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霖, 董汶鑫, 馮杰, 楊培強, 羅平亞
(1.西南石油大學油氣藏地質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500;2. 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北京 102206;3. 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333)
黏土水化是引起泥頁巖等水敏地層井壁失穩(wěn)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抑制水化是穩(wěn)定井壁和保護儲層的重要因素和關鍵技術問題。按照水與黏土連結的特點及水化進程,黏土水化可分為表面水化(強結合水)與滲透水化(弱結合水)[1]。然而,現(xiàn)有的滾動回收率、頁巖線性膨脹率、CST值、粒度分析、造漿率、巖石強度法等黏土水化抑制評價方法均不能區(qū)分水化類型、不能定量評價表面水化程度,也不能有效評價處理劑對黏土表面水化的抑制效果。熱分析法是一種原理簡單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方法,但這種方法操作比較復雜,且需要和實驗周期為10 d以上的等溫吸附實驗一起才能判別、評價黏土表面水化[2-3]。低場核磁共振是一種快速、有效、無損的測量技術,可從最基礎的H原子能量變化角度判斷樣品中水分子的自由度、分析不同種類水分的含量。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利用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在農(nóng)作物、食品水分檢測、低滲透巖心孔隙分布等方面進行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6]?;诘蛨龊舜殴舱窦夹g,測定了黏土礦物的含水量、區(qū)別了表面水化水、滲透水化水及自由水不同類型水分的含量,以及抑制劑作用下各種水分的變化情況,為黏土表面水化評價方法的建立提供借鑒與參考。
核磁共振的產(chǎn)生是通過施放一個與原子核特定頻率相同的射頻場,使低能態(tài)的原子核產(chǎn)生塞曼躍遷。 原子核在靜磁場中的進動頻率為νmm'=γ2Bx/2π,對于水分子的 1 H 而言,γ2/2π=42.58 MHz/tesla, 為考慮水分子1 H核外電子影響的感應磁場。 水分子1H核外電子由水分子內(nèi)部結構決定, 因此在一定磁體系統(tǒng)下水分子進動頻率是特定的。 通過釋放與水分子1 H進動頻率相同的射頻場, 可僅使水分子1 H核由低能態(tài)激發(fā)為高能態(tài), 并以非輻射的方式釋放能量,宏觀表現(xiàn)為橫向磁化矢量相對運動切割線圈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如式(1)所示。
從式(1)可知,核磁共振信號是一個自由震蕩衰減的信號,即Fid信號,F(xiàn)id信號幅值與水分子質子密度成正比。 通過測量不同質量蒸餾水的Fid信號幅值, 可建立信號幅值與水分質量的換算關系。
弛豫是一個能量轉換過程,與分子運動性及所受束縛作用有關。弛豫按照磁化矢量變化方向可分為橫向弛豫與縱向弛豫,其中橫向弛豫時間T2遠快于縱向弛豫時間T1。為了提高實驗效率,用T2研究分子運動性,T2信號分布由式(2)表示。
式中,M(t)為橫向磁化矢量衰減到t時間后的總信號量, Ai代表第i種狀態(tài)成分的Fid信號幅值,T2i為第i種狀態(tài)水分的橫向弛豫時間。利用Contin算法反演上式T2離散點, 可得離散型與連續(xù)型相結合的T2積分譜, 每一個T2波峰代表一種運動狀態(tài)水分, 峰面積為該狀態(tài)水分的信號幅值。
PQ001型低場核磁共振分析儀:磁場強度0.5 T,射頻線圈直徑5 mm,電磁輻射0.43 V/m,上海紐邁電子有限公司。黏土表面水化分析軟件:LF-NMR clay surface hydration Inverse Software V1.0,上海紐邁電子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共同開發(fā)。鈉基蒙脫土:蒙脫石含量為99%,美國懷俄明Baroid - Halliburton公司。1,6-己二胺、聚乙烯亞胺(BPEI,有8個氨基)、二聯(lián)苯胺:分析純,Sigma-Aldrich公司。
①配制蒙脫土含量為3%的膨潤土漿, 低速攪拌24 h, 保證黏土充分水化。②將膨潤土漿3 200 r/min離心得到飽水黏土, 之后將黏土放入不同溫度的烘干箱中恒溫24 h。③將恒溫處理后的黏土取出裝入2 mL干燥的色譜瓶中,并將色譜瓶放入磁體線圈中, 迅速開啟RF射頻收集樣品水分子信號, 大約2~3 min便可完成采樣。④利用黏土表面水化分析軟件LF-NMR clay surface hydration Inverse Software V1.0進行Contin模式反演, 可在2 min內(nèi)完成1×106次反演(傳統(tǒng)反演軟件反演上限為10 000次),使反演T2譜進一步準確客觀劃分黏土中不同狀態(tài)的水分子。⑤經(jīng)水化分析軟件直接反演讀出各類型水分T2峰及峰面積,峰面積為水分的信號幅值,根據(jù)質量換算標線可計算各類型水分的質量。
基于核磁共振原理, 采樣總信號幅值與物質中水分子的氫質子數(shù)呈正比。 因此, 理論上T2信號幅值與黏土含水量為嚴格的正比例關系。本文以蒸餾水作為標樣, 測試了不同質量蒸餾水的T2總信號幅值, 如圖1所示。
