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星
一、案例情景
上課時,小志沒聽講,悄悄地跟同桌嘀嘀咕咕。我看到了,直接點名批評了他。這下不得了:小志蹭地站起身,臉憋得通紅;突然,他一把抓起旁邊的水壺,朝著自己的腦袋砰砰地砸了起來。我慌忙上來抓住他的手,可他又大聲地吼道:“我要跳樓!我要跳樓!”同桌剛伸出手來搶過他的水壺,他立刻轉(zhuǎn)頭開始叫罵……
經(jīng)過不斷跟其家長的接觸,我了解到,導致孩子性格波動最大的因素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理念之間的沖突。小志父親管教孩子很嚴厲,哪里覺得孩子做得不好了就大罵甚至揍一頓。他認為孩子就是要父母管著,孩子不聽話、表現(xiàn)不好了該罵則罵該打則打;母親認為孩子的成長自然就好,所以處處寵著小志。小志父母的教育一直以來不顧及小志的感受,也沒有想到后果會越來越嚴重。
有些父母本身性格急躁,容易發(fā)脾氣,不管是什么場合,只要孩子不聽話,就會給予訓斥甚至打罵,有時依照自己的情緒來管教孩子,時松時緊,這樣不僅對孩子的自尊心無益,而且給孩子以模仿的對象,成為情緒失控的范例。
為了驅(qū)除小志的心理陰影,我和科任老師在課余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找他閑談,讓他幫我們拿作業(yè)、發(fā)作業(yè)本,上課時極少公開點名批評他,發(fā)現(xiàn)他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jīng)常對同學說:“看,我們的小志今天坐得真端正!”“我們的小志同學回答問題真精彩”“我們的……”在有意無意的語氣中,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并通過鼓勵讓曾經(jīng)邊緣化的小志也深刻地感受到他也是集體中的一員。漸漸的,小志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有時還主動找我聊天。
當教育觸動了他的內(nèi)心時,我決定實行“小步走,不停步”的戰(zhàn)略,對于他的每一個進步,給予適時鼓勵。對于其不足、尚未達到要求的部分,多給予正向強化,同時給予足夠的耐心。引導他多看到自己的一個個進步,讓他的自尊心、自信心一步步樹立起來接下來。我聯(lián)合科任教師,以鼓勵為主線,通過承擔責任、群組互動、心理干預等方式逐漸增強他的集體歸屬感。
為重塑他的自我認知,我抓住他的優(yōu)勢進一步進行了引導。班級書法比賽中,由于我的動員和輔導,他寫得很不錯,我特地給他評了一等獎,而且還在班級大肆表揚,他第一次在同學們面前有了那樣燦爛的笑容。在這學期大鵬新區(qū)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研討會上,小志在課堂表現(xiàn)精彩極了,得到了聽課的老師們多次熱烈的掌聲。課后我及時鼓勵他,告訴他,老師們都很欣賞他敏捷的思維能力和流暢的語言表達,以后更要好好加油。他很激動,表示一定會更加努力的。開學初,我?guī)еx五年級的他參與了南澳中學七年級師生寫字經(jīng)驗交流活動,連續(xù)兩節(jié)課他的精彩表現(xiàn)令老師和同學們都折服,他的口才和書寫令很多中學生甚至老師自愧不如。那一刻,我為自己慶幸,未讓奇葩成了“奇葩”。
目前,小志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優(yōu)秀,他還積極參加各項比賽,比如五年級數(shù)學的24點比賽,他的表現(xiàn)令觀摩的老師贊賞有加;他的書法作品、作文等屢屢獲獎……他父親也反映孩子在家學習主動了,樂于把班級的事講給他聽。對于父母的批評更能虛心、客觀地接受了。
靜待奇葩開放,則能聆聽花開的聲音。反之,天才就這樣被父母、老師扼殺了,奇葩也就真成了“奇葩”。
二、問題與對策
這些由于家庭教育的方式不當導致的原本就性格比較偏激的孩子、自我認知嚴重錯位的孩子,在教育過程中并不鮮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類孩子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1.不要吝嗇教師的激勵
類似小志這樣的學生,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當,他們的內(nèi)心缺乏陽光,最顯著的自我保護便是自卑或攻擊。長期地鎮(zhèn)壓式教育,導致孩子在急需從他人的眼光認識自我的時期出現(xiàn)了教育的空白,使其難以了解自我的價值,從而過度自卑。面對這一點,教師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xiàn)上,要更多地關(guān)注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長,通過教育活動的有意安排,引導他發(fā)現(xiàn)自身的長處,完善對自己能力的評估。
2.不要忽略集體的力量
我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群體的教育力量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因此,當班里的個別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應借用集體的力量,通過履行群體責任,體現(xiàn)群體關(guān)懷,引導群體輿論等方式讓學生在公共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并在集體生活中逐步認同并優(yōu)化自身角色。此案例中的小志,原本因其個性偏激被集體逐步邊緣化,導致本就自卑的他接近于自閉的狀態(tài),并在這種內(nèi)心的極度矛盾中進而產(chǎn)生了攻擊性,集體中的人際關(guān)系惡性循環(huán),從而使其成為眾多人評價的“奇葩”。為了引導他一步步放開自己心緒,慢慢地轉(zhuǎn)變看待周圍事物的不正確思想,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在針對他的教育中,教師應該擴大的教育力量的源泉:由班主任擴展至科任教師,由教師延伸至群組甚至是每個學生。
三、體會感悟
剛接手這班時我對小志的情況還不是特別了解,因此不是特別的關(guān)注。尤其是孩子在和同學相處時發(fā)生矛盾或者孩子學習方面不如意了,我的處理也不夠細致。加上其他老師及同學也沒有過多地給予小志關(guān)愛,這樣使小志更是覺得世界上所有人都瞧不起他,所以覺得生活沒有意思,常常自虐,說不如死了算了。在對這一案例的行動研究中,我感觸到孩子還小,思維能力和自我認知都不夠成熟,很多時候犯錯、闖禍遠非孩子本意,但是孩子得不得父母的寬容與理解。長期以往,孩子能有健康的心態(tài)嗎?
首先,為師者,一定要細心、耐心。千人千面。每個孩子因其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面對這些孩子,絕不能以單一的標準去劃定優(yōu)劣。當學生的表現(xiàn)超出格線時,絕不能粗暴鎮(zhèn)壓,畢竟,任何表面現(xiàn)象都只是冰山一角,不耐心對其背后的成因做一番調(diào)查,絕不能簡單的批評了事。
其次,作為父母、老師,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與包容,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當孩子犯錯時,一定要抓住時機,引導他正確地對待,要知道樂觀的心情能讓挫折變小,能把壞事變成好事。父母、老師要多關(guān)心他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要讓他感到家的溫暖、集體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