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
摘要:作文批改是習作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批改如果不講究方法,教師受苦受累,卻效果不佳。老師精批細改,學生未必領情。很少學生對老師下的批語認真思考,有的學生甚至會因為自己作文被改得"遍體鱗傷"而喪失寫作的興趣。這是因為在講解與批改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與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地發(fā)揮,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
關鍵詞: 小學生;自主修改;培養(yǎng)能力;提高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81-01
"文章本無成,妙手偶得之",這只是文章的創(chuàng)意罷了。而真正的好文章卻是改出來的,從古到今,反復修改而寫出好文章的事例不勝枚舉。如何幫助學生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習慣,學會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真正提高學生習作能力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些見解和做法。
1.創(chuàng)設修改作文的情景,培養(yǎng)修改習作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習作教學中,我先要講講因不認真修改作文而鬧出的金典笑話。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接受修改自己習作的任務。然后,我列舉、分析自己修改文章的有益之處和感受到的成功快樂,喚起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強烈欲望。向學生介紹唐代詩人賈島修改詩歌的典故。我對學生講:"魯迅先生曾把'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作為一條重要的寫作經(jīng)驗。"告訴學生中國魯迅文學院少年作家班學員王鼎的寫好習作的秘訣──自己反復修改。運用舉實例的方法,針對學生的中下等習作一篇,作為例文,經(jīng)過老師的指點,學生自己的修改,大家的修改,再把原來的原稿和修改好的稿子讀一讀,使學生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感受自改與互改作文帶來的變化和喜悅,從而培養(yǎng)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激發(fā)學生修改習作的積極性。
2.培養(yǎng)學生自覺修改習作的能力。
2.1示范引路。在引導學生學習修改作文的初始階段,必須有個模仿學習的過程
2.1.1教師必須當好引導者。每次習作后,教師把習作的主要問題整理出來,有目的地選幾個學生習作中的典型片段,展示在投影儀上,讓學生讀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后教師展示修改過程,同時簡要地說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
2.1.2利用修改符號,展示修改的過程。借助展示平臺,讓學生學習運用規(guī)范的修改符號,刪、添、改、調、換等,進行修改示范,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整個修改過程,看懂每個修改符號的意思,使他們在今后自己修改和互相批改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過講評,指導學生了解習作主要該改什么,怎么改。這樣,學生從老師修改演示中,可以具體而直觀地感知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了解修改作文的過程,為學生修改作文鋪好路,架好橋。
2.2循序漸進。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時,要做到循序漸進,分年級、分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2.2.1低年級段。一二年級,學生剛開始說話、寫話。要求不能太高,重點指導學生把句子寫通順,不寫錯字,恰當用詞,用對標點符號。學生寫的內容非常簡單,改起來較為容易。教師修改作文的時間也相對充裕,可耐心地、仔細地對每個學生寫的話進行修改,面改的效果更佳。要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習慣,為以后的作文打好基礎。
2.2.2中年級段。學生有了一些習作的基礎,應注重指導學生改正作文中有明顯錯誤的地方。如標點、錯別字、漏字。還應注意把語句改通順,文章的行款寫正確,做到書寫規(guī)范。指導學生使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一句話或幾句話改具體、生動。
2.2.3高年級段。老師可重點指導學生掌握綜合性、整體性自改作文的本領,指導學生學會從開篇布局,立意新穎、凸顯特點、措辭準確,修辭方法等多角度、較深入地去修改習作
2.2.4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題目。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個好的作文題目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改作文首先要引導學生反復讀自己的習作,然后給習作取一個貼切的名字,讓題目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2.2.5指導學生修改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好文章講究龍頭鳳尾。讓學生明確開頭是文章的"起筆"。頭開得好,思路暢通,要說的話就會順思而出。
2.2.6指導學生修改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做到重點突出一篇文章的成功與否,關鍵是寫好重點段落。文章的體裁不同,教師也要從不同側重點對學生進行修改指導。
2.2.7可讓學生從整體入手,修改整篇文章,使其文從字順引導學生修改文章的布局謀篇,使其符合事物的先后次序或事物間的邏輯聯(lián)系。寫人在寫兩件以上的事時,要分清材料孰輕孰重,主要的材料要具體寫,次要的材料可作簡要敘述,使文章詳略得當;寫事要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寫,可采用倒敘、插敘等寫作方法;寫景要有順序地觀察景物,按時間、方位順序寫,主次分明。針對學生作文結構松散的弊病,要指導學生在自然段之間采用過渡段、過渡句、關聯(lián)詞等進行連接,使文章過渡自然、靈活,語氣連貫,彼此銜接,結構嚴嚴
2.2.8指導學生反復推敲文字,精益求精。語言是思想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文章要寫得好、改得好,必須使語言準確、生動形象地表達思想內容,這就必須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習作反復、細致地推敲,大膽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那些有新鮮感的詞句。對不準確的、多余的字、詞、句、段可采用刪、改、調、換、添等方法來處理。
葉圣陶先生說:"作文教學的目的是能使學生自能作文,不待師改。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應該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正確地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培養(yǎng)學生修改習作的好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習作水平,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職責。只要教師常抓不怠,學生常練不懈,就一定能使學生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習慣,領悟寫作的竅門,從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錢巨波 《怎樣修改作文》
[2]馮世明 《小學生自主作文教學指導方法》語文出版社2011-5-11 張永兵;;淺談學生習作的批改[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吳洪英;;以興趣為先導 有效提高寫作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