圖1 黏土含水量換算標線
經(jīng)擬合可得水分質量與信號幅值間的正比例換算關系, 相關系數(shù)為0.999 6, 如式所示。
式中,Ai、m分別代表水分的信號幅值與質量,根據(jù)上式,通過測量黏土信號幅值可計算黏土含水量。
低場核磁共振T2譜是對黏土中所有水分子的運動性的描述, 水分子自由度越小,受環(huán)境束縛作用越強,T2值越??;反之,T2值越大。T2幅值則是刻畫對應運動狀態(tài)下的水分子數(shù)。 由飽水黏土T2譜可知,如圖2所示, 黏土中水分子的運動狀態(tài)并非統(tǒng)一但也非雜亂無章??梢悦黠@看出水分子的T2值分別集中分布在 0.001~0.1 ms, 0.1~15 ms,15~200 ms區(qū)間, 基于低場核磁共振T2弛豫譜與H運動性關系, 本文將其分別定義為強結合水(表面水化水)、弱結合水(滲透水化水)及自由水。
圖2 飽水黏土中水分子T2分布
去除奇異點, 求取每一T2幅值的平均值, 可得黏土各類水的T2積分面積分布圖, 如圖3所示;由軟件反演出各峰的面積,如表1所示。
圖 3 飽水黏土中水分子T2積分面積分布
表1 飽水黏土中3種水的含量
由圖3和表1可知, 飽水黏土中緊靠黏土表面的強結合水含量為14.83%,分布范圍為0.001~0.081 1 ms,而相同實驗參數(shù)測定五水硫酸銅結晶水的T2位于0.005 ms附近, 說明部分強結合水已屬于固態(tài)范疇。 然而,遠離黏土表面的弱結合水含量最大為67.69%,廣泛分布在0.112 3~14.849 7 ms區(qū)間, 說明弱結合水受環(huán)境約束力明顯減弱。另外,自由水含量較小為17.48 %, 這是由于離心壓力可去除黏土中大量的自由水(離心壓力小于98 N/cm2)[7]。自由水的分布區(qū)間為 17.475 3~170.735 3 ms,為飽水黏土中可移動水, 可通過簡單的壓密實驗完全去除。
上述飽水黏土中3種水含量的測定對于原位評價抑制劑具有重要意義, 實驗過程無需額外考慮溫度影響。
根據(jù)王平全[8-9]等人的研究, 自由水、弱結合水、強結合水的去除溫度界限分別為75 ℃±5 ℃,140 ℃±5 ℃,210℃±5 ℃。筆者將飽水黏土分別置于不同溫度的恒溫烘箱中恒溫24 h, 以研究3種狀態(tài)水T2峰隨溫度的變化。 溫度對3種水的T2影響的總體趨勢為:隨著溫度升高, 水分子運動性增強, 受限水分子向自由態(tài)水分子轉化,3種水相繼被有效去除。
1)在熱重自由水溫度界限內(nèi), 強結合水T2峰無明顯變化,但弱結合水T2峰峰面積減小, 自由水T2峰峰面積減小且向左移動,如圖4所示。圖4表明,自由水溫度界限內(nèi), 弱結合水與自由水并不存在明顯的溫度界限, 部分弱結合水仍可被去除,只是當溫度達到85 ℃時, 黏土中轉化生成的自由水可被迅速去除。 這與李士林等人研究相符,即溫度為55~70 ℃時, 滲透結合水(弱結合水)可向自由水轉化。
圖4 自由水溫度界限內(nèi)溫度對3種水影響
2)隨著溫度繼續(xù)升高, 弱結合水T2峰峰面積明顯減小, 且當溫度為120 ℃時, 強結合水T2峰峰面積同樣有所減小,如圖5所示。 說明部分強結合水被去除, 基于分子熱運動, 這可能是由于部分強結合水向弱結合水轉化的結果。 另外,在溫度為 140 ℃時, 黏土 T2譜只出現(xiàn)一個 T2峰, 但分布范圍較強結合水T2范圍略微增大, 因此, 尚無法肯定弱結合水被完全去除。 但可以肯定兩者無明顯的界限, 說明弱結合水與強結合水已無明顯運動差異, 再次驗證了強結合水在未達到熱重界限就可向弱結合水轉化。
圖5 弱結合水溫度界限內(nèi)溫度對3種水影響
3) 隨著溫度升高, 殘余T2峰左移,峰面積進一步減小, 如圖6所示。 直至溫度為220 ℃, 無任何水分子T2信號, 說明黏土強結合水被徹底去除。
圖6 強結合水溫度界限內(nèi)溫度對3種水的影響
將實驗胺類抑制劑與已完全水化黏土的膨潤土漿充分作用1 h, 離心后取黏土進行低場核磁共振T2水分分析, 實驗結果如圖7和表2所示。
圖7 不同類型胺類抑制劑對3種水的影響
表2 胺類抑制劑對3種水的去除量
圖7及表2表明:3者對3種水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但二聯(lián)苯胺抑制效果較差;己二胺可完全去除黏土中的自由水, 強結合水與弱結合水去除率均大于50%,分別為58.79%,51.74%;BPEI抑制性最強,強結合水與弱結合水去除率均接近90%。特別的是, 經(jīng)BPEI處理后, 黏土強結合水在短弛豫T2(0.001 ms)附近分布消失, 殘余強結合水T2主要分布在0.1 ms附近?;赥2弛豫與分子運動性關系, 說明BPEI可優(yōu)先去除黏土近表面運動性最弱的強結合水。
對比的XRD實驗驗證結果見圖8所示, 實驗結果表明,二聯(lián)苯胺僅使黏土晶層間距略微降低,無顯著抑制黏土水化效果。 己二胺與BPEI均能大幅降低黏土晶層間距, 拉緊黏土片層, 但相較而言,BPEI抑制黏土表面水化作用更強,且晶層間距膨脹量約為一個BPEI分子大小。這是因為BPEI通過吸附、插層以單層平鋪方式插入黏土礦物晶層間,吸附基團置換晶層內(nèi)上、下表面的可交換陽離子,優(yōu)先牢固占據(jù)黏土晶層內(nèi)上、下表面活性位, 阻止水分子的吸附或置換已吸附的水分子,并拉緊相鄰晶層, 最大程度降低基底間距(d001),并通過親水基團與疏水鏈的協(xié)同作用擠出層間水分子, 從而抑制黏土礦物表面水化。
圖8 不同類型胺類抑制劑對黏土晶層間距的影響
1.低場核磁共振法可快速、準確、無損地分析黏土含水情況。以T2值曲線橫坐標范圍區(qū)分黏土的強結合水、弱結合水及自由水,以T2峰的面積確定3種水的比例,以T2總信號幅度確定黏土的總含水量。
