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姣
英語是一門語言教學,英語有兩個特點:一是實踐性特強,二是方法十分重要。只有用正確的方法多實踐,才能學好英語。真所謂:“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半?!庇薪涷灥慕處煻贾溃⒄Z教學成績的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教師給學生傳播知識的多少,而在于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少,遺憾的是,現在中學生中苦學者不少,好學者不多,善學者更少。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法,想方設法使越來越多的學生由苦學者變?yōu)楹脤W者、善學者,在學中樂,樂中學。因此,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和效率,減少學習的困難和阻力,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低年級的學生總是仿照教師的教法進行學習,教師必須依靠自己的正確的教法來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法。所以,指點學習方法只能靠身傳,不能靠引進。脫離自己的教法去灌輸另外一套學法,是不會有很大效果的。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要想他們愿學、樂學、會學、善學,就得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是讓學生感到學有所得。我們每上一節(jié)課,都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切實可行的具體要求,使學生課課有收獲,經??吹阶约河羞M步。同時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做到開頭新穎、別致、有吸引力;中間有高潮,使學生心境不衰;結尾有余味,使學生產生“想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里,自始至終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1.用英語思維,不借助翻譯。
2.靜聽。在課堂上,對教師示范的語言材料,我們要求學生靜聽,同時,還要準備隨時回答提問,使聽力過程中大腦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不致于出現疲勞。
3.課堂發(fā)言,聲音響亮。大凡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不善開口,更不要說語言連貫了。他們怕出丑,缺乏信心,在課堂內是“老聽眾”。有的學生即使開口也是含糊不清,課堂氣氛沉悶、呆板,學生學習成績與能力很難提高。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言時聲音洪亮,這樣有助于正確地思維,有助于培養(yǎng)應變能力、表達能力,使他們很快地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效,進而激起他們對學習的熱情。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開口講英語的環(huán)境氛圍,通過集體朗讀或聽錄音、模仿等手段,消除有困難學生的膽怯心理,使他們敢說、敢讀,不計較別人的嘲笑,同時對學生能大膽練習英語的好習慣,應及時給予鼓勵。
4.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5.預習。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好方法。
6.認真書寫。
7.勤做筆記,勤做總結?!昂糜浶圆蝗鐮€筆頭”。要培養(yǎng)學生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每單元學完后,要求學生進行全面整理,整理課本,整理筆記,整理練習,找出自己的知識缺漏,并進行補救,將所學的知識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按知識的規(guī)律進行歸類,使知識系統(tǒng)化。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善于造句的的習慣,勤于背誦的習慣,相互檢查的習慣,經常使用英語的習慣,晨讀和晚讀的習慣及閱讀英語材料的習慣。
三、幫助學生掌握記憶方法
1.過好語音關。語音是整個英語教學的基礎,掌握了音素和讀音規(guī)則,學生就有了拼讀能力;有了拼讀能力,學生就能自己預習、復習詞匯、識記詞匯。讓學生做到看詞能讀,聽音能寫,養(yǎng)成根據單詞讀音記單詞的拼寫形式的良好習慣。
2.充分利用多種感官。
3.指導學生及時復習,經常復習。要使復習成為強化記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四、加強思維訓練,使學生學會思考問題
1.引導學生積極質疑?!疤岢鲆粋€問題,勝于解答十個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做學習的真正主人。只要學生提出問題,說明他們動過一番腦筋,進行了思考,已向理解邁進了一步,每上一節(jié)課,我們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提問的機會,并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質疑本,積極支持,并常給予鼓勵,使學生的思維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tài)。
2.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規(guī)律。例如:在學習基數詞和序數詞時,我們把兩種詞用不同的顏色的粉筆一一對應地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注意分析規(guī)律,鼓勵學生自己認真總結。
3.指導學生積極聯(lián)想,明確思路,學會解題。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大膽質疑,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發(fā)揮的天地。
五、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創(chuàng)設情景。其特點是言、行、情融為一體,核心是“激發(fā)學生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
2.課堂教學交際化。教師用英語組織教學,營造完全用英語授課的氛圍,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感,開展形式多樣的交際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口頭或筆頭、雙邊或多邊的交際活動。
3.教師角色轉變,讓學生當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