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程淑偉 劉廣偉 柯佩佩 吳春玲 馮 蕾 吳亞斌
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使得物聯網技術在安防監(jiān)測,智慧農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控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在眾多物聯網技術應用架構中,物聯網網關作為橋接感知域和網絡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得研究者們的青睞,越來越多類型的物聯網網關相繼出現[2-4],推動著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互聯網之間的無縫集成,進一步加強了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管理與控制。
ZigBee是目前國內眾多研究者廣泛應用的無線短程通信技術,它是一種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3-5]。ZigBee的墻體穿透能力較弱,也不適用于遠距離通信,最遠傳輸距離局限在2公里。伴隨著物聯網低功耗遠距離通信應用的需求,一種采用擴頻機制的新型無線連接技術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關注[6-8],這種被稱為LoRa的低速遠程傳輸技術,基于非授權頻段,靈敏度高達-148dBm,其通訊鏈路預算在理想情況下可以達到15公里[9],工作電流僅需10mA,使之成為物聯網應用中低功耗廣范圍通信設計的理想方案。
本文根據典型物聯網應用需求和場景,提出了基于樹莓派的遠距離LoRaWAN網關系統,介紹了該網關系統的應用體系框架,以及相應的硬件系統方案。解決了采用ZigBee技術作為物聯網網關所存在的穿墻能力弱,通訊距離短的問題。系統實現了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應用場景下的互聯網、網關與終端三者之間的數據交換、設備管理等功能,融合各種異構網絡接口為一體,可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物聯網應用需求。
根據目前可知的通信范圍與通信協議的不同,將物聯網網關分為兩類:短程網關和遠程網關。短程網關基于中短程通信協議,典型中短程通信協議,如Wi-Fi,ZigBee和Bluetooth。他們各自具有優(yōu)勢,但是具有共同的弱點,無法做到長距離通信[5,11,12]。遠程網關是以LoRa和SigFox為代表的遠程無線通信協議為基礎,采用低功率廣域網(LPWAN)的新型無線連接技術[13],解決了短程通信協議在穿墻能力弱以及通信距離短的不足,擁有地域覆蓋率全而廣的特點。各種通信協議對比示意圖如圖1所示。
LoRa相比其它的通信協議在通信速率方面為低速率,剛好映對了LoRa的低功耗優(yōu)勢,這種小數據,低速率的通信方式,使工作在LoRa協議下的終端設備可以數年不更換電池。低速率和LoRa接收器極低的靈敏度(低至-134dBm),與+14dBm的輸出功率相結合,使得通訊鏈路預算大大增加,高達148dB。這使得視距(LOS)鏈路的距離達到15公里,在城市環(huán)境中的非視距(NLOS)鏈路的距離可達到2公里。LoRaWAN網關適用于任何具有通用輸入/輸出引腳的微控制器或計算機,擴展了應用平臺的多樣化,同時獨特的數據加密方式確保LoRa網絡完全安全,不僅可以用于公用事業(yè)計量,智能城市,還可以接入更遠距離的工業(yè),農業(yè)和環(huán)境的傳感器網絡。
圖1 各種通信協議對比示意圖
LoRaWAN網關的應用體系框架分為四個部分:終端、Lo-RaWAN網關、網絡服務器和應用服務器。LoRaWAN網關應用體系框架示意圖如圖2所示。終端是安裝在遠程站點上具有LoRa協議的邊界設備,通訊方式有雙向、單向兩種機制,每個終端可以和一個或多個LoRaWAN網關通訊;LoRaWAN網關是橋接LoRa終端和LoRa網絡服務器之間的中間設備,根據Semtech公司官方數據可知,一個SX 1301具有8個通道,通過LoRaWAN協議,每天可接受150萬個數據包,理論上計算,若采用間隔為一個小時的數據包周期,一個由SX 1301構成的LoRaWAN網關最多可以處理來自62500個終端的數據[14]。LoRa網絡服務器負責維護終端設備與網關設備的正常運行,應用服務器負責控制終端與網關的用戶數據,一個應用服務器可以和多個網絡服務器連接。
圖2 LoRaWAN網關的應用體系框架示意圖
LoRaWAN網關作為信息處理的中心,不僅需要連接眾多基于各種異構網絡接口的終端設備,還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來解析數據,并且執(zhí)行服務器對網絡信息的配置。同時需要各種豐富的外設接口,便于實現眾多異構網絡接入,以滿足廣泛的應用需求。LoRaWAN網關硬
系統框圖如圖3所示。本文選用Raspberry Pi(RPi)Zero W作為核心處理器,RPi Zero W具有主頻1GHz的Broadcom BCM 2835處理器和512MB的運行內存,可滿足LoRaWAN網關的對運算需求,并且RPi Zero W支持USB、IIC、UART、SPI、WIFI、Bluetooth等多種通信方式,便于實現眾多異構網絡接入。
圖3 LoRaWAN網關硬件系統框圖
RPi Zero W運行的是一種類Linux系統,提供了各種語言為開發(fā)者使用,本系統以Linux上一種常見的Shell腳本語言為工具,搭建RPi Zero W平臺的數據傳輸進程[15,16]。LoRaWAN網關軟件程序流程如圖4所示。
