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林
一個女生讓一個節(jié)目火了,一個節(jié)目讓唐詩宋詞火了。在這追逐熱鬧和流行的浮華背景中,罹患淋巴癌,在病床上與詩詞結(jié)緣的,40歲河北鄉(xiāng)村婦女白茹云傳遞了一份超越詩詞本身、讓人肅然起敬的安靜能量。她讓我們熱淚盈眶的,不是她讀的詩,不是泥土上的文藝追求,不是她的悲情和苦難,而是她咬緊牙關(guān)的靈魂,咬牙活著的堅韌。談起自己的重病和艱難治病經(jīng)歷,她淡定樂觀;說到弟弟的重病時,她卻哭了。她的詩詞素養(yǎng),是在給重病弟弟讀詩時、自己一個人在醫(yī)院里打發(fā)孤獨緩解病痛時積累的。
2017年2月6日,白茹云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講述了自己和詩歌的故事。網(wǎng)友的這些留言是發(fā)自肺腑的感動,有的說,熱愛生活的樣子真的很美;有的說,詩和田野你都有,真正活出詩意的女子;有的說,這個一定要轉(zhuǎn),轉(zhuǎn)給那些輕松籌款輕松斂財?shù)娜丝矗D(zhuǎn)給那些覺得老天就是虧待我的人看,這樣活下去,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詩意;有的說,最敬佩這種生活艱辛但仍有詩和遠方的人。
我并不喜歡人們用詩意去美化她的苦難,家境清貧,病痛折磨,現(xiàn)實沉重,苦難就是苦難,一點兒詩意都沒有?!霸忈屃苏嬲脑娨狻薄鞍讶兆舆^成詩”這種評價,純粹是文藝小清新的無病呻吟,是他者千里之外站在云端的詩化邏輯和雞湯思維。詩是詩,苦難是苦難,白茹云用沙啞的聲音吟誦詩句,并沒有遮蔽她經(jīng)歷的苦難,只是她咬緊牙關(guān)活下去、讓自己多點兒精神支撐的一種方式。在她的生命中,詩并無其他,只是如你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她從容地讀詩,走上電視的舞臺,只是為了讓自己跟平常人的生活一樣,不想別人以“看一個身患重病的人”那樣不正常的眼光看她。
這不是一碗雞湯,并沒有詩意,而是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生命韌性?;钪瑹o論如何都要活著,活得從容和漂亮一些。當人們都覺得身患重病的人是怎樣一種形象時,她活出了另外一番形象。舞臺上的白茹云從容淡定,淡定地談著別人聽起來很可怕的病痛,不介意自己的穿著與其他選手的差別,不介意什么顏值,沒有晉級卻覺得自己很完美。這種淡定是裝不出來的,而是咬緊牙關(guān)堅持走過來的,是痛而不言,是經(jīng)歷過絕望折磨后的新生。這種淡定,當然也不是什么詩意,不是讀詩帶來的。恰恰相反,因為她的淡定和堅韌,她才會去讀詩。她熱愛詩詞,是因為詩詞陪伴她經(jīng)歷過生死。
舞臺上的她淡定如水,比一般選手更放得開,笑得比一般人更放松。主持人如果不提醒,她如果不說,人們根本看不出她的身份和經(jīng)歷。生活,誰比誰活得更容易呢?只不過有人呼天搶地,有人緊鎖眉頭,有人笑著面對,經(jīng)歷著苦難的她也許更明白這個道理:喜歡微笑,并不表明自己現(xiàn)在過得很好,而是知道,只有微笑,以后才會過得比現(xiàn)在要好。
白茹云微笑著講出她的故事,微笑著吟誦著那些動人的詩句。
人生得意須盡歡。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歸去,一蓑煙雨任平生——其他人是生硬地背這些詩詞,而她是用心去讀,去生活,去咬牙堅持。
是的,生活和苦難沒有詩意,就是一種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白茹云講述自己和詩歌的故事。(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