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燕
性侵對兒童身心的影響情況取決于兒童的認知發(fā)展情況。幼童因性意識尚未萌發(fā),身體損害更常見,而對于年齡稍長的兒童來說,遭受性侵不僅帶來生理性的傷害,還有明顯的心理創(chuàng)傷。
情緒問題 常見焦慮、抑郁、恐懼、緊張和情緒不穩(wěn),易激惹、急躁,部分可表現為麻木、呆滯,其中最常見的是恐懼,如怕黑、怕異性、怕獨處等。
行為問題 易哭鬧,進食不規(guī)律、黏人、睡眠困難等。難以管教、尿床等退行性行為及幻覺等精神癥狀亦非罕見。對于學齡兒童來說還可能出現厭學、攻擊性行為等。部分兒童可能出現性格改變,活潑好動者變得少言寡語、孤僻,或溫順文靜者變得暴躁、沖動等。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遭遇嚴重心理創(chuàng)傷后出現的急性且嚴重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恐懼、焦慮、心驚肉跳、注意力不集中,噩夢及睡夢中尖叫等,常常遷延反復。部分遭受性侵害的兒童可表現為此種類型的創(chuàng)傷性表現。由于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相關記憶不斷重現、閃回,迫使兒童回避相關的場景或刺激,長期無法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環(huán)境中。
性侵害對兒童的危害不僅包括兒童期所表現的可探知的部分,也包括對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功能等長期而久遠的不良影響。根據精神分析理論,痛苦記憶會內化為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或外化為行為、人際關系等問題。曾遭受性侵的部分兒童在成年后大多缺乏安全感,難以和他人建立穩(wěn)定持久的親密關系,長期經受抑郁或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折磨,酒精、麻醉藥物等物質的濫用、人格問題、性功能障礙、婚姻不幸、親子問題的發(fā)生率也明顯高于普通人群。安全感缺乏,親密關系困難,對人和社會的不信任、自卑、自閉等傾向,則更有可能伴隨他們一生。這是因為童年期的心理創(chuàng)傷即使成年后在意識層面已被遺忘,但其所受的創(chuàng)傷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這些創(chuàng)傷記憶會形成心理危機而爆發(fā)出來,表現為各種心理疾患。
幼童懵懂無知,稍長的兒童則因恐懼、羞恥心等很少承認或提及自己遭受性侵的事實,往往在身體損傷或精神異常等嚴重時才被發(fā)現。所以,需要照料者或父母從一些隱蔽的情況中發(fā)現孩子被性侵的征兆。
1.生殖器官損傷,紅腫,陰道流血,反復尿路感染,感染性?。?.反感擁抱、愛撫等親密行為;3.模仿性行為,如暴露生殖器、自慰等舉動;4.有突發(fā)且明顯驚嚇表現,明顯回避、恐懼異性。一旦懷疑被性侵,要及早帶孩子就醫(yī),醫(yī)生根據詳細病史、體格檢查及精神狀態(tài)檢查,獲得可靠證據后,即可明確。
由于認知發(fā)育所限,并非所有的兒童都會表現出明顯的異常,所以在治療時也要因人而異,需要根據兒童的反應程度和癥狀的嚴重程度制訂治療方案。心理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首先,家人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兒童已經發(fā)生性侵害的事實,理解、關心并接納孩子的情緒。對于出現的行為問題,家長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這樣會促進孩子的心理修復。避免責罵或處罰,以免加重孩子的無助感、羞恥感,造成更大的傷害。其次,尋找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療機構進行心理治療,其目的在于減少痛苦,減輕或消除心理創(chuàng)傷,重建自信,回歸正常生活。如果孩子有嚴重的恐懼、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可遵醫(yī)囑適當使用抗抑郁藥物及鎮(zhèn)靜藥物。
性侵害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因此,防范勝于彌補。對于缺少自我保護能力的兒童來說,提高自身及父母的防范意識,是避免遭受性侵害的第一步。要盡早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性教育,幫助孩子樹立起性別意識。同時,幫助孩子了解自己身體及對身體隱秘部位的保護。要讓孩子清楚何為不恰當的觸摸,如有此情形,要迅速離開,及時求救。最后,通過適當的途徑進行必要的性知識學習。但愿所有的孩子都能遠離性侵害的陰影,還他們以幸福、安全的童年時光。
(作者每周五上午有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