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
習總書記在19大報告中已明確:“教育強國,應當作為民族振興的基礎工程,要將教育事業(yè)置于首位,引領教育步入現代化,為群眾辦理合格的教育。應遵我黨編寫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擴大素質教育,確保教育公平,打造德智體美統(tǒng)籌均衡的時代接班人”。教育體系中,中職學校已有不錯的發(fā)展,為社會傳輸了不少人才,并為學生開設了健康課,希望引導學生樹立起長期體育的基本理念。現有形勢下,德育并未在中職體育中得到很好地滲透。為確保中職生有均衡的發(fā)展,體育教學的肩上應當扛起使命和職責。
一、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滲透德育的意義
但丁主張:“一個人若沒有文化知識,用自己的思想道德也能夠對身上的缺陷進行彌補。然而,一個素質本身就不是很高的人,知識也彌補不了他自身的缺陷。二者之間,無直接的正相關。”這就說明:思想道德,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而言是相當關鍵的。人類對某個人作出評估時,也會先考量他的道德素養(yǎng)。品行差,其結果必定為殘次品,有些還可能為危險品。社會主義事業(yè)中,中職生是比較關鍵的參與者,應當有合格的品行,方可肩負“中國夢”的歷史職責。
二、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滲透德育的問題
1.對德育滲透重視不足
相較于普通院校,中職生自身的素養(yǎng)相對偏低。生活中,到處都是說粗話或是亂扔垃圾的情況。不過,中職體育教師卻不怎么關注該類事情。在他們看來,引領學生了解新的體育知識,掌握相關技能就可以。
2.滲透方法沒有說服力
課堂上,有些教師在行動上已開始實施德育。不過,他們選擇的方法并不合理,僅僅點撥學生如何約束某種道德行為。該種德育形式顯然是流于表面,沒有辦法激起學生的感觸。實踐中,他們依舊沒有把已出現的錯誤行為改正過來。
3.體育教師自身素質不高
學生個人的終身發(fā)展,教師的功能是重大的。各種舉動,均會對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必須承認一點,如今的中職體育活動中,有些教師還是變相地對學生進行懲處、不考慮他們的感受。教師不清楚中職生個人的特點,只懂得將教育強加給學生。該種教育模式,務必會擾亂師生彼此的關系,沒有辦法抓好道德教育。
三、基于德育視角探討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1.加強體育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系
體育與健康課上,需利用體育教學來推動和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增強他們的健康水平,引導他們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教學活動中,我們需利用多元化的途徑來實施行專題講座。讓學生清楚和諧的生活理念,抓好安全教育,同時也應當讓學生更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要了解學生在身心上的波動與變化,增強他們的自控能力,幫助學生培養(yǎng)合格的品質。
2.把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機結合
學校體育與健康均在提倡:除了增強體魄外,體育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品德,挖掘潛力,改善心理素養(yǎng),陶冶情操,開發(fā)個性,使學生更好地抵抗和迎接社會。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巧妙地融入德育,讓學生養(yǎng)成頑強、肯干、不畏艱險的作風;樹立團結互助、和諧共處的集體主義精神;塑造機智、果斷的頑強意志,履行體育教學承接的重大使命。
3.將德育巧妙地滲透至體育與健康教學中
道德品質,涵蓋了吃苦肯干、關心他人、遵從紀律、關愛集體等多重品質。體育教學活動中,該類品質或多或少地會出現于學生身上。此時,教師需抓住學習的最佳時機,在體育活動中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的自發(fā)意識,讓他們塑造為穩(wěn)定的品格。中職學生大多沒有很好的自律性,且基礎水平也比較差。在今后的教學中,體育老師要做好全面地剖析。結合狀況,找出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擁有合格的體質,同時也能塑造好的品格。
4.利用體育教學塑造中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在教學活動中,要自覺地向學生傳遞愛國、集體主義教育,讓他們懂得愉快地生活,不畏艱險、勇敢前行,樹立頑強的意志;提升他們的團隊精神,樂觀看待成功與失敗。在集體項目或是賽事中,培養(yǎng)先進的道德風尚。
5.利用體育教學來重塑合格的意志與個性品質
不少學生均為獨生子女,家里的條件相對理想。平時鍛煉時間少,沒體會過吃苦的累。一些體育項目,能夠鍛煉他們的吃苦精神,讓他們學會迎難而上。體育課,除了要改善他們的體魄外,同時也能夠鍛煉他們的堅強品質。教師必須貫徹德育,弄清學生基本情況,鼓勵他們敢于吃苦。只有不怕吃苦,我們才能有更多的空間和余地。實踐中,學生才能得到更充分地鍛煉。
6.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突出職業(yè)教育的特色
體育訓練、職業(yè)教育二者的培養(yǎng)目標實際上是相同的。對中職學校而言,輸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才是它們的培養(yǎng)目標。體育與健康活動中,必須突出職校的鮮明特色,以職業(yè)能力為中心,抓好健康教育。另外,要關注體育基礎和本專業(yè)的就業(yè)方向,盡量運用體育保健的先進方法,鍛煉學生個人的健康體魄和綜合素質。結合學生未來的就業(yè)需求,讓課程內容更貼近于我們的生活,讓他們畢業(yè)后可以輕松地走向崗位,迎接未來的工作。
對青年人而言,中職階段無疑是長身體、增漲技能的關鍵時期。教學活動中,教師需關注生活中的某些細節(jié),將德育貫徹于全體學生的身心,讓他們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自由地學習,接受鍛煉、享受教育,提升他們的道德水準。為推動中職生的均衡建設,體育與健康課應當履行對德育進行滲透的歷史職責。中職教師應當有目的性地對學生抓好和推進德育,讓他們用最好的面貌、心態(tài)去迎接今后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