圍繞“精彩”這一話題寫作即可,不必拘泥于材料本身,且立意自定,文體不限,這無疑給考生提供了極大的自由寫作空間,考生可挑選自己最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從大規(guī)模的選拔考試看,這種類型作文評測的區(qū)分度很難實現(xiàn)。
這一類話題作文中的材料是“引子”,作用是引出話題。
其次,任務情境也不是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如下例:
閱讀寓言詩《鳥的評說》,并根據(jù)要求作文。
“麻雀說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說黃鸝,徒有一身美麗的裝束/黃鸝說百靈,聲音悅耳動機不純/百靈說最無原則的要算那鸚鵡/鸚鵡說喜鵲天生就一副奴顏媚骨……”
要求:根據(jù)鳥的評說,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lián)系生活展開議論,寫一篇議論文。
本題材料是一首鳥兒們互相揭短的寓言詩,其寓意是要全面、辯證、正確地對待他人和自己,不要以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忌源嗽⒁獯_定中心論點展開議論,符合此材料作文的要求。材料作文一般要求立足材料本身,并從最佳角度提煉主題,確定寫作的中心,然后再聯(lián)系實際,寫成議論性的文章。這里的文體容易讓寫作者局限于材料本身,加之材料難易度不好把控,當材料偏難時,考查重心會不受控制地轉(zhuǎn)移到閱讀理解上去,從而偏離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考查。
這類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依據(jù)”,作用是幫助明確立意。
(二)任務情境是什么
比如,我們來寫“生命在于運動”這類話題作文。一種方式是大而化之,大談運動帶來的種種好處;一種是創(chuàng)設一個任務情境,帶著特定目的和特定讀者來談論運動的好處。
任務情境1:撰寫一篇文章去說服高一年級的學弟學妹參與你所選擇的某項體育活動。文章一定要包括原因和實例,它們將有助于你說服別人參加你所選擇的活動;
任務情境2:你作為一名醫(yī)生,撰寫一篇文章去說服那些復健病人積極參與體育健身;
任務情境3:你作為體育局官員,在報刊發(fā)表一篇文章鼓動全民健身。
情境是帶有寫作任務的環(huán)境或背景。情境作文中的情境起到的作用是:引起話題(談論什么);明確作者(以什么身份寫);明確閱讀對象(寫給誰看);寫作目的(解決什么問題);體式(以什么文體寫)。合宜的寫作任務情境能夠激發(fā)寫作的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基于表達需要去完成寫作任務。
前面我們提到,所謂任務情境,主要包含作者、讀者、目的、話題、文體等五大要素。任務情境意識的訓練就是要強化:寫一篇文章要明確寫作者自己的角色;要明確閱讀的對象;要實現(xiàn)一定目的;有一定話題;根據(jù)完成這個目的和話題的必要性選擇恰當?shù)奈捏w。任務情境在日常作文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一)有助于轉(zhuǎn)換視角進行課文讀寫結(jié)合 ? 訓練
如《項鏈》是法國作家莫泊桑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思想之博大,意蘊之精深,情節(jié)之曲折,構思之精妙,令人擊節(jié)拍案。當我們讀至瑪?shù)贍柕掳l(fā)現(xiàn)項鏈是假的時候,思維會異常興奮,在一剎那閃現(xiàn)出種種猜測、揣度。這里我們可以嘗試設計三道讀寫結(jié)合訓練題:
1.當瑪?shù)贍柕碌弥楁準羌俚臅r候,她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請你描寫出來。題目自擬,兩百字左右。
2.假如瑪?shù)贍柕碌捻楁湜]有丟失的話,她以后的生活情景又會怎樣呢?請你根據(jù)課文情境把它敘述出來。題目自擬,350字左右。
3.讀了課文以后,你覺得瑪?shù)贍柕碌谋瘎≌f明了什么?請你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性短文,350字左右。
三道題三個視角,每個視角下寫作者的身份角色都是不同的。第一道題中,寫作者要把自己假想成瑪?shù)贍柕?,否則她的心理活動揣摩不出來;第二道題中,寫作者是莫泊桑,要站在莫泊桑構思這篇小說的角度來猜想瑪?shù)贍柕聸]有丟失項鏈的情景,否則,假設的生活情景中,瑪?shù)贍柕潞芸赡鼙磺鉃槟闵磉叺囊粋€女孩;第三道題中,寫作者的身份是讀者甚或評論者,需要結(jié)合課文進行小說主題分析與評價。
(二)有助于開展隱含性情境作文題審題 ? 訓練
很多情境作文題,其任務情境具有隱含性,需要通過分析把它挖掘出來,明確起來。這種訓練顯然也有助于形成學生的“任務情境”意識。比如2011年6月的美國SAT作文試題:
當一個團體保持意見一致時,決策的效率更高。然而當團體鼓勵成員提出不同意見時,盡管會帶來某種沖突和混亂,卻會使決策的質(zhì)量更高,并且避免犯下大錯。那么,鼓勵暢所欲言是否更為 ? 可???
