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當今社會既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又是協(xié)同合作的社會。競爭與合作,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共同課題。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白競爭與合作的重要性,更要通過實踐教學生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讓學生通過競爭與合作實現(xiàn)雙贏。
關鍵詞:思想品德;小組合作;有效性
目前,在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因為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組學習、合作交流、與人分享,有效且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能力,提高課堂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除了科學分組、明確分工之外,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通過課堂改革,來切實發(fā)揮小組合作的有效性,而不是讓它流于形式、形同虛設。
一、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與缺陷
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在教學中,學生把老師看作權(quán)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著“遵從者”的角色,所以往往都是老師在主導課堂,學生被動聽課,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根本不會去思考老師為什么要這么講,這往往使課堂變得沉悶,同時也剝奪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權(quán)利。雖然班級都有成立學習小組,但是卻不能真正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學生只是習慣于靜靜地聽老師講課,參與小組討論的同學不多,這種老師只顧講、學生只顧聽的聽講模式會導致很多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關注度下降,興趣也會慢慢下降。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覺得要真正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先要從改變教學模式做起。
二、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
通過這幾年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我本著“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重新調(diào)整課堂結(jié)構(gòu),把一堂思品課設計成“課前3分鐘朗讀、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合作展示、感悟提升、課堂小結(jié)”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在這種模式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課堂上,學生同一小組成員之間既有合作關系,小組與小組之間又有競爭關系,真正體現(xiàn)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這種方式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
(一) 抓好課前朗讀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課前3分鐘
為了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利用每節(jié)課課前三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通過朗讀新課的內(nèi)容,并通過適當?shù)奶釂?,既提高了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記憶、自學等能力。這一做法,既能有效地利用時間,又能進一步挖掘?qū)W生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具有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上課預備鈴聲敲響后,由科代表組織學生進行課前朗讀,并對朗讀的情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記錄。
1. 朗讀時,科代表進行帶讀并監(jiān)督學生按要求進行朗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發(fā)現(xiàn)有不認真朗讀的或不發(fā)出聲音的同學登記到學習小組評比欄(發(fā)現(xiàn)一次每人扣1分)。
2. 要求在朗讀完后,學生能初步了解本課要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涉及哪些知識點并通過抓關鍵詞的方式高度概括本課的內(nèi)容,同時可以結(jié)合教材聯(lián)系學生自身實際初步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 發(fā)揮小組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全面提高自學能力
1. 導入新課后,教師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按本課的學習目標及合作學習內(nèi)容,先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小組長指導本組成員在課本上做好筆記,并加以理解和記憶。做筆記時,引導學生要善于抓關鍵詞。同時,學習小組的組長還要監(jiān)督并檢查本小組成員的筆記情況。
2. 用抽查的方式請個別小組派成員上講臺前用班班通展示筆記情況,筆記做得好的給本小組的成員加1-2分,不好的扣1-2分?;蚴亲寣W生談一談對某一問題的答案是如何理解的,答得好的加1-2分。
3. 小組長檢查學生筆記情況(小組互換檢查由老師隨機指定),如仍發(fā)現(xiàn)有未做筆記的扣5分,做得不好的扣1-3分。
4. 小組之間互問互答,以簡答為主,提問的同學可以指定其它小組的同學回答,如果對方能答出來,雙方不加分,如對方答不出來,提問的一方加2分,答不出來的一方扣2分。
5. 如時間有余,教師針對性地對一些較難理解的知識進行講解,并讓全體學生把本課的知識點齊讀一遍,加強課堂記憶,當堂掌握基礎知識。
以上各環(huán)節(jié)預計20分鐘。
(三) 通過合作展示,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1. 5分鐘準備:以小組為單位,結(jié)合本課的知識點出習題,可以借鑒課本上的習題或參考資料上的習題,并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自己出題。要求自己本小組出的題目,自己必須會回答。提問的方式要以“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為主,同時學生提的問題是屬于哪一類型的問題,自己心里要有數(shù)。
2. 小組展示:每個小組派出一至兩名學生上講臺前用投影儀或自己朗讀的方式展示本小組出的題目,并由其他小組的成員作答。若回答正確則給該小組的成員加上1-3分。若沒有同學能夠回答,則由出題小組的成員進行解答,如解答存在疑義,其他小組仍可以提出質(zhì)疑,老師適當引導,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加扣分。
3. 出的題目,材料可以用讀,問題必須寫在紙上,答案也必須寫在紙上,可以隨時通過班班通展示,答案盡量簡化,便于其他同學作筆記。
4. 上臺展示的同學如果是小組長自己加的分較少,若是其他成員加的分更多,回答問題也是如此。
(四) 通過課堂練習感悟提升
為了檢測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以4題選擇題和1題非選擇題的練習讓各學習小組的成員以搶答的方式進行答題,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面,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加扣分。
(五) 讓學生用一句話談談本課的收獲,視時間的情況而定,由各學習小組選派一位代表回答,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及課堂的板書進行課堂小結(jié)。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驗證,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我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氣氛不再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目的性也明顯增強,隨著課堂效率的提高,教學質(zhì)量也跟著提升,為了進一步運用好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有效且高效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我們還應該在此基礎上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采用恰當?shù)挠欣谛〗M合作學習的激勵評價機制及獎勵機制,以此來進一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作者簡介:
陳桂秀,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清流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