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茉莉
摘要 :《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女性形象有戀愛中的女性、失戀的女性,婚姻中的女性、被拋棄的女性等。她們形象鮮明,敢愛敢恨,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古代女性質(zhì)樸而純真的情感。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國風(fēng);愛情;女性形象
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252-01
《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反映勞動人民情愛生活的愛情詩是《詩經(jīng)》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這些愛情詩中的女性以及她們用自己的善良與純潔、勤勞與智慧寫就的美麗人生,深深地吸引著后世的讀者,她們和她們的婚姻與愛情,因其閃耀的人性之光而被人們傳頌不衰。
1.戀愛中的女性形象
戀愛的女性形象是《詩經(jīng)·國風(fēng)》性格十分鮮明豐富的一類。一是戀愛中的男子眼里的女性形象。 一是男子的夢中情人。《周南·關(guān)睢》是代表詩篇。"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指體態(tài)的美,而"淑"性格的賢淑,品質(zhì)的善良??梢?,在男子眼中,理想的女子既有出眾的外貌,又有美好的內(nèi)在品?!洞猴L(fēng)·蒹葭》中"在水一方"的"伊人"。這種女子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遠遠看來,不是十分清晰,但因此產(chǎn)生距離之美,更給人一種純潔完美之感,令人產(chǎn)生向往之情。二是男子身邊的戀愛或約會對象,如《鄴風(fēng)·靜女》中"貽我彤管"的"靜女",《鄭風(fēng)·出其東門》中令如云美女黯然失色的"縞衣綦巾"的女子。這些女子的形象同樣不甚清晰,使人朦朧隱約地見其美、感其好。
二是戀愛中大膽追求愛情的潑辣女子形象?!墩倌稀分械呐涌吹矫纷狱S落,感到青春易逝,渴望愛情的到來,因此鼓勵男子大膽向自己表白?!多嶏L(fēng)·褰裳》中的女子的直接表白:"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并警告那個好像不甚主動的小伙子,"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甚至亦愛亦恨地嗔罵道:"狂童之狂也且!"《王風(fēng)·大車》甚至向愛人發(fā)出挑戰(zhàn):"豈不爾思?畏子不敢。"表現(xiàn)出"我"無所畏懼,怕"你"沒有膽量的氣勢,并發(fā)下與愛人"谷則異室,死則同穴"的誓言。這三篇詩歌中表現(xiàn)出富有野性的潑辣性格。
三是戀愛中相思的癡情女子形象。《王風(fēng)·采葛》中的女子一日不見所愛的人,便在心底發(fā)出"一日不見,如三月、三秋、三歲兮"的呼喊,使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陷于甜蜜的相思痛苦中的癡情女子?!稒u風(fēng)·羔裘》則表現(xiàn)了一位貴族女子思念戀人的憂傷情緒:"豈不爾思,勞心忉忉"。
四是戀愛中愛情受挫失戀的女子形象?!多嶏L(fēng)·將仲子》中,女主人公哀怨地向戀人反復(fù)表白:"仲不懷也,父母之言,諸兄之言,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因為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女子不得不中斷自己甜美的愛情生活,得之不能,舍之不忍、不甘,在反復(fù)的詠嘆中,一個愛情受挫的哀怨傷痛、愁腸百結(jié)又無可奈何的女性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多嶏L(fēng)·狡童》則是另一種風(fēng)情。"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雖然也是愛情受到了折,但卻不是外在的壓力所致,而是兩人不知什么原因鬧了矛盾,小伙子便展開了冷戰(zhàn),因此給姑娘帶來很大的痛苦和困惑,使她吃不下,睡不著。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性鮮明的愛情至上的癡情女子的形象。
2.婚姻中的女性形象
表現(xiàn)婚姻生活的詩篇在《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也有相當(dāng)數(shù)量,但是表現(xiàn)婚姻的詩篇給人的感覺與愛情詩是不相同的。
一是婚姻幸福的女性形象。喜氣洋洋的新嫁娘 《周南·桃矢》是一首"詠新婚詩",用來在婚禮上歌唱,對新嫁娘表示祝福的詩篇,詩中充滿喜慶歡的氣氛。詩歌以桃花、桃樹的果實、桃樹的枝葉對新嫁娘進行比喻和祝福。從"桃之矢矢,灼灼其華"的描繪中,我們好似看到一個姿容秀麗、體態(tài)健美、充滿活力的新嫁娘的形象。
二是獨守空房,心傷腸斷的思婦形象。在那個動蕩不安、戰(zhàn)爭頻仍的時代,男子一生有相當(dāng)?shù)臅r間在服兵役和勞役。女子除了勞作,對丈夫的思念更使她們倍受煎熬?!锻躏L(fēng)·君子于役》中的妻子每到黃時看到"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便想起了常年在外服役不知歸期的丈夫,"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她無力改變命運,只好企盼在外服役的丈夫"茍無饑渴"。這是一個憂傷的對丈夫充滿關(guān)切的妻子形象?!缎l(wèi)風(fēng)·伯兮》中的女子,心上人遠征在外,她的形象則是"首如飛蓬"。這樣蓬頭垢面不是因為懶惰或者化妝品缺少,"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因為愛人遠離,使她被思念折磨得憔悴,全無梳妝打扮的心情。這是一個為情腸斷的妻子形象。
3.脫離婚姻的悲情棄婦形象。
《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棄婦詩數(shù)量較多,說明當(dāng)時婦女被遺棄的現(xiàn)象并不鮮見, 當(dāng)時女子的社會地位低下,婚姻出現(xiàn)問題時,女子總是受害的一方。如《衛(wèi)·氓》中的女主人公。女主人公與她的"氓"自由相愛,婚后她辛勤勞作卻遭受虐待,直到最后被拋棄,于是她憤怒地喊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她已經(jīng)對"氓"有了清醒的認識,"氓"實際上是一個品質(zhì)卑劣的無恥之徒,于是她沒有疑懼,沒有彷徨,堅定地選擇離開。也有很多的棄婦是軟弱的,對自己的不幸命運只有哀嘆和眼淚,對拋棄自己的人始終抱有幻想?!囤L(fēng)·谷風(fēng)》中的棄婦面對丈夫已將新人娶進家門的現(xiàn)實仍不醒悟,反復(fù)敘說著自己的可憐及對負心人的戀戀不舍之情,以期喚起對方的憐憫之心。
《詩經(jīng)》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它的精華在"國風(fēng)",而"國風(fēng)"的精華則是數(shù)量最多的愛情詩。這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古代女性質(zhì)樸純真的情感、女性的婚姻和愛情,這歷經(jīng)千年的愛情組詩,至今依然以鮮活的青春氣息在中國文學(xué)史之上永遠回蕩!
參考文獻:
[1] 《詩經(jīng)與楚辭》褚斌杰主編,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
[2]《詩集傳》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詩經(jīng)三百首詳注》 劉松來編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
[3]《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朱東潤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