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萍
〔江蘇省鹽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南院)內分泌科,江蘇 鹽城 224000〕
甲亢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此病好發(fā)生于青壯年人群,以女性患者居多[1]。手術療法是臨床上治療甲亢的常用方法。由于對健康知識、治療方法的不了解,進行手術的此病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其對治療的依從性[2]。有研究表明,對進行手術的甲亢患者實施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可改善其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為了進一步研究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在江蘇省鹽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進行手術的60例甲亢患者。這些患者均有完整的病例資料,其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甲亢的診斷標準[3],且均存在進行手術的指征。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齡為18~67歲,平均年齡為(45.8±3.2)歲;其病程為2~29個月,平均病程為(12.8±3.2)個月。在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齡為19~65歲,平均年齡為(45.4±3.7)歲;其病程為2~28個月,平均病程為(12.5±3.6)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具體的方法是:護理人員為患者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對研究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具體的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當日,護理人員為其講解甲亢的發(fā)病原因、進行手術的方法、主管醫(yī)生與護理人員的情況,帶領其熟悉病區(qū)的環(huán)境,告知其醫(yī)院的作息時間與探視制度。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情緒狀態(tài),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對于存在吸煙史、飲酒史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囑其戒煙、戒酒,并為其講解吸煙、飲酒的危害。此外,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進行手術前各項檢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2)在進行手術前1~2 d,護理人員再次為患者介紹進行手術的目的、方法及手術中、手術后的注意事項,指導其進行體位訓練,以使其熟悉手術中的體位,以防其在手術后發(fā)生頭痛的并發(fā)癥。進行體位訓練的方法是: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在其肩背部墊上一個軟枕,以使其頭部向后仰,每次訓練1 h,每日訓練3次。護理人員告知患者進行麻醉的方法及手術后進行發(fā)音訓練的目的,對患者進行皮膚過敏試驗,告知其在手術前的12 h要禁食、在手術前的4 h要禁飲。此外,護理人員告知患者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在睡眠時可取側臥位,并將枕頭墊高,使頸部微屈,以減輕甲狀腺對其氣道的壓迫。護理人員教會患者咳嗽的方法,告知其排痰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營養(yǎng)、高纖維素、低脂肪的食物,告知其要多飲水(2000~3000 ml/d),不要飲濃茶、咖啡。3)在進行手術當日,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手術時為其建立靜脈通路的方法、目的,并告知其使用藥物的名稱、用法及用量。4)進行手術后,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回病房,為其取仰臥位,限制其頸部的活動,待其麻醉失效后為其取半臥位。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家屬要注意保持患者引流管的通暢,觀察其引流液的顏色、量及性質,嚴密監(jiān)測其呼吸、體溫、脈搏及意識狀態(tài),如果其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進行處理。5)在手術后的第2 d,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家屬要仔細觀察患者的切口是否滲血,保持其敷料的干燥、清潔。護理人員鼓勵患者發(fā)聲。在指導患者進行發(fā)聲訓練時,護理人員應注意傾聽其聲調是否降低或聲音是否嘶啞,從而判斷其喉返神經是否出現損傷。護理人員注意觀察患者在進食后是否出現嗆咳或誤咽,以評估其喉上神經內支的情況。6)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告知其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要按時服藥,不能擅自更改藥物的用量及換藥,要定期返院進行復查。
1)接受健康教育后,為兩組患者發(fā)放調查問卷。該調查問卷中包括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知曉、不知曉)、對治療的依從率(依從、不依從)及對健康教育的滿意率(滿意、不滿意)。2)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分別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越嚴重[4]。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健康教育后,研究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對治療的依從率、對健康教育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對治療的依從率、對健康教育滿意率的比較[n(%)]
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SAS的評分、SDS的評分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健康教育后,研究組患者SAS的評分、SDS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其SAS評分、SDS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其SAS評分、SDS評分的比較(分,±s)
30.99±3.31 38.87±4.46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健康教育前 健康教育后 健康教育前 健康教育后研究組(n=30)對照組(n=30)59.08±5.43 59.43±5.12 30.82±3.23 38.58±4.11 59.65±5.54 59.61±5.62
甲亢患者的甲狀腺可合成、釋放大量的甲狀腺激素,使其出現心悸、出汗、進食量增多、排便次數增多、體重減少、突眼、眼瞼水腫、視力減退等癥狀。對于患有繼發(fā)性甲亢、中度以上的原發(fā)性甲亢、胸骨后甲狀腺腫及接受內科治療無效的甲亢患者,臨床上常對其進行手術治療。有的甲亢患者由于對疾病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往往在問題發(fā)生后才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和相應的處理。此健康教育方法缺乏預見性、主動性及系統(tǒng)性[5]。在本次研究中,將臨床路徑健康教育應用于對甲亢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使用此健康教育方法可有效地避免傳統(tǒng)健康教育的不足,可及時地消除甲亢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6]。
綜上所述,對進行手術的甲亢患者實施臨床路徑健康教育的效果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陳美蓮,鐘秀萍,黎慧,等.護理路徑在甲亢手術患者中抗焦慮和疼痛的效果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13,17(6):19-21.
[2]李鳳姣.淺析臨床護理路徑對改善甲亢手術患者疼痛和焦慮的臨床有效性[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3(19):72-73.
[3]黎燕.臨床護理路徑對甲亢手術患者知曉率及滿意度的影響[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4(6):176-178.
[4]付斌.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甲亢患者圍手術期干預的效果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5):128-129.
[5]黃祝霞.臨床護理路徑改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手術患者疼痛和焦慮的效果觀察[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2):179.
[6]肖堅.16例甲亢圍手術期的健康指導與臨床護理分析[J].現代養(yǎng)生,2014,18(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