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禹
摘要:在小學階段,教學的開展過程要從實際入手,要明確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而有針對性的利用各種教學模式,充分實踐,提高教學有效性。本文基于小學語文學科,以新課改為背景,具體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如何采用有效方法,以此為小學生的發(fā)展助力,進一步推動語文教學事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65-01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迎來挑戰(zhàn),作為相關教師,不僅要學會如何運用適當方法,還應該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小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好語文知識,以此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高效課堂個構建奠定基礎,如何進一步提高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下面具體分析:
1.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觀念落后。新課改背景下,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局限,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仍然存在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觀念,雖然教學任務主要依據(jù)教學大綱完成,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又對其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教師積極深入實踐,以此突破傳統(tǒng)思維束縛。因收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教學觀念的滯后性更加需要進一步認識,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出現(xiàn)阻礙學生學習與自身能力提高的問題。
1.2教學過程脫離學生實際。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要融入于實際,與學生實現(xiàn)有效互動,從實際情況分析,在語文課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效果不好,并不能進行深層次互動,基于表面的問與答是不夠的,教學不能掌握學生興趣愛好,也沒有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單一的通過自我思路和教學大綱要求,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這樣一來,教學就會脫離學生實際,值得重視。
1.3教學方法缺乏新意?,F(xiàn)階段,語文教學過程,出現(xiàn)了很多教學方法,在采用過程,也激發(fā)的學生學習興趣,但部分教師不敢嘗試,思想觀念局限與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會擔心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會影響課堂秩序,當然也有部分教師不善于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例如多媒體教學,這些都是常見的問題。
2.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2.1更新教育觀念,做到與時俱進。先進的教學理念會激發(fā)教師教學動力,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充分迎合有效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學的真正目的才能達到,但這也給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定要求,不僅要重自身認識出發(fā),還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與方法,通過聯(lián)系實際,做到教學形式的與時俱進,在實際教學過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點,以教學的實用性為主,通過教師實踐,明確如何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力求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小學生。
2.2重視語文教學指導,提高學習水平。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學校要減負,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給予的壓力不宜過大,所以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中,不僅應當增效,而且需要減負,其實這兩者對于目前的教育狀況而言,可以相提并論,因為小學生的教學目標非常固定,小學語文課堂之要按照目標達成要求,就達到了教學目的,在課堂上進行高效的學習,既可以增效,也可以減負。在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因為自身原因,造成一些偏離所學內(nèi)容的情況,如何提升小學生自身能力,將他們帶領到正確的道路上去,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領悟到的內(nèi)容,當課堂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否定,而是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帶領他們回到正確的道路上,這樣才能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避免產(chǎn)生因為不重視造成目標無法達成的情況。這樣一來,教師的教學認識提高,在日后的教學過程,會更加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助力小學生愉快的學習與成長。
2.3以情動人,注重情感教育。在小學階段,重視情感教育十分關鍵,教師要結合教材,積極以情動人,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yè)情感,并融情感于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做到以情動人。如在講解《小蟒鮮找媽媽入《愛迪生救媽媽》這類蘊含深厚情感的課文時,要感情充沛、以心感人,讓學生聯(lián)想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獲得"親情無價"的情感共鳴,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沒有答案的正誤之分,因此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習成果,對于與標準答案不符但獨具一格的回答要在適當?shù)膱龊舷陆o予認可,避免全盤否定甚至當堂呵斥,以維護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另外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倡導積極、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個人情感與他人的互動中得到升華,能夠在體會語文的魅力中快樂成長。
2.4推動學生課外閱讀活動開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水平的提高,課外閱讀是增加學生閱讀量的好方法,也是學生素材積累,語言運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很多學生不會寫作文,就是因為頭腦中沒有素材,不知道從什么下筆,該寫些什么,怎么寫,更不知道該怎么表述自己的感受。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改變學生的這一現(xiàn)狀,但是現(xiàn)在的課外閱讀教材很多,如何從繁多的課外閱讀教材中選擇最優(yōu)秀的、最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是教師和家長重要的責任,只有選擇對了才能保障學生的自而坐能力的提升,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教材,還要在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進行適當?shù)囊龑Ш椭v解,培養(yǎng)學生做讀書摘要和寫讀后感的習慣,這樣課外閱讀才讓學生真正達到了積累素材的目的。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量和視野,有利于學生的情商成長。
3.結束
綜上,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迎來新挑戰(zhàn),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實際,深入分析適當?shù)慕虒W方法,通過總結與經(jīng)驗積累,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以此助力于小學生語文學習成績提高,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趙培香.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01):85-87.
[2]臺艷麗.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析[J].學周刊,2014(33):172-173.
[3]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