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行為關乎到人與世界打交道的方式,關系到人類精神家園的構(gòu)建和穩(wěn)固。當下,隨處可見的閱讀推廣存在一定誤區(qū),圖書館閱讀服務應守好本位、秉持自信、內(nèi)強素質(zhì),切實為大眾閱讀、堅守閱讀之道助威助力。
關鍵詞:閱讀之道 閱讀推廣
作為文化建設、文明傳承的重要內(nèi)容,大眾閱讀及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服務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被賦予了新內(nèi)容、新使命。把握規(guī)律、順應變化、守正出新,從善待閱讀開始,從閱讀之道出發(fā),正視大眾閱讀的新訴求,審視圖書館在閱讀服務中存在的誤區(qū),從而夯實文明傳承、民族復興的根基,是當下圖書館閱讀服務與服務體系建設應予高度重視的問題。
一、何為閱讀之道
閱讀可以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解、吸收、鑒賞、評價,也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思維、提升修養(yǎng),更關乎人的精神家園的構(gòu)建、修繕和穩(wěn)固。所以,閱讀是件宏大之事。
閱讀是系統(tǒng)性行為,至少包括讀、思、悟、行四個環(huán)節(jié),讀是基礎,思和悟是關鍵,行是結(jié)果。讀、思、悟是能動性過程,核心在于判斷,取決于什么人讀,為什么而讀,該讀什么,怎么去讀,就像樹木之培植生長。行即體驗、實踐——關于生活和生命情感的體驗、實踐,是自然而然呈現(xiàn)的人的生命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就像樹木之開花結(jié)果。真正的閱讀,讀、思、悟、行缺一不可,少一樣都不能稱之為閱讀。所以,閱讀是件精微之事。
閱讀的核心在于判斷,而判斷是純主觀的思維活動,感受生活經(jīng)驗,體悟生命情懷,打開智慧境界,引起關于人之精神家園的思考和體悟等,每一樣都不是容易的事。大到宇宙觀、世界觀的認識,小到人生觀、價值觀的考量,對生命個體來講,要在純粹的精神對抗中做出個體的自主判斷,從而找尋可靠的精神家園,擺脫“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的尷尬,更不是容易的事。加上不是每個人的每一次閱讀都能上升到這樣的層次和境界,所以,閱讀是件難為之事。
閱讀最終帶給人的是一種關于生活和生命情感的體驗、實踐,看不見、摸不著?!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描述于真正意義上的閱讀而言,是個流傳千古卻不折不扣的“謊言”。人性的高潔、生命的尊嚴、人生的守望等人的精神體驗,決不依賴“黃金屋、顏如玉”等世俗紛擾、功利之便而存在或消失、崇高或卑微、痛苦或快樂。所以,閱讀是件無用之事。
看似舉手之勞的閱讀行為,冠之以宏大、精微、難為、無用之義,是否意味著閱讀只能是敬而遠之、空中樓閣?事實恰恰相反,人之男女老幼,身有尊貴卑賤,域分古今中外,閱讀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人類也憑借閱讀的力量不斷繁衍、精進。之所以強調(diào)其宏大,是因為當下的大眾閱讀漸趨狹隘;強調(diào)其精微,是因其漸趨膚淺;強調(diào)其難為,是因為其漸趨輕率;強調(diào)其無用,是因其漸趨功利。閱讀最終是引人深思洞悟的徑路之抉擇,是教人尋求安身立命的堂奧之探尋,是對人的心性的熏染與陶冶。否則,閱讀于人毫無價值和意義。
二、當下閱讀推廣的誤區(qū)