要討論是否應當鼓勵暢所欲言,勢必要考慮一些具體的條件,比如,暢所欲言的內(nèi)容是什么?是關系國家民生或團隊關鍵利益,還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是在一個什么范圍內(nèi)暢所欲言?是小團體還是大群體,決策成本有多大,等等。又如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題: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思考也不盡相同。請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這也屬于隱含性情境作文。因為要討論什么事情更重要,一定需要具體情境,比如,健康和工作哪個更重要?當你健康時,工作似乎更重要;而當你患病時,顯然健康是首選。沒有快樂的人,快樂比金錢更重要;而生活赤貧者,也許金錢是獲得快樂的基礎。命題者就是要考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個這樣的情境來,立足于其中的一個現(xiàn)實(也可能是擬真)情境來完成自己認為的“更為重要的事”這樣一個或思辨或體驗的任務。
(三)有助于化“大”題目為“小”寫訓練
日常的作文訓練經(jīng)常出的是“大”題目,比如有志者事竟成,不要輕言放棄等。對于這種“大”題目,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任務情境把它變“小”,變具體,使這種作文也成為情境作文。如作文題“要學會自立”,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 ?情境:
一位女生從不干家務,生活能力一團糟,父親看了急在心頭,就寫了一封信勸說她。如果你是這位父親,你會怎么勸服女兒?
如作文題“不要輕言放棄”,我們也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
你的一個男同學考試失利,父母離異,心情異??鄲灒a(chǎn)生了輕生念頭,請你寫一篇文章去勸導安慰他重建生活的信心,用上一些有說服力的事例。
如作文題“生命在于運動”,我們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
我們學校要舉辦校運會,如果校長要取消今年校運會,你會怎么說服校長?請你說說舉辦校運會的必要性。
(一)導向要明確
初稿:
(情境創(chuàng)設)高二學生小陳最近和母親鬧了點矛盾:小陳平時不太愛出門,做完作業(yè)就會上網(wǎng)和同學朋友聊天打游戲,平時也不愛和父母親友等交流。母親認為小陳把自己關在家里不利于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能力,覺得網(wǎng)絡疏遠了她和孩子的關系;而小陳則認為在網(wǎng)上他結(jié)交了很多來自各地志趣相投的朋友,網(wǎng)絡幫他拉近了人際關系。你覺得:網(wǎng)絡對于人際關系的影響是拉近還是疏遠呢?
