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小雄
奧林巴斯(OLYMPUS)是日本著名的相機品牌之一。它創(chuàng)建于1919年,當時的名字是高千穗制作所(TAKACHIHO SEISAKUSHO),生產(chǎn)顯微鏡等精密光學儀器,1921年開始采用奧林巴斯(OLYMPUS)作為品牌商標。1935年,奧林巴斯歐洲總部開設MIZUHO光學研究中心,專門研發(fā)光學鏡頭。1936年,奧林巴斯推出第一部相機——皮腔型半自動相機(Bellows-type Semi),使用奧林巴斯專門研制的ZUIKO(無官方中文譯法,國內(nèi)有人音譯為朱依科,也有人生動地稱為“神之光”)鏡頭。此后,所有奧林巴斯鏡頭均采用ZUIKO為品牌名稱,直至今日。
1948年,奧林巴斯推出日本第一部有快門系統(tǒng)的35毫米相機奧林巴斯35,之后又開發(fā)出了使用120、135和半幅膠卷的各類型單反、雙反、旁軸、傻瓜自動相機乃至數(shù)碼單反和無反相機,有諸多思路新穎的怪異相機和半幅單反相機等。其中,最著名的精品就是被譽為“最秀氣的135單反相機”——奧林巴斯OM系列照相機(見題圖),它開創(chuàng)了135單反相機和鏡頭小型化的先河,更令人難忘的是,它那精細的制造工藝在當年無人超越。
奧林巴斯OM系列135單反相機,包括了OM-1、OM-1MD、OM-1n、OM-2、OM-2n、OM-2SP、OM-3、OM-3Ti、OM-4、OM-4Ti等專業(yè)機型,還有OM-10、OM-20、OM-30、OM-40、OM-707AF、OM-101、OM-2000等業(yè)余機型。原型機“OLYMPUS M-1”于1972年在德國Photokin8博覽會上推出(圖02),其型號中M的含義就是“M系統(tǒng)”,它以出人意料的小巧、精致、專業(yè)轟動了展會。但是由于奧林巴斯的M-1與徠卡M系列的型號雷同,為避免可能會出現(xiàn)型號沖突,經(jīng)雙方協(xié)商奧林巴斯將型號改為OM-1也就是“奧林巴斯的M系統(tǒng)1號機”。不過奧林巴斯M-1與OM-1除了型號之外完全一樣,只是前者的數(shù)量很少,因極具收藏價值,價格是后者的好幾倍。
02 OM系列的原型機M-1
奧林巴斯OM-1開創(chuàng)了135單反相機精細化、小型化的先河,它的機身尺寸只有136×83×50毫米,全金屬的專業(yè)機身重量只有510克。而同時期、同檔次的尼康F2體積是153×98×56毫米,重量730克。佳能F-1體積是147×97×48毫米,重量795克,比OM-1都大和重了許多。它把單反相機最明顯的標志物——“大奔兒頭”(五棱鏡箱)沉降到反光鏡箱內(nèi)并做了小型化處理,外觀比同時代的尼康F2“秀氣得不像話”(圖03)。但同時,OM-1又的的確確是針對尼康F2和佳能F-1開發(fā)的頂級單反相機。
03加裝手柄后的尼康F2與奧林巴斯OM-1
奧林巴斯OM-1系列先后出產(chǎn)過OM-1(1973~1979)、OM-1MD(1974~1979)和OM-1n(1979~1987)三個型號(圖04),其中OM-1MD中的MD是Motor Drive(馬達卷片器)的縮寫,表明它在底座上添加了馬達卷片器接口,在機身左前下方也有了MD標記;OM-1n則改進了閃光熱靴觸點、添加取景器內(nèi)顯示,并且在安裝卷片馬達時不用拆換底蓋。
04 OM-1系列的三種機型
