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相平
英語歌曲及歌謠因其詞句簡單、內(nèi)容生動、形式活潑、韻律優(yōu)美等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英語歌曲歌教學符合小學時形象記憶和情緒記憶相對較強的特點,易于激發(fā)學生的情緒和想象力,在無意識記憶狀態(tài)下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歌曲歌謠教學可成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
一、背景
英語歌曲歌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已經(jīng)被一線教師們所普遍使用。但是,不少小學英語教師對歌曲歌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仍然認識不足,歌曲歌謠往往被教師當成對學生努力學習的一種獎勵手段,一種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調劑。一些教師往往將小學英語課堂上歌曲歌謠的教學與語言的學習割裂開來,認為英語歌曲歌謠的學習輕松愉快,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學習時間,有些老師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聽幾遍錄音跟唱幾遍就結束了,這樣使得小學英語歌曲歌謠的教學無法真正實現(xiàn)其語言教學的目的。
二、小學英語歌曲歌謠教學的理論基礎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S.D.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在外語教學界的影響非常深遠。他的五大假說,即監(jiān)控假說、自然順序假說、輸入假說、習得學得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最為有名。其中,輸入假說為英語歌曲歌謠教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卡拉申的“輸入假說”強調理想的語言輸入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可理解型。(2)要有足夠的輸入量。(3)非語法程序安排。(4)既有趣又相關。以歌曲作為教學材料,正符合理想的語言輸入的四點要求。教師在進行英語歌曲歌謠教學時,選擇符合或者略高于學生水平的歌曲,使得歌詞具有可理解性,構建出一個較為真實具體的情景,從而促進語言的習得。英語歌曲歌謠資源非常豐富,加上其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歌詞簡潔且不斷重復等特點,學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大量的英語歌曲歌謠,從而實現(xiàn)足夠的輸入量這一目標。歌曲歌謠教學不以語法教學為大綱,而是將語法輸入自然地融合滲透到說唱的過程中。隨著語言的大量輸入和使用,內(nèi)化程度得到提高,語言能力不斷增強,一些語法錯誤會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消失。歌曲歌謠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若再加上表演,趣味性會更強。
三、歌曲歌謠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作用
1、促進語言學習
歌曲歌謠特別適合進行英語語音的訓練,可以讓孩子們在一種自然的方式下體會英語的語調、重讀、弱讀、節(jié)奏、等語音特征。經(jīng)常使用歌曲、歌謠輔助英語教學, 可提高學生對聲音高、低、強、弱、長、短、快、慢的細微差別的辨別能力。歌曲中的語調和重音形式由于旋律和節(jié)奏而更容易理解和模仿,所以它有助于改善學生發(fā)音的重音和語調形式。
歌曲歌謠能引出新的語言點,也能不斷強化和再現(xiàn)舊的語言結構和詞匯。這種方式可以使語言教學具有趣味性,而且能使學生在韻律和節(jié)奏中習得語塊,而這些語塊對語言運用非常有幫助。
2、激發(fā)學習興趣
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傳遞知識的無聲媒介, 能使學生的智力活動處于最佳狀態(tài), 促進師生的互動交流。在小學階段將英語學習與兒童喜歡的歌曲、歌謠有機的結合起來是一種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學習英語的方式。優(yōu)美的旋律、輕快的節(jié)奏, 動聽的童聲演唱能夠營造出歡樂的氣氛, 極易使孩子產(chǎn)生愉悅的心理體驗, 從而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熱身環(huán)節(jié), 教師讓學生唱一首歌謠, 可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在課中環(huán)節(jié)插入歌謠可幫助消除學生的疲勞, 另一方面, 學生可在唱唱、跳跳 這種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記憶知識, 運用英語, 保持了課堂教學氣氛的輕松愉快。在課堂結束環(huán)節(jié), 歌曲歌謠更可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3. 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小學英語歌謠的教學中, 不僅需要教師的智慧,同時,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大膽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編新的英文歌曲與歌謠。他們在小組合作中自主探究新的歌謠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是訓練兒童創(chuàng)新思維的過程。
四、結語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歌曲歌謠以它優(yōu)美的旋律,動感的節(jié)奏吸引著學生,使他們在學習的同時又獲得了音樂的享受,學習英語不再枯燥無味,而是有聲有趣的。歌曲歌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能夠有效激發(fā)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創(chuàng)建靈活而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 滿足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 對小學生接下來的英語學習將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真正展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作者單位:蘇州市相城區(qū)御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