(寫作任務與要求)1.緊扣核心話題:“如何看待網(wǎng)絡對于人際關系的影響”確定自己的具體觀點;2.根據(jù)自己的觀點提出充分的理由,按照邏輯順序排列,并列出提綱;3.課后查閱、組織、充實論據(jù),完成一篇800字議論文。
修改稿:
(情境創(chuàng)設)高二學生小陳最近和母親鬧了點矛盾:小陳平時不太愛出門,做完作業(yè)就會上網(wǎng)和同學朋友聊天打游戲,平時也不愛和父母親友等交流。母親認為小陳把自己關在家里不利于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能力,覺得網(wǎng)絡疏遠了她和孩子的關系;而小陳則認為在網(wǎng)上他結(jié)交了很多來自各地志趣相投的朋友,網(wǎng)絡有助于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小陳的同學,你覺得小陳的想法存在明顯的偏頗,甚至錯誤,長此以往,將影響他的健康成長。
(寫作任務與要求)請你以小陳同學的身份,針對小陳這樣類型的人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表達自己的觀點。
要求:1.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的經(jīng)驗分析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的路徑和方法,認清網(wǎng)絡世界的虛擬特點,揭示其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的局限性;2.針對小陳可能出現(xiàn)的想法給予反駁,并進一步提出自己的新的理由。3.多方面查閱資料,充實多種類型的論據(jù),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情境中“網(wǎng)絡對于人際關系的影響是拉近還是疏遠呢?”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問題,不需要討論,要明確是非,確保“正能量”導向。小陳同學的觀點肯定是片面的,特別是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絕對是有害的,因此,修改稿直接明確,“小陳的想法存在明顯的偏頗甚至錯誤,長此以往,將影響他的健康成長”。
任務部分初稿中有兩個方面不合要求:1.寫作任務與寫作要求混在一起,導向不明確。2.不清楚寫作者的身份,也不清楚讀者身份。
(二)話題要集中
初稿:
(情境創(chuàng)設)最近小王同學有點心事。開學以來班上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有六位同學申請離校,轉(zhuǎn)赴異國,繼續(xù)求學深造。小王有點心動,也想出去讀書,他認為出國讀書可能更有利于自己的發(fā)展??墒切⊥醯母改竻s認為國內(nèi)的基礎教育水準并不低,甚至可能高于其他國家,小王應該在國內(nèi)接受基礎 ? ? ?教育。
出國讀書,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會更傾向于小王還是他父母的意見?
(寫作任務與要求)假設你是小王的好友,請你選擇小王或小王父母一方,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來勸說另一方,幫助澄清對方認識中存在的失誤。要求:
1.觀點鮮明;2.理由充分,有說服力;3.語言得體。
修改稿:
(情境創(chuàng)設)高中學生小王有點心事。開學以來班上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有六位同學申請離校,轉(zhuǎn)赴異國求學深造。小王有點心動,也想出去讀書,他認為出國讀書可能更有利于自己的發(fā)展??墒切⊥醯母改竻s認為小王應該在國內(nèi)接受基礎教育。
高中生出國讀書,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會更傾向于小王還是他父母的 ?意見?
(寫作任務與要求)假設你是小王的好友,請你選擇小王或小王父母一方,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來勸說另一方,幫助澄清對方認識中存在的失誤。要求:1.分條闡釋,運用真實的論據(jù)加以分析論證;2.適當現(xiàn)身說法,力求令人信服;3.語言 ? 得體。
初稿中的情境雜糅,有點繞,一是小王打算出國,涉及出國利弊的問題;二是小王父母認為國內(nèi)基礎教育水準不低,甚至要高于其他國家,評論的是基礎教育問題。兩個話題盡管有聯(lián)系,但畢竟不是一個話題,橫生枝節(jié),不如集中談談要不要出國。另外,出國利弊的問題對于不同年齡的人來說情況不一樣,情境中高中學生這個年齡相對明顯,不如把話題集中到談“高中生出國讀書利弊”,這樣關乎寫作者自身的實際,容易打開 ? ? ?思路。
(三)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
任務情境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比如前面提到的網(wǎng)絡交友的問題、高中生出國讀書利弊的問題等,都發(fā)生在學生周圍,或者就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任務情境能激發(fā)學生寫作動機,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能說!
練習1:
(情境創(chuàng)設)為促進學生間的相互理解,增強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某校某班級開設一堂名為“感恩遇見”的主題班會。會后一名同學私下坦言:“這類主題班會開過不少,多是煽情,我們班的日常得分不高,同學們也不夠優(yōu)秀,像我這樣的普通學生實在難以感恩遇見大家?!闭堃浴案卸饔鲆姟睘橹黝},寫一篇作文,闡述你的看法,啟發(fā)該同學。
(寫作任務與要求)1. 以“感恩遇見”為主題,寫一篇作文,闡述你的看法,啟發(fā)該同學;2.使用舉例論證或?qū)Ρ日撟C,闡述自己的觀點;3.結(jié)構清晰、完整。
練習2:
(情境創(chuàng)設)很多中學,尤其是寄宿制中學(比如浦外),都有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的規(guī)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化,這樣的規(guī)定引起越來越大的爭議。對此,你是怎樣認為的?
正方觀點:寄宿制中學應該禁止學生使用 ? ? ?手機。
反方觀點:寄宿制中學不應該禁止學生使用 ? 手機。
(寫作任務與要求)請選擇以上爭議中的某一方,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觀點。要求:分條闡述,盡可能全面地說明你的理由;字數(shù)8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