05奧林巴斯OM-1鏡頭座上的反光鏡預升開關和機身前面的倒片開關可以實現(xiàn)反光鏡預升和多次曝光
它們都采用全金屬機身,連小標牌也是金屬的。由于將五棱鏡沉入反光鏡箱內(nèi),所以機身非常小巧,寬大明亮的取景器取景范圍達到了97%,非常難得??山杷枪潭ㄊ饺【捌?,不像尼康F2、佳能F-1那樣可以更換,稍微降低了專業(yè)性。它的快門、反光鏡采用了空氣減震裝置,使得快門、反光板的震動和聲音都大大降低;它還具備多次曝光(將圖05中鏡頭座上的扳把放平并將倒卷開關紅點對準R標記,然后正常扳動卷片扳手)、反光板預升(圖05中向上豎起鏡頭座上的扳把)、可換后背、外接卷片馬達等專業(yè)功能以及豐富的鏡頭群和附件群。
奧林巴斯OM-1系列是全機械手動曝光的135單反相機,快門為橫走式布簾機械快門,快門時間1~1/1000秒及B門;閃光同步時間1/60秒,保留了萬次閃光燈和FP焦平面閃光泡兩種閃光模式(圖06);過卷、上快門扳把的手動轉動角度150°,準備角30°,可以多次卷片到位也可以一次到位上快門,只是這個卷片扳把的回位彈簧很容易疲軟;退卷扳把R就在機身右前方,不用拆卸馬達卷片器也能操作。
OM-1系列的快門調(diào)節(jié)裝置出人意料地設置在機身鏡頭座上(圖07),很像1965年上市的尼康瑪特(Nikomat),不過結構要先進得多。其最大的好處就是調(diào)光圈、調(diào)焦距、調(diào)快門都可以單手在鏡頭位置迅速完成,但剛拿到手上時常會找不到快門數(shù)字,需要練習—段才能熟練操作。
06奧林巴斯OM-1的閃光同步插口
該機自拍扳把(圖08)的最大角度可以達到180°、理論延時4~12秒(實際可達15秒),也可以在80~180°、4~12秒之間任意設置,當扳把扳到預想位置后向鏡頭座方向推一下釋放鈕就能開始延時,如果直接按下快門則會直接釋放而格的調(diào)焦屏,然而信息量太少和不能更換取景器是OM系列最不能原諒的弱點,使其最終無法超越尼康、佳能的頂級機型。
OM-1的測光指針上下擺動有+、-號提示曝光過度或者不足,指針指在缺口中間時為曝光合適。該機測光系統(tǒng)采用硫化鎘(CdS)TTL全開光圈測光,測光電源開關在機頂左側(見圖07),使用1枚1.35V水銀電池(EP×625或PX625)為測光表供電;測光模式為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測光范圍EV 2-17;膠卷感光度用美國ASA標示,其數(shù)值與后來國際統(tǒng)自拍器不工作。還有一個情況,如果不上快門就去空扳自拍扳把,此時釋放了自拍鈕該扳把也無法完全復位,必須重新上好快門走完最后一秒并釋放快門后才能復位。
07 OM-1的快門調(diào)節(jié)機構是鏡頭座上的旋轉環(huán)
08 奧林巴斯OM-1的自拍扳把
本文所示這臺OM-1MD的標配調(diào)焦屏采用磨砂玻璃+微棱鏡+裂像綜合調(diào)焦系統(tǒng),但是取景器內(nèi)只在左下側有指針式測光表的顯示,其他信息全無(圖09),其實OM-1可以更換多達14種規(guī)一的ISO相同,范圍可以在ASA 25~1600之間1/3擋設定;感光度定位標志線在快門按鍵護圈上,快門按鍵后方有一個定位釋放鈕。這里值得一說的是,OM-1的ASA轉盤位置在其他相機調(diào)節(jié)快門的轉盤上(見圖07),這一怪異的設計讓很多初次拿到這架相機的人莫名其妙,甚至誤以為這就是一大串怪異的快門擋位!
