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蓮
(蒲江縣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1630)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導致此病患者血糖水平較高的原因是其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出現(xiàn)障礙或胰島素的生物作用受損。糖尿病患者全身系統(tǒng)的功能可受到影響,需要終身服藥。根據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臨床上將其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兩種類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較大。臨床上對糖尿病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治療時,應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以確保其控制血糖的效果[1]。本文主要探討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蒲江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糖尿病診療標準》中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嚴重的臟器功能障礙、精神疾病、意識障礙的患者。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常規(guī)組和觀察組。在常規(guī)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9例;其年齡為45~85歲,平均年齡為(65.23±3.58)歲;其病程為3~16年,平均病程為(8.96±2.33)年。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8例;其年齡為46~84歲,平均年齡為(65.41±3.28)歲;其病程為3~17年,平均病程為(9.23±2.4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常用降糖藥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囑患者要遵醫(yī)囑服藥,不要擅自增減藥量、停藥或換藥。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了解其精神狀態(tài)、神智、營養(yǎng)狀況、皮膚和粘膜的情況、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及肌力,遵醫(yī)囑為其采血,將其血液標本送至檢驗科進行生化檢驗。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家族史和病毒感染史、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糖尿病的發(fā)生機制、治療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危害,使患者家屬能夠嚴格督促患者按時、按量服藥。2)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尊重其隱私,經常與其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變化,對其進行心理疏導。3)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制定運動計劃。指導患者通過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等方式進行運動,在進行運動時要監(jiān)測心率,不要在空腹的狀態(tài)下進行運動,將每次運動的時間控制為30~40 min(包括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和運動后的整理運動)。同時,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在戶外進行運動時要準備充足的水和糖果,在運動期間如果出現(xiàn)胸悶、胸痛、視力模糊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入院就診。4)護理人員嚴格控制患者的日常飲食,根據其體重、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為其計算每日應攝入的總熱量,告知其應食用富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優(yōu)質蛋白及高纖維素的食物,為其合理分配每日攝入總熱量中這些營養(yǎng)物質所占的比例,并嚴格限制其每日主食的攝入量。對于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可將其每日攝入主食的總量平均分為三份后分配到三餐中。對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可讓其每日進食5~6餐,從其三次正餐中勻出30 g主食放到加餐中食用。在患者進餐前后,護理人員應為其測量血糖,根據其血糖的變化情況為其合理調整飲食方案,確保其營養(yǎng)攝入均衡。5)對于需要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確保其病房環(huán)境的干凈、整潔。在遵醫(yī)囑為患者注射胰島素時,護理人員應選擇其皮膚疏松的部位(例如腹部、臀大肌、上臂的三角肌及大腿前側),避免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以防其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出現(xiàn)萎縮、增生或硬結。此外,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臨床上常用胰島素的名稱、劑型、作用及特點,能準確地執(zhí)行醫(yī)囑,按時為患者注射胰島素。6)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應定期對其進行隨訪。每周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每個月對患者進行2次家庭隨訪,以了解其出院后的飲食、用藥、運動、血糖控制效果等情況。
1)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該問卷中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倽M意率=(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2)記錄兩組患者在接受治護前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3)使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評定量表(DMQLS)評估兩組患者在接受治護后的生活質量。該量表中包括糖尿病控制、情感活動、生理功能、人際交往四項內容。每項內容的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2]。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治護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率的比較
在接受治護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護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護前后其各項血糖指標的比較(x±s )
接受治護后,觀察組患者DMQLS量表中的糖尿病控制評分、情感活動評分、生理功能評分、人際交往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護后其DMQLS量表各項內容評分的比較(分,x±s )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3]。此病患者需要終身服藥、嚴格控制日常飲食。糖尿病患者多器官的功能可出現(xiàn)障礙,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這會降低其對治療的依從性。為了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臨床上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人性化護理干預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護理模式。將此護理方法應用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可以逐漸轉變護理人員的服務理念,使其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提高個人的專業(yè)素質,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 莊增美.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5):287-288.
[2] 楊丹,諶劍飛.人性化護理對胰島素治療后低血糖病人夜間睡眠障礙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30):3382-3383.
[3] 段華芬.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