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杰,丁克良,*,關士新,林俊華,劉明亮
(1.北京建筑大學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北京100044;2.河南省淮陽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河南 淮陽466700)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的快速發(fā)展,橋梁中高墩柱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在橋梁的施工過程中,橋梁墩柱的垂直度極易影響到橋梁的受力狀態(tài),因此垂直度檢測顯得尤為重要。JTG F80/1—201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對橋梁墩柱垂直度的允許偏差以及檢查方法和頻率做了如下要求:采用吊線錘的方法檢查橋梁4~8處,橋梁墩柱傾斜度 <0.3%H(H為墩身或柱高度)且 <20 mm[1]。高墩橋梁墩柱施工的初始傾斜、承臺或樁基下沉、外部荷載作用和表面凸凹現象都可能引起傾斜或傾斜假象[2]。近年來,許多學者通過工程實踐以及理論分析的方法對傳統(tǒng)的垂直度檢測方法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方法。余加勇等提出了采用全站儀非接觸投影法對無明顯特征點的柱狀構筑物進行傾斜度測量[2]??芄饷鹘榻B了坐標法、垂線法、孤長公式法、全站儀+直尺法,并對4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進行了對比分析[3]。孫旭以薄壁空心墩為例,論述了高墩柱的施工特點和質量控制措施[4]。研究發(fā)現,常規(guī)的垂直度檢測方法通常只能檢測出具有特征點部位的水平偏移及傾斜率,不能檢測出構筑物中心軸線的空間線形[5-9]。因此對于高墩柱垂直度的測量,既有傳統(tǒng)方法已逐漸不適用。隨著測繪技術的發(fā)展,全站儀逐漸走向自動化并搭載了越來越多的面向用戶的實用性程序,如自動點測量、懸高測量、面積測量等,尤其是機載程序和全站儀免棱鏡無接觸測量方法相結合的測量方法使得測量更為方面、在很多場合測量效率更高,應用更為廣泛[10-12]。
全站儀圓柱偏心測量采用的是無棱鏡模式,可以在不接觸被測物體的情況下,測得物體坐標進而計算圓柱內部圓心,檢測內容多樣全面,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13-14]。針對全站儀圓形立柱垂直度檢測,焦明連探討了全站儀的圓形建筑物傾斜觀測的方法和精度[15],宋子超等利用穩(wěn)健估計方法探討了檢測的可靠性[16]。文章對河北省一在建高速公路橋梁墩柱采用圓柱偏心測量方法進行檢測,并將此方法與傳統(tǒng)的吊線錘方法和弧長檢測法中進行對比分析,為高速公路橋梁安全評估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對于高墩橋梁的墩柱,規(guī)范對其檢測的方法和頻率做出了嚴格規(guī)定[1],目前規(guī)范規(guī)定檢測的方法為吊線錘法。
1.1.1 吊線錘法
吊線錘法的測量流程是在橋梁墩柱模板安裝完畢后,在模板上部邊緣四周分別直接懸掛或支出一點,用于吊一定重量的錘球,且與抗風繩方向保持一致;在垂線下或者墩柱底部設置如毫米格網讀數板的讀數設備,直接讀取或量出墩柱頂部相對于底部的水平位移以及方向。若其誤差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則視為合格墩柱,否則為不合格墩柱。評定標準JTG F80/1—2012對墩柱實測項目的規(guī)定見表 1[1]。
表1 墩柱實測項目表
