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嬌
去年,我接了一個五年級的班,語、數(shù)、英三科成績在年級排名最后一位,接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即單親家庭。在一個年頭的班主任工作中,特別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我嘗到了工作的艱辛,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F(xiàn)將心中的一點收獲寫出來,與大家交流。
一、淡化后進生意識
“后進生”這個概念,是60年代前后出現(xiàn)的概念。后進生,后來進步的意思。不把學生看死,他們會發(fā)生變化;學生才心理上也容易接受這個概念。事實上,并不如教育者的“初衷”那樣,當“后進生”這個概念被頻繁使用,固定強化之后,它同樣成了一個足以引起不良心理反應的詞語了,無論對于教育者,還是對于被教育者都是如此。
當了十幾年的班主任,對待班里的后進生,無論年級高低,我從來不想、也不會用“差”的標準隨便去定位我的學生。我給這一行為取個名字,叫“淡化后進生意識”。試問,假如一開始我們就把某些學生劃進差的行列,我們還會對他們有所期待,去為他們付出更多嗎?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钡筮M生意識,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才會充滿熱情和信心。
二、期待勝于要求
這個班有個女同學,老班主任告訴我——這孩子是典型的雙差生,無心向學,不服老師的教育,曾經在教科書上畫圖像,臭罵老師。學期初,在我的語文課上,她大部分時間趴在桌子上,隨心所欲,完全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做作業(yè)由著自己的性子。單元成績出來了,就十幾分。說實在的,我真有點火了。但覺得批評沒用,可能還會激發(fā)她的敵對情緒,以后就更難轉化她了。林格倫說得好:“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p>
我找機會跟她談話,了解到她有點小聰明,如果用心讀書,成績大幅度提高(考及格)是完全可能的。之后,我放下架子,跟她說心里話,大致是:我怎樣為她著急,像她這樣聰明的孩子,不用心學功課很浪費;如果她愿意的話,我愿意如何幫助她等等。從她的表情變化,我知道話說到她心里去了?!敖逃乃囆g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說真的,她有短暫的感動,因為她一直被定位在后進生的行列,連她自己都覺得無可救藥了。
之后,我并不刻意去針對她上課的坐姿,小組長匯報作業(yè),對于她時做時缺的情況,我也索性由著她。陶行知說過“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本瓦@樣,她覺得有點怪,對我也不采取敵對的態(tài)度了。上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她有時會注意到我,碰到她的眼光,我朝她微微一笑。這一笑,來電了,她覺得我對她有點友好。我知道,冰凍的小河,迎來了春天的暖陽,將會恢復往日的生機和活力了。
后來,對于如何去提高這孩子的學習成績,我主要采用激勵的辦法。她喜歡讀書,我就以獎勵課外讀物激勵她。最后的學年測試,她居然得了70分。她自己也高興著,說:“老師,除了今年,只有一年級的時候我才及格過?!币驗?,她本來就不是一個笨孩子,所以就值得我們期待。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
三、寵寵后進生也無妨
馬卡連柯說,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認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這個班有個男孩子,叫小楠,高智商,但把心思用在使壞上,是個不折不扣的的“小壞蛋”。原來,他是單親家庭,跟母親一起過,雖說有個繼父,但畢竟還是缺失了真正的父愛。他看過的書多,結果把一些不健康的內容也裝進腦子里。年級班風檢查,每個班都要派檢查的值日生,我們班的分數(shù)總是被扣了許多。他說:“老師,您選拔的值日生太誠實了,不是隔壁班某某的對手?!蔽以囂剿骸澳悄阌惺裁春玫慕ㄗh?”“就派某某人去,我負責培養(yǎng)他。”這孩子居然這樣有心計和手段。驚訝之余,讓我倍感欣慰的是:這孩子有一顆愛集體的心哪!后來,我還發(fā)現(xiàn),由于做事有主見,講義氣,班里那些吊兒郎當?shù)母鐐兙尤桓芤?,他的人緣挺好的?/p>
我萌生了選他當班長的想法,因為女班長是壓不住班里的男生的。剛好他階段測試成績不錯,我找個時間給他動員鼓勁,讓他認真準備了演講稿,參加班干部競選。競選當天,站上講臺,那氣勢,那語調,不亞于美國的總統(tǒng)競選,真是豪情滿懷!更讓我意外的是,同學們和我一樣,都被感動了。我順水推舟,推薦他為班長!
知遇之恩,如何報?這孩子果真用心做事了。班長嘛,總要給大家一個交待,他可不愿意當個窩囊的班長。后來,雖說他偶爾還做點壞事,像上網吧,放學后在外溜達,不按時回家,違反學校規(guī)定,偷打籃球忘了時間呀……我理解他,畢竟是孩子,只要迷途知返,不要走遠,就先由著他,慢慢來吧。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笔聦嵶C明,我寵他,但我沒有寵壞他。我得到了他的信任,他愿意聽我的話了,轉化他就不難了。
每個后進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只要我們淡化后進生的意識,耐心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變要求為期待,多寵寵他們,也許,轉化他們的可能性更大。轉化一個差生,比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生,更有成就感,更讓人覺得欣喜,更有意義。真正的優(yōu)秀班主任,必定是善于轉化后進生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