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暢
【編輯寄語】
如今我們大可不必隱居山林,但身處浮躁的社會,還是應(yīng)該有自己獨特的志趣,多傾聽自己的內(nèi)心,隨波逐流只會讓你更加迷茫。
晨光熹微里,他候在苔蘚斑駁的古渡口。
薄霧為萬物披上了夢幻的素衣,群山萬壑隱約在天際里,慵懶倦怠。萬物似乎還酣眠在睡夢中,悄無聲息。有兩枚碩大的槲葉飄然而下,一抹艷紅閃爍在晨光里。葉掠過了他的發(fā)際,打著旋兒地落入不遠處的水流,伴著水流的歡歌,它們自由地飄向了遠方。
晨霧迷蒙。他緊了緊斜挎在身上的包裹,又俯身抓起了沉重的書篋。想到自己提著書篋昂首走出縣衙大門的樣子,他無聲地笑了,他笑他瞥見的張大的嘴巴和驚詫的眼神。
他毅然出走了。他放不下那浩浩萬卷書,放不下自己鐘愛的燦爛籬邊菊。
自己的書柜或許落滿了灰塵,那泛黃的書冊正等著自己目光的撫慰。那把古琴也在時光里寂然無聲好久了,正期待著自己微醺后傾情地演奏。那籬笆旁的菊花正恣意綻放著,在清冷的秋光里,那盎然開放的花朵正宣揚著生命的執(zhí)著與桀驁。蕊寒香冷,蝶蜂不來,兀自縱情盛開。
性本愛丘山啊,放不下的是家鄉(xiāng)讓人迷醉的山山水水,讓人魂牽夢縈的絲絲縷縷。
那榆柳環(huán)繞的老屋,那灰色屋脊上升起的裊裊炊煙,那深巷中的犬吠,那桑樹枝丫間傳來的雄雞的歡鳴……滿眼滿耳都是家鄉(xiāng)的影像和聲音。微閉雙目,深深呼吸,他忍不住地吟唱:“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 晏如也!”
曾經(jīng)的自己是一只誤落塵網(wǎng)中的掙扎的蠅??!那日接待上司的情景讓他心有余悸。他謹言慎行,低眉垂首。那浩大的車隊、凜凜的儀仗瞬間把他打入到塵埃里。那是一隊人馬嗎?那是一場陰霾,一陣濁浪。那是一隊人馬嗎?他感覺那是一陣烈風(fēng),飛沙走石,遮天蔽日,那烈風(fēng)鎖住了他的呼吸,卷走了他的官袍,他赤身裸體,窮形盡相。不,那更是一記當頭棒啊,讓自己昂首挺直了早該挺直的腰身:“我斷斷不為五斗米向那威風(fēng)權(quán)貴折腰!”
他微笑地看著靠過來的船家。回家了,終于可以親近朝思暮想的家鄉(xiāng)山水!他幾乎是跳躍著上船的,對背后那座灰色的小城,他沒有任何的眷戀。走!他留給世人最決絕瀟灑的背影!
朝陽燦爛,晴空萬里。他立于船頭,衣袂飄飄。
秋的原野披上了華麗的錦袍,墨綠的松林是秋如云的鬢發(fā),五彩斑斕的大地是她艷麗的裙擺,不遠處的一汪秋水是她青睞的明眸。遠處,他似乎看到了夫人盼歸的明亮眼眸,或許她正牽著兒子的手等候在古道口。
家,那是最永恒的眷戀!
相攜種豆南山下,采菊于東籬。拋卻錦衣玉食,甘心簞食瓢飲。
此中真意,只有他知。
【評點】
本文想象力極為豐富,文章的主體部分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示出了富有內(nèi)蘊的精細化場景。生動傳神的描寫把陶淵明變成血肉豐滿、具體可感的人物,使人如觀其形,如臨其境。這篇以古人為寫作對象的記敘性散文對人物活動以及場景進行了絕佳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并巧妙化用詩詞文句,散發(fā)出濃郁的人文氣息。
邵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