從當下呈現(xiàn)的事實看,閱讀推廣是一種個人或組織通過各種渠道、形式和載體,向公眾傳播閱讀理念、開展閱讀指導、提升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行為。公共圖書館也在適時地做一些類似的閱讀推廣工作。從閱讀之道出發(fā)考察,所謂的閱讀推廣,似有偽命題之嫌。就閱讀本身而言,不外乎讀者、讀物和閱讀三個部分,過程就是讀書、思考、體悟,什么人讀什么樣的書,怎么去讀,有什么樣的思考和體悟,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內(nèi)心、習慣、修養(yǎng)和精神追求,不需要外力的支持、幫助與指導,沒有藩籬的約束,閱讀會生長得更茂盛。所謂的傳播閱讀理念、開展閱讀指導、提升閱讀興趣,是一廂情愿的事;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是無法推廣也無需推廣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應重在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閱讀服務。而在當下,包括圖書館閱讀推廣在內(nèi)的各色閱讀推廣卻存在諸多誤區(qū)和誤導。
閱讀推廣中關于閱讀的實用價值凸顯過重。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币源藖肀扔鏖喿x于人的意義,也無比恰當。在現(xiàn)實的閱讀推廣中,似乎與“搖動、推動、喚醒”無關,多的是預設一些實用性極強的目標、目的和需求,引導讀者以消費者的姿態(tài)圍繞這些目標、目的和需求面對讀物,開展閱讀,讓本需讀、思、悟、行的過程性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緊盯目標的消費性活動,在這種起點處就扭曲動機的閱讀推廣中,實用成為評判閱讀價值的唯一標尺和最高標準,在此驅(qū)使下,進圖書館閱讀就像到商場購物一樣實惠、實用、實際,閱讀的效果和意義可想而知。
閱讀推廣中關于閱讀的功利色彩渲染過濃?!安荒茏尯⒆虞斣谄鹋芫€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鳖愃朴谶@樣的功利性表述不勝枚舉,有些正是時下一些閱讀推廣中頻頻使用的廣告語和主題詞。在這些看似煽動性極強的宣傳和推廣中,閱讀被功利裹挾和綁架,與生活和生命情感的體驗、實踐割裂開來,變成一種應景、消遣、時尚、投機、迎合。于是,迷戀功利,輕慢崇高;張揚欲望,降低格調(diào);忽視境界,熱衷媚俗;消解精神,粉飾概念等現(xiàn)象,在閱讀和閱讀推廣中無孔不入。紛紛擾擾之際,閱讀本身被過度戕害。
閱讀推廣中無關閱讀的營銷成分疊加過多。營銷讀物、推銷作者、炒作概念,可謂是時下大多閱讀推廣的主要內(nèi)容。也正因為這些營銷與炒作,使得閱讀服務更像閱讀推廣。閱讀推廣更像閱讀營銷。不否定這些營銷行為對讀者一時的吸引、鼓動、引導作用,但這種吸引只停留于眼球,鼓動僅限于熱情,引導變成了誤導。而閱讀不能只靠眼球,不能僅憑熱情與一時沖動。更不可取的是,此類推廣把閱讀晾曬于櫥窗內(nèi)量化、美化、物化,最終導致閱讀的簡化、僵化、異化,而閱讀本身和假以閱讀啟迪思維、打開智慧境界所需的,是潤物無聲之力、滴水穿石之功。
閱讀推廣中關于受眾的閱讀訴求忽略過度。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講道:“過自己的日子也讓別人過別人的日子”曾是維也納人的著名原則。閱讀是讀者自己的事,屬于讀者 “自己過自己的日子”。時下的閱讀推廣,絕大部分是推廣者從自己的意愿出發(fā),做一些刺激讀者閱讀的事,有“指導讀者過別人的日子”之嫌。就閱讀得不完全理解,閱讀應是自由者尋求樂園的過程,思想者朝向燈塔的過程,是追求真理者打造福地的過程,良知者經(jīng)營倉儲的過程。比照如此等等的閱讀訴求,時下的閱讀推廣過度忽略了受眾的具體訴求而一味地喧賓奪主,甚至本末倒置。就像為一粒有用的藥丸裹上厚重的糖衣,再飾以華麗的包裝,而這些,卻與藥效毫無關系。
三、圖書館閱讀服務應秉持的方向
圖書館歷來是保存和傳承人類文化成果的寶庫,是隱身于世俗繁華背后撐起人類精神世界的定海神針。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更是集保存遺產(chǎn)、開展教育、傳遞信息、開發(fā)智力、提供服務于一身的綜合性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成為現(xiàn)代社會區(qū)域文化消費的一份公共產(chǎn)品。在努力實現(xiàn)上述功能的過程中,閱讀服務既是一種途徑、方式和載體,也日益提升為公共圖書館的一份社會責任和行業(yè)操守。