2.通過黏土T2值的范圍變化、T2峰面積的幅值變化可以定量描述黏土3種水分在溫度、抑制劑等作用下的相互轉化及質量變化規(guī)律。溫度升高可使黏土中水分子逐漸由穩(wěn)態(tài)轉變?yōu)榉欠€(wěn)態(tài);且在未達到熱重溫度界限時, 強、弱結合水可分別向弱結合水及自由水轉化。
3.飽水黏土T2譜變化研究表明,胺類抑制劑抑制性大小為:BPEI>己二胺>二聯(lián)苯胺。其中,BPEI為理想型表面水化抑制劑,自由水可被完全去除, 強、弱結合水去除率均大于90%。
參 考 文 獻
[1] 李生林. 蘇聯(lián)對土中結合水研究的某些進展[J].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1982(5):56-59.LI Shenglin. Some progress of Soviet Union of bound water in clay[J].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1982(5):56-59
[2] 謝剛, 鄧明毅, 張龍. 黏土結合水的熱分析定量研究方法 [J]. 鉆井液與完井液, 2013, 30(6):1-4.XIE Gang, DENG Mingyi, ZHANG Long.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lytes on clay bound water[J].Drilling Fluid & Completion Fluid, 2013, 30(6):1-4.
[3] 張龍, 鄧明毅, 馮澤遠,等. 無機鹽對蒙脫土結合水的影響 [J]. 應用化工, 2015, 44(2):243-246.ZHANG Long, DENG Mingyi, FENG Zeyua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inorganic salt on montmorillonite combined water[J].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2015, 44(2):243-246.
[4] SUN X, YAO Y, LIU D, et al. Interactions and exchange of CO2and H2O in coals:an investigation by low-field NMR relaxation[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 19919.
[5] 李然, 李振川, 陳珊珊,等. 應用低場核磁共振研究綠豆浸泡過程 [J]. 食品科學, 2009, 30(15):137-141.LI Ran, LI Zhenchuan, CHEN Shanshan, et al. Study of water absorption of mung beans based on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J]. Food Science,2009, 30(15):137-141.
[6] 李春, 張錄達, 任發(fā)政,等. 利用低場核磁共振研究冷卻條件對豬肉保水性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2,28(23):243-249.LI Chun, ZHANG Luda, REN FaZheng, et al. Study on different chilling factors influencing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pork based on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2,28(23):243-249.
[7] 李生林.水中結合水譯文集[M].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2.Li Shenglin. The Translation Anthology of bound water[M]. Beijing : Geological House, 1982.
[8] QIN L, ZHAI C, LIU S, et al. Changes in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al subjected to liquid nitrogen freeze-thaw-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vestigation[J]. Fuel, 2017, 194 : 102-114.
[9] 王平全.黏土表面結合水定量分析及水合機制研究 [D].成都 :西南石油學院,2001.WANG Pingquan. The study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water absorbed on clays and their hydration mechanism[D]. Chengdu: Southwest China Petroleum Institute,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