09 OM-1系列的對焦屏內(nèi)顯示十分簡單,只有曝光過度或不足的+、-號和指示曝光的指針
奧林巴斯OM ZUIKO“神之光”鏡頭的種類、規(guī)格、數(shù)量與尼康、佳能不相上下,也是當時最豐富的攝影鏡頭系統(tǒng)之一(圖11)。更難得的是,OM系列鏡頭不僅畫質(zhì)優(yōu)異,體積、工藝也像OM相機那樣小巧精細。機身裝卸鏡頭也很簡單,對準紅點順時針裝上、按下鏡頭兩側的小鎖鈕逆時針卸下(見圖06)。如今數(shù)碼時代,原有的奧林巴斯OM鏡仍可以通過轉接環(huán)接到奧林巴斯數(shù)碼相機OM-D系列上使用,也可以轉接到各品牌無反/單反相機上拍攝,比如轉接到索尼NEX系列相機、尼康D系列數(shù)碼相機等。轉接后,鏡頭等效焦距要乘以1.5或2.0的相應系數(shù),曝光方式可以用光圈優(yōu)先或者M擋手動曝光,調(diào)焦方式還是手動調(diào)焦。
10奧林巴斯ZUIKO OM系列鏡頭品種齊全,體積小巧,成像出色
相關附件方面,奧林巴斯2型卷片器(OLYMPUS WINDER 2)非常實用(圖11),除了OM-707AF、OM-101以外的奧林巴斯OM系列相機均能使用。它的卷片速度分單次(Single)和每秒2.5張(Sequence)兩種,可以適用所有快門擋位(包括自動擋),膠卷卷到最后一張時能自動停止,不會拉斷膠卷,但是它沒有自動倒卷功能,還需要手搖退卷。卷片器電源為4節(jié)5號電池,一組新的堿性電池大約可以拍50卷36張的膠卷,通過手柄底下的插孔還可以使用4~6V的外接直流電源。手柄頂端的2.5毫米插座能使用專用的遙控延長快門線,長度有1.2米、5米等規(guī)格。奧林巴斯2型卷片器不合電池的重量約290克,設有大型手柄和快門釋放鈕,可惜沒有豎拍快門。使用它除了自動過片外最大的優(yōu)點是改善了機身過于小巧而握不牢靠的問題,個人以為是購買OM系列相機時的必備附件。
任何產(chǎn)品都會有遺憾,對于40多年前上市的OM-1系列相機來說也會出現(xiàn)不少問題,主要有如下幾項:
取景器中可讀取的數(shù)據(jù)太少,與今天滿眼數(shù)字符號的數(shù)碼相機對比簡直就是白板一張!還有就是不能更換的固定式取景器,使其最終無法達到頂級專業(yè)相機的水平。
多年使用后,充填在取景器內(nèi)、機身邊緣的防漏光海綿會老化而變得黏糊糊的,雖然不會漏光但是很臟,有時五棱鏡內(nèi)部常會出現(xiàn)黑斑,不易清除。
塑料材質(zhì)閃光熱靴很容易碎裂或丟失,一旦丟失十分難看,也沒處可配,另外飾皮翹皮也很常見。
測光表失準。OM-1相機的測光原件是硫化鎘(CdS)光敏電阻,測光精度和使用壽命一般,后來的OM-2系列就改用了更為先進的藍硅光電池測光元件。不過,當我們拿到一架OM-1系列相機時,可以用個流傳了數(shù)十年的簡單辦法檢驗它的測光:裝上一枚確保有效的新電池,將感光度設在ASA100再將光圈和快門分別調(diào)到f/11、1/125秒,然后將鏡頭緊貼在新40瓦日光燈管的中部,使明亮的燈管充滿畫面,這時觀察取景器內(nèi)的測光指針應該在缺口中間,如果不在,適當改變光圈或者快門數(shù)值后,使測光指針指向中間,即可判斷出誤差有多大。
不過,盡管奧林巴斯OM-1系列有一些小問題,稍遜于同時期的尼康F2、佳能F-1,但它仍然是一款經(jīng)典的高級單反相機,以其小巧精致和出色的性能在1970年代的單反相機中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位置。
11奧林巴斯2卷片器不僅能自動過片,還能大大提高握持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