在文化資源多元、文化消費多元、閱讀訴求多元的今天,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服務的過程中,要竭力規(guī)避時下各類閱讀推廣的誤區(qū),特別是要堅守社會責任和堅持行業(yè)操守以秉持自信力,為大眾閱讀豐富經(jīng)典讀物、營造閱讀氛圍、堅守閱讀導向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圖書館閱讀服務需要守好本位。千百年傳承的閱讀理念,已浸潤于每個讀書人心中,成為一種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成為人之為人的精神特質(zhì)和人類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閱讀服務,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平臺和載體,具有生產(chǎn)單位和文化產(chǎn)品的兩重屬性。一方面,要提供好公共文化基礎性服務,從一本書、一個座位、一杯水、一盞燈等做起;另一方面,閱讀服務本身就是一份文化產(chǎn)品,要不斷把自己打造為服務讀者讀好書、好讀書、書好讀的文化滋養(yǎng)渠道和平臺。這樣的兩重性既是閱讀服務內(nèi)生的,也是社會需要、大眾訴求的結(jié)果。滿足社會進步需要和大眾閱讀訴求,即為當今社會環(huán)境下圖書館閱讀服務應回歸和堅守的本位。除此以外,閱讀服務沒有任何別的即興表達和隨意發(fā)揮。否則,就是不務正業(yè),不守本分,不懂常識。閱讀服務堅守本位,需要圖書館自身的定力,如甘于寂寞、反對物化、規(guī)避功利等,還需要社會環(huán)境的滋潤和培育,如行政干預、門面意識、快餐式文化消費等。因此,圖書館需擦亮眼睛、擺正膽識、內(nèi)練定力、外善博弈,在服務大眾讀好書、好讀書、書好讀方面用真心、使真力、動真情,努力滿足新時期社會公眾對閱讀服務的訴求。
圖書館閱讀服務需要秉持自信。在信息交互迅疾、文化消費多元、知識描述碎片的當今時代,傳統(tǒng)紙質(zhì)媒介和傳統(tǒng)閱讀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甚至在知識傳播、文化傳承、文明生產(chǎn)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受到質(zhì)疑。類似于輕閱讀、微閱讀、掌上閱讀等新的閱讀方式的興起和概念性傳播大有山雨欲來之勢。隨之而來的各種動搖能夠理解,但圖書館閱讀服務應自巋然不動,要始終堅信:能夠滋養(yǎng)人類的真正營養(yǎng),一定珍藏于或許是落滿灰塵的經(jīng)典古籍中;真正的閱讀者,一定堅守在清寂的書桌前;真正能夠影響人們精神、價值等決定性層面判斷的依據(jù)和知識,絕大部分來源于對人類文明典籍的體驗過程??觳褪健⑾彩?、碎片化的閱讀消費無論如何也無法抵達這樣的境界。閱讀服務是解析人的過程,是潤物無聲的過程,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圖書館唯有確立這樣的行業(yè)自信,才有豐沛的底氣與各種不良誘惑相抗衡,才能確保閱讀服務永遠走在豐富讀物、營造氛圍、堅守導向的正義之路上,才能助力大眾堅守真正的閱讀之道。
圖書館閱讀服務要內(nèi)強素質(zhì)。僅憑精神和情懷不可能產(chǎn)生實實在在的效果。圖書館要時刻保持自身的能力恐慌和能力危機意識,不斷提升開放、包容、共享、奉獻的自身素質(zhì)。開放是一種態(tài)度,包容是一種胸懷,共享是一種智慧,奉獻是一種精神。要在樹立形象、堅守陣地、弘揚正氣、升華服務方面下夠功夫、做足功課。通過閱讀服務這個平臺,讓讀者認識自己、認識讀物、認識閱讀,讓每一個讀者以恰當?shù)姆绞介喿x適合自己的讀物,幫助讀者有效解決是何人、為何讀、讀何物、怎么讀的問題。如是,閱讀服務就實現(xiàn)了效益最大化、資源效率極致化,就找到了閱讀服務社會效益的最大公約數(shù)。
引領讀者步入閱讀之道,使得每一本有義之書、每一個讀書之人,都能芬芳于書香世界,閱讀之道定將大行天下,圖書館閱讀服務也因此更加彰顯其價值和意義,并不沒時代精神、不辱歷史使命。
(作者簡介:龔建花,女,本科,甘州區(qū)圖書館,圖書資料館員,研究方向: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