吊線錘法依照地心引力原理進行測量,不需要使用復雜的儀器,可以用較為簡單的流程完成模板校正以及垂直度檢測,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如果現場風力較大,則會使垂球搖擺不定,很難甚至無法進行垂直度的測量。因此,吊線錘法對施測環(huán)境有較高要求:測量時無風或風力較小,不影響錘球垂度,并且要求樁基施工定位準確,無偏位[4]。同時此方法對精度的控制較差,對測量人員的責任心要求非常高,并且在測量時,需要用起高設備將測量人員送到墩柱上部進行垂直度檢測,而隨著越來越多高橋墩的出現,這種方法既不能保證測量人員的人身安全,也不能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度。
1.1.2 弧長檢測法
弧長檢測法又稱投點法,此方法的測量步驟是將儀器架設在能完整看到墩柱的位置,望遠鏡瞄準墩柱模板頂端邊緣,鎖定水平度盤后將水平角置零;旋轉垂直螺旋旋鈕,調整望遠鏡視角到墩柱最底部;解鎖水平度盤,微調視角直至瞄準墩柱最底部外側,將測得的水平角度記為α,同時采用無棱鏡模式測量儀器與墩柱最底部邊緣之間的距離S,如圖1所示,最后根據弧長計算公式計算出此墩柱的垂直度。
弧長檢測法較吊線錘方法精度較高,但是需要多次測量角度多次計算垂直度偏差,較為繁瑣,并且至少需要架設2次儀器測量,即(1)測縱向偏差;(2)測橫向偏差[4]。若采用的儀器為經緯儀或不具有無棱鏡模式的全站儀,則儀器與墩柱最底部邊緣之間的距離需要用鋼尺測量,會使誤差進一步加大。另外,此方法對儀器架設位置也有很高的要求,架設儀器的位置必須能觀測到所測墩柱的最上部邊緣和最下部邊緣,而施工現場經常存在陡坡、填土甚至湖泊等嚴重遮擋地段,對垂直度檢測產生嚴重干擾。
圖1 弧長檢測法示意圖
圓柱偏心測量是對高大聳立的柱狀物體進行測量的方法,文章將這種方法運用于高墩橋梁墩柱檢測中。
全站儀圓柱偏心測量法是在實際工程中新提出的檢測方法,其流程是:在已知點A架設儀器,瞄準已知點B進行設站定向,進入全站儀圓柱偏心測量程序,保證豎直角不變的情況下使用無棱鏡模式分別使十字絲的豎絲墩柱的左邊線、右邊線相切進行左切和右切測量,再微調水平螺旋,將水平角度調成0°0′0″,進行測量即可直接得到此平面圓心坐標以及半徑,原理示意圖如圖2所示。
其中,AO為∠CAD的角平分線,則根據三角形相似可得數學關系及半徑R的表達式,由式(1)~(3)表示為
即
令可得圓心O的坐標由式(4)~(5)表示為
圖2 圓柱偏心測量原理示意圖
分別對墩柱的上、下部進行圓柱偏心測量,得到其圓心,分別記為(x1,y1,z1)和(x2,y2,z2),則墩柱的垂直度Δd由式(6)表示為
偏移角度i由式(7)表示為
全站儀圓柱偏心測量較吊線錘法和弧長檢測法具有較高的精度,在測量中也無需接觸被測物體,保證了測量人員的人身安全。由于在測量墩柱時無需觀測最頂端邊緣和最低端邊緣,所以受陡坡等起伏地形限制小。如圖3所示,將儀器架設在A點,在墩柱間無遮擋的情況下可以單測站進行多根墩柱測量,檢測效率高。
圖4為測量現場環(huán)境照片,采用吊線錘法和弧長檢測法對此類高墩柱進行測量費時費力,而圓柱偏心測量則可輕松完成測量任務。
圖3 單測站測量墩柱示意圖
圖4 墩柱測量現場示意圖
河北一在建高速公路公路全長59 km,其中大橋46座,橋梁總長16.7 km,設計墩柱數量約為4600根,而且高墩橋梁較多,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測量采用徠卡TS06全站儀對此高速公路的約1500根墩柱進行檢測。通過現場測量對3種測量方法進行了多方面比較。3種方法的比較結果見表2。表3為一段采用新方法檢測墩柱結果。
由表2的3種方法對比可以看出,全站儀圓柱偏心測量法在繁瑣程度、精度、受環(huán)境影響程度、人員最少投入、投入時間、自動化程度、測量人員危險系數、檢測內容、所需設備方面都要優(yōu)于其他2種傳統(tǒng)檢測方法。圓柱偏心測量法人員投入僅為1/3,可縮短50%的測量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表2 橋梁墩柱檢測3種方法對比表
表3 某標段橋梁立柱檢測結果表
從表3檢測結果可以看出,無接觸圓柱偏心測量法可以測出包括墩柱的半徑、與設計半徑之差、偏移量、傾斜度、傾斜方位等6種內容。單標段16根墩柱中只有一根墩柱偏移量超限,傾斜度達到了3.3‰,其余傾斜度都在1.7‰內,而測量半徑與設計半徑之差在1.5 mm內。其相較于傳統(tǒng)檢測方法,檢測數據詳細直觀,可對橋梁墩柱的傾斜屬性進行多角度具體的表達。