當系統上電之后,Linux系統設置自動啟動腳本ic880a-gateway。腳本開始運行,首先解析全局配置文件,讀取網卡的識別號,用以匹配服務器端配置文件,讀取射頻模塊(SX 1301)的參數值,配置每個通道中心頻率,然后,將配置好的參數覆蓋本地配置文件,開始嘗試連接服務器,連接失敗會再次解析本地配置文件,直至終止腳本運行。若成功連接至服務器,將開啟集中器,讀取RF模塊收到的數據,CRC校驗數據的正確性,然后上傳至服務器,并且讀取服務器下行數據,CRC校驗數據的正確性,然后傳達至各個無線終端設備。
圖4 LoRaWAN網關軟件程序流程圖
為了驗證本系統的通信能力,在校園內進行測試,學校位于鬧市區(qū),具有較密集的建筑物,以及繁多的個人與公用網絡信號干擾。進行測試的設備分為兩類,一類是采用LoRaWAN網關的四組終端(終端1,終端2,終端3,終端4);另一類是采用ZigBee網關的兩組終端(終端5,終端6)。測試結果以接收信號強度(RSSI)來判定通信能力的質量,由于該測試的通信信號為mW量級,所以在此以dBm為單位表示信號強度。
所有終端均采用同樣的測試條件,信號強度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采用ZigBee技術的終端在500米內信號衰減坡度極為陡峭,而采用LoRaWAN技術的終端在1公里內信號衰減坡度輕微陡峭。結果表明采用繞射傳輸方式的LoRaWAN在障礙物密集區(qū),有著較好的墻體穿透能力。在遠距離通信測試中,采用ZigBee技術的終端因建筑物稠密和網絡干擾等原因,通訊距離局限于1公里之內,而采用LoRaWAN技術的終端在2公里內保持著平緩的信號衰減坡度。結果表明,LoRaWAN在遠距離通信具有較好的抗干擾能力。綜上所述,不管是近距離的墻體穿透能力,還是遠距離通訊的抗干擾能力,LoRaWAN技術都要比ZigBee技術有著顯著的優(yōu)勢。
圖5 信號強度測試結果
物聯網網關作為物聯網應用體系框架中信息樞紐的部分,其性能的優(yōu)劣性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樹梅派的遠距離LoRaWAN網關系統,通過實驗測試與Zigbee系統進行比較,不管是近距離的墻體穿透能力,還是遠距離通訊的抗干擾能力,Lo-RaWAN技術都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
[1]Zhu Q,W ang R,Chen Q,et al.IOT Gateway:Bridg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to Internet of Things:2010 IEEE/IFI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bedded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Z].2010347-352.
[2]李曉丹.基于STM 32的物聯網嵌入式網關的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5(04):61-65.
[3]李志剛.基于ZigbeeGPRS的物聯網網關系統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4):24.
[4]譚方勇,王昂,劉子寧.基于ZigBee與MQTT的物聯網網關通信框架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工程,2017(04):43-45.
[5]王海永,谷守軍.基于ZigbeeGPRS物聯網網關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子測試,2017(Z1):61-63.
[6]幸進,李夢婕,方勇,等.LoRa通信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01):92-94.
[7]鄭浩.LoRa技術在低功耗廣域網絡中的實現和應用[J].信息通信技術,2017(01):19-26.
[8]劉琛,邵震,夏瑩瑩.低功耗廣域LoRa技術分析與應用建議[J].電信技術,2016(05):43-46.
[9]龔天平.LORA技術實現遠距離、低功耗無線數據傳輸[J].電子世界,2016(10):115-117.
[10]劉紅義,趙方,李朝暉,等.一種基于WiFi傳感器網絡的室內外環(huán)境遠程監(jiān)測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10(S2):361-365.
[11]李莉,劉剛.基于藍牙技術的溫室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設計[J].農業(yè)機械學報,2006(10):97-100.
[12]陳卓逸.LoRa在物聯網中應用淺析[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8(03):128-129.
[13]鄭華開.LoRa技術給未來物聯網產品帶來新的起點[J].電子世界,2016(15):146.
[14]王寧,殷賢華,劉明緣.基于Raspberry Pi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6,39(23).
[15]陳詮,畢忠勤,劉大明.基于樹莓派的物聯網ZigBee網關的設計與實現[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6(06):5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