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海峰,何瑞艷
莒縣夏莊衛(wèi)生院,山東日照 276514
臨床上,闌尾炎是發(fā)病率較高的腹部外科疾病,發(fā)病率在7%~12%左右,該病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段,青少年發(fā)病率最高[1]。手術是治療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方式,但術后切口疼痛明顯、感染幾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微波理療儀能直接將微波聚集到切口部位且被機體組織吸收,產生一定熱效應,促進血液循環(huán)以及肉芽組織增生。該研究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探討闌尾炎術后接受微波理療對切口康復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100例闌尾炎手術患者,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與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2]。②主要臨床表現為右下腹反跳痛、壓痛、白細胞上升。③該研究經倫理會同意。與此同時,排除急性膽囊炎、局限性回腸炎、右下肺炎、膽石癥等患者;不配合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其中,男28例,女 22例,患者年齡在 15~59歲之間,平均(42.5±4.6)歲,觀察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齡在 16~58 歲之間,平均(42.0±4.7)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手術后接受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切口換藥,結合患者切口情況及時更換敷料,并積極應用二代頭孢預防切口感染。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微波理療:手術結束后24 h,使用三維立體微波治療儀對患者腹部進行微波理療。輻射器距離患者切口部位10 cm,將功率設置在50~80 W之間,照射最大范圍在切口附近15 cm,以患者感到溫熱為宜,20 min/次,2 次/d,7 d 一療程。
①比較兩組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②比較兩組疼痛情況,采用VAS視覺疼痛模擬法,0~10分刻度,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嚴重[3]。③比較兩組并發(fā)癥情況。主要包括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并發(fā)癥。
將所有數據錄入Excel,建立數據庫,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3.0±0.5)d、腸鳴音恢復時間(40.2±5.2)h、切口愈合時間(7.0±1.6)d、住院時間(7.2±1.8)d 以及 VAS(4.2±0.9)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s)
表1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s)
組別 肛門排氣時間(d)腸鳴音恢復時間(h)切口愈合時間(d)住院時間(d)VAS評分(分)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3.0±0.5 4.9±1.1 6.354<0.05 40.2±5.2 62.3±6.0 7.025<0.05 7.0±1.6 9.5±2.2 4.369<0.05 7.2±1.8 11.2±2.0 5.387<0.05 4.2±0.9 7.0±1.5 7.094<0.05
觀察組50例,3例患者出現并發(fā)癥(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幾率為6.0%;對照組50例,12例患者出現并發(fā)癥(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7例),幾率為 24.0%(P<0.05)。
健康闌尾位于盲腸后下端,由漿膜層、肌層、粘膜層等組成,闌尾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闌尾炎發(fā)病急驟,需盡快手術治療;慢性闌尾炎也應早診斷、早治療。腹腔鏡手術、傳統闌尾切除手術以及小切口手術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切口感染是闌尾切除手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達30%,一旦發(fā)生切口感染問題,患者切口部位會出現疼痛、紅腫等問題,進而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因此,降低切口感染幾率、有效促進切口愈合,已成為臨床治療的重點。
帶電膠體、離子、帶電顆粒等物質在微波作用下產生的熱效應或電磁振蕩效應,都能改變機體組織理化反應產生的治療效果[4]。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波,波長1 mm~1 m范圍,頻率為300 MHz-300 GHz,在微波治療儀的作用下,微波會聚集到患者切口部位,進而被機體軟組織吸收。微波這種高頻磁場能直接穿透組織,這種生物效應一方面能在人體表皮發(fā)生作用,一方面能在照射的組織深部產生微波生物效應。在這種作用下,組織溫度上升,有效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在上述一系列生物作用下,切口部位加速愈合,肉芽組織快速增長,全面提升組織再修復能力[5]。大量動物實驗證實,微波治療在促進組織愈合、促進水腫吸收、緩解疼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微波操作不受患者體位影響,操作簡單,患者感覺舒適[6]。微波產生的熱量可達到5~8 cm,能直接到達病灶組織促進血液循環(huán),微波治療時間短且范圍比較大,很少受到電阻和血流的影響,療效顯著。局部高頻率輻射的微波治療在較小的功率下就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該種治療方式具有穿透力強、熱效應率高、內外同時產生熱能量的優(yōu)勢。通過該文研究證實,觀察組術后恢復情況、并發(fā)癥幾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闌尾炎術后接受微波理療對切口康復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闌尾炎術后接受微波理療對切口康復的作用顯著,能有效促進患者術后恢復,降低疼痛及并發(fā)癥幾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彩玲.循證護理在急性闌尾炎手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分析[J].簡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16(16):236-237.
[2]張煥珍,李雪梅,張漢群,等.循證護理在急性闌尾炎手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2):231-232.
[3]Garey CL,Laituri CA,Ostlie DJ,et al.Single-incision laparo scopic surgery in children:initial single-center experience[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13,46(5):904-907.
[4]劉彩霞.微波理療在小兒化膿性闌尾炎患兒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7,30(12):146.
[5]韓斐,郭麗,穆林.微波理療對單純性闌尾炎術后切口康復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0):266-267
[6]毛國旭.術中碘伏沖洗聯合微波治療預防闌尾炎切口感染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衛(wèi)生:文摘版,2016,1(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