為了檢驗風力對吊垂線測量方法的影響,實驗測得在10 m的高度上不同等級風力對垂球錘擺動幅度的大小。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風力對錘球影響表
由表4可以看出,風力在3級時錘球的擺動幅度就已達到了5 mm,由于橋梁高墩柱的高度約為15m,因此綜合考慮墩柱頂部風力的影響,使用吊線錘法測量時風力不能大于2級,否則測量誤差過大,不但獲得的數據可靠性不高,還無法保證施測人員的人身安全。而全站儀不受2、3級風力影響,可正常測量。
通過上述研究可知:
(1)無接觸圓柱偏心測量法較傳統(tǒng)方法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高,人員投入僅為傳統(tǒng)方法的1/3,結合實際工程發(fā)現其至少可縮短50%的測量工期,大幅提高檢測效率,進而降低施工成本。
(2)無接觸圓柱偏心測量法檢測內容多達6種,其相較于傳統(tǒng)檢測方法,檢測數據詳細直觀,可對橋梁墩柱的傾斜屬性進行多角度具體的表達。
(3)錘球在3級風環(huán)境下擺動幅度達到5 mm,無法進行測量,而無接觸圓柱偏心測量法在3級風環(huán)境下儀器幾乎沒有振動,可正常測量。
參考文獻:
[1]JTG F80/1—201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余加勇,邵旭東,朱建軍,等.柱狀構筑物垂直度非接觸檢測方法及其精度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8,32(6):1153-1156.
[3]寇光明.淺談橋梁墩柱豎直度的測量控制方法[J].西南公路,2015(3):26-27,39.
[4]孫旭.淺談橋梁高墩柱施工存在的問題及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121-121,113.
[5]余加勇,朱建軍,鄒崢嶸,等.大跨徑橋梁撓度測量新方法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0):31-34.
[6]張宏勝,姚剛.GPS在超高層建筑物施工測量中的應用研討[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0,22(3):122-124.
[7]劉星,姚剛,王吉明.GPS技術在高層建筑物軸線監(jiān)測中的應用[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5,27(4):129-132.
[8]張偉富,趙國.高層建筑物主體垂直度檢測方法[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1,23(2):109-112.
[9]許婭婭,王月莉.大跨徑高橋墩垂直度觀測方法和精度分析[J].測繪工程,2006(1):38-40.
[10]謝鴻宇,溫志慶,鐘世錦.無棱鏡全站儀測量樹高及樹冠的方法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1,13(11):53-58.
[11]潘少群,付軍.免棱鏡全站儀在煙囪傾斜度觀測中的應用[J].江西煤炭科技,2017(2):55-57,73.
[12]馬春艷,馬玉寬,張紅星.無棱鏡全站儀測距穩(wěn)定性及精度分析[J].測繪工程,2014,23(9):9-11.
[13]鄭進鳳,郭宗河.全站儀偏心測量及其精度分析[J].測繪通報,2005(1):50-52.
[14]王飛馳,鄭黃海,盛偉.全站儀平面偏心測量原理及其應用[J].煤炭技術,2009,28(11):179-181.
[15]焦明連.基于全站儀的圓形建筑物傾斜觀測的方法和精度[J].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4(1):72-74.
[16]宋子超,丁克良,蘇超威,等.穩(wěn)健估計在圓柱體傾斜檢測中的應用[J].測繪通報,2016(S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