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鈾
(武漢市硚口區(qū)漢正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湖北 武漢 430030)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fā)病概率逐年提高,其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達到23.0%,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1]。研究證實,HbA1c每降低1%,發(fā)生微血管疾病的危險降低37%,發(fā)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減少14%,出現(xiàn)糖尿病相關終點事件或死亡的危險降低21%[2]。對血糖進行有效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而其又完全依靠患者的自身管理能力。為此,本研究探討了社區(qū)健康管理對老年糖尿病綜合控制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社區(qū)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齡65~85歲,平均年齡(72.91±4.85)歲,病程1~30年,平均病程(8.54±3.21)年。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②年齡≥65歲;③均參加武漢市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異常者;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高滲狀態(tài)者;③嚴重胃腸道疾病者;④有精神疾患,藥物或其他物品濫用者;⑤有明顯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⑥有急性心腦血管卒中、急性感染、手術、嚴重外傷等應激情況者。
1.3 方法:①免費體檢:測定并記錄患者身高、體質量、血壓及生化指標;②生活方式指導:對生活方式每3個月隨訪指導,包括:將BMI控制<24 kg/m2,每日攝入鈉鹽<6 g,以散步或快步走等增加運動量,每次20~60 min,每周5~7次,戒煙并限制飲酒,發(fā)放宣傳手冊,舉辦糖尿病相關知識講座;③血糖監(jiān)測:每3個月監(jiān)測血糖1次,評估血糖監(jiān)測結果,并指導合理應用降糖藥物,2型糖尿病控制目標:BMI<24 kg/m2、FPG<7.2 mmol/L、BP<140/80 mm Hg、TG<1.7 mmol/L、LDL-C<2.6 mmol/L、HDL-C男>1.0 mmol/L、HDL-C女>1.3 mmol/L;④指導使用降糖藥物:a.胰島素規(guī)范使用;b.口服降糖藥物按時服用;c.低血糖的預防,低血糖診斷標準:血糖值≤3.9 mmol/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社區(qū)健康管理前后各項控制指標比較:健康管理后,患者SBP、DBP、FPG和BMI均顯著低于健康管理前(P<0.05),HDL-C水平顯著高于健康管理前(P<0.05)。兩組TG和LDL-C水平健康管理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社區(qū)健康管理前后各項控制指標比較(±s)
表1 患者社區(qū)健康管理前后各項控制指標比較(±s)
注:與健康管理前比較,*P<0.05
時間 例數(shù) SBP(mm Hg) DBP(mm Hg) FPG(mmol/L) BMI(kg/m2)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健康管理前 78 139.04±10.45 79.11±8.42 7.61±2.18 24.31±3.11 1.51±0.85 3.31±0.85 1.31±0.26健康管理后 78 132.28±6.25* 76.51±6.02* 7.02±2.02* 23.81±2.85* 1.52±0.91 3.26±0.76 1.53±0.41*
表2 患者社區(qū)健康管理前后綜合控制指標達標情況[n(%)]
2.2 患者社區(qū)健康管理前后綜合控制指標達標情況:健康管理后FPG和BP兩項控制指標均達標者41例(52.56%)明顯高于健康管理前10例(12.82%)(P<0.05)。FPG和LDL-C兩項指標均達標者與FPG、BP和LDL-C三項指標均達標者健康管理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糖尿病是糖代謝異常疾病,其發(fā)病誘因與患者不合理飲食習慣、運動缺乏及體質量增長過快有關[3]。良好的健康管理模式對于良好血糖的控制具有積極作用[4]。通過社區(qū)健康管理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基礎治療和管理,指導其正確飲食習慣,提高糖尿病知識普及率,使患者保持理想體質量,增強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防止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生活質量[5-6]。本研究中健康管理后,患者SBP、DBP、FPG和BMI均顯著低于健康管理前(P<0.05),HDL-C水平顯著高于健康管理前(P<0.05)??梢娡ㄟ^社區(qū)健康管理,可有有效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危險因素的控制,降低血糖水平。此外,本研究中兩組TG和LDL-C水平健康管理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健康管理后FPG和BP兩項控制指標均達標者41例(52.56%)明顯高于健康管理前10例(12.82%)(P<0.05)。FPG和LDL-C兩項指標均達標者與FPG、BP和LDL-C三項指標均達標者健康管理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社區(qū)調脂藥物使用率較低;②社區(qū)全科醫(yī)師對調脂藥物的使用不甚規(guī)范;③飲食控制中的油脂控制指導不夠。另外,我社區(qū)通過一年的社區(qū)健康管理未發(fā)現(xiàn)低血糖,說明其對低血糖的預防有一定作用。綜上所述,社區(qū)健康管理對老年糖尿病綜合控制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霞,丁雷,方朝暉.社區(qū)健康管理對老年糖尿病綜合控制效果的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3,17(8):1324-1326.
[2] 文佳,劉曉波.社區(qū)健康管理對老年糖尿病綜合控制效果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5):149-150.
[3] 尹秋生,冬蘭,侯莉.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6,25(4):361-364.
[4] 胡蕊,王志峰,張華峰,等.綜合健康管理模式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5,37(21):3325-3326.
[5] 高萍.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19):146-147.
[6] Anderson LM,Scrimshaw SC,Fullilove MT,et a1.The Community Guide’s model for link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health [J].A J P Med,2016,24(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