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前深入細致的鉆研文本,設計有效的主線問題,指導學生優(yōu)化課前預習,精煉教學語言,構思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課后持續(xù)學習的興趣,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一步步落實。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理解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突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教學不僅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而且影響著學生一生的發(fā)展。長期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存在著“走形式、輕感悟、少興趣、低效率”等問題。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教學觀念正在發(fā)生著質(zhì)的變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的意識正在逐步得到認可和實踐。但要想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我們繼續(xù)潛心地研究。
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人的發(fā)展。我們更需要有效教學,高效課堂。所謂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通過教學,教師采用各種策略和方式,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充分體驗求知的過程,在知識和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諧、持續(xù)的發(fā)展。那究竟有什么樣的方式呢?閱讀教學中有了幾點思考,在此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一、通過課堂提問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在小學課堂中,長期以來教師串講串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形成了對教師的依賴性,從而使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思考能力成為一句空話。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采用提問、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來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例如我在教《 灰雀 》(三年級上冊)一課時,先提問學生,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我的提問拓展了他們的思維。他們也提了不少問題,通過分析和整理,我把它們歸納。我讓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思考,接著進行分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對這些問題都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在深入學習課文的同時,也拓展了他們的思維。我們要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地選擇題,問題的指向性。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石
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本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問題。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針對語文課堂教學,尤其是我校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低,閱讀習慣不好這樣一種現(xiàn)狀,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從以下幾點嘗試:(1)每天利用課前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講故事或背成語。(2)課外閱讀課時幫學生選擇一些容易理解且感興趣的閱讀書籍。(3)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在班內(nèi)開展一些朗讀小競賽等。
三、通過理清脈絡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只有理清文章的脈絡,學生才能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讓他們具有良好的邏輯能力,學會有條理地表達。小學生還處于閱讀的起步階段,所以所選課文的脈絡都比較清晰。小學語文課本中描寫大自然美麗景觀的課文,例如《 海上日出 》(五年級上冊)中第三自然段就用了大段篇幅來描繪海上日出的美麗畫面:首先描寫太陽露出小半邊臉;緊接著描寫太陽向上爬升,太陽沖破云霞,太陽光;最后描寫太陽旁邊的云。像這樣按時間和事物發(fā)展變化順序來寫的課文有很多。另外,說明類的文章通常按總起分述、由近及遠或者從下到上等順序來寫。比如《 翠鳥 》(三年級下冊),作者先在第一自然段寫“它的顏色非常鮮艷”,接著就按頭部、背部、腹部的顏色分別來描述。屬于總起分述的典型結構。通過理清課文脈絡,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地掌握文章敘述的一般規(guī)律,從而提高他們的邏輯能力。
四、通過借鑒課文促進學生讀寫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用結合上做思考,在讀寫結合上下工夫。寫好作文的前提,除了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首先還要對課文進行學習和借鑒。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章非常優(yōu)美,對文中精彩的句子要學習,對文章描寫事物的方法也要學習。例如《 鳥的天堂 》(四年級上冊)中第二部分,作者就運用了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的描寫方法。文章先淡淡地描寫一句“起初周圍是靜寂的”,為下文群鳥活動的“熱鬧”場面作了背景鋪設。然后,作者按“點?面?點”的思路,從鳥形、鳥聲、鳥色和鳥的動作等方面,多次運用排比句來進行描繪,形象地描繪出了百鳥爭鳴的熱鬧場面,使人聯(lián)想到群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是多么的快樂和幸福。對于《 鳥的天堂 》這樣的文章,學習和借鑒的方法很多,首先是鼓勵學生多摘抄,其次是鼓勵學生多練筆。練筆可以寫讀書心得,或者對文章的精彩片段進行模仿。只有讀寫結合,讓學生在不斷的摘抄、仿寫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才能最終讓他們學會自主地學習和寫作。
增強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讓我們的課堂像一塊巨大的磁石,深深吸引著學生,讓它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土,讓思考與陳述成為快樂的一件事。讓我們的學生永遠心隨你動,心隨課動!
(作者單位: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四十四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