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春杰
摘要:探究式體育教學,從尊重學生個性和指導學生的學法入手立足把“教”轉化為“學”,力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課堂成為師生進行思想、情感、個性和知識操作的媒介。通過合作學練、研究、解決、暢想、發(fā)展問題。進一步增加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其自主性、獨立性,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精神,并在合作過程中體會成功,促進師生、學生間人際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 體育教學
現(xiàn)代教育實現(xiàn)認為,教學必須以學生的學為基礎,教學過程必須體現(xiàn)學生重復活動的過程,使學生由“學會”轉向“會學”。探究式體育教學就是指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組織教學,以發(fā)展學生的主題性為目的,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健身方法、共同完成鍛煉項目為主要策略,營造民主和諧的體育教學氛圍,不這樣不僅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效率,促使學生去探究健身知識,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拼搏的精神。
一、探究教學與傳統(tǒng)體育教育的區(qū)別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從課的組織過程來看,是以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的生理變化規(guī)律組織教學的,“四部分”結構模式,其忽視了學生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來看,其過分強調教師灌輸式的“教”,而忽視學生為主體,主動、積極的“學”。
探究式體育教學重視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激活”思維方式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因此,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認真的鉆研教學分大綱,明確教學目標,充分分析學生現(xiàn)有的體質水平和能力,選擇設計適當?shù)姆椒ê褪侄巍?/p>
如在進行投實心球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有限的場地里劃上大小不等的小圓圈或是擺上各種標志物,讓學生目標明確,有個參照物,看看哪位同學投得最遠,哪位同學投得最準,學生就會躍躍欲試,這樣就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中枯燥乏味的教學。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大膽探究
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空間,提供學習的“自主權”和“自由度”,引導和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嘗試。在任務或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嘗試體驗,自主探究,初步形成的動作技術的概念,發(fā)現(xiàn)問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相關的情境,使得學生進一步進入到自己所要研究或計劃的課題中去。
籃球教學中,在學習單手肩上投籃時,就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圍在籃球架下,提問:“怎樣才可以提高進球率呢?”要求學生依次嘗試投籃,比比誰投中的次數(shù)多。在學生自己練習和體驗學習過程中,學生為了獲得成功,會充分積極思維,去探究合理的動作技術。教師及時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練,學生相互觀察、討論、不斷改進方法,完善動作技術。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交流、展示學練成果,并對學生的學練進行評價、總結。并講解和示范正確的投籃技術,對學生在自練與合作學練中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進行指導和解答。
比如,投籃時的持球動作,瞄籃點把握、出手動作等進行提示和指導。學生在初步了解了正確的動作和技術要領后,再通過反復的合作學練,不斷修正自己的動作技術,牢固掌握正確的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當學生基本掌握了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后,教師嘗試著運用變一變的方法(變化情境:接球點由定點變?yōu)椴欢c的情況下),試著引導學生創(chuàng)想練習,促進技術動作系統(tǒng)、有序地發(fā)展,激勵學生不斷地創(chuàng)造與實踐。讓學生能夠大膽地去摸索和探究,以進一步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
三、及時評價,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
在體育教學中,就要設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成功的喜悅會萌發(fā)學生進行運動的興趣,增強信心,激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技能,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在學生完成一次成功的體驗后,可以推動第二次成功。比如,在墊上運動教學中,等到學生完成魚躍前滾翻后,教師應該及時鼓勵學生“做得非常不錯”“很好”等語言提示。教師要設置不同的起跳線,學生自己摸索魚躍前滾翻的技巧,要先跳后撐,要有高度和遠度,在練習前可以多做幾次兔子跳等輔助練習。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不斷增強自己的信心。
四、轉變方式,學生自主探究健身方法
探究式體育教學借助教師的指導學生利用間接的學習經(jīng)驗,通過直接的身體經(jīng)驗與動作實踐形成動作感覺,發(fā)展思維邏輯。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引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習,從問題中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增強學習的信心。
通過小組成員對共同問題的是思考與探索,確定可行于實效的動作方法,并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于實踐,以達到促進學生的健身知識掌握和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如教師創(chuàng)設投實心球的情境,激活學生的探究欲望,并及時引導,啟發(fā)學生檢索已有的投擲實心球的技術,學生嘗試自主體驗,發(fā)現(xiàn)有目標有參照物的投擲與盲目投擲的差異,通過學習小組內的觀察、討論,實踐等合作學習,使學生不斷地修正投擲實心球的技術。
總之,探究式體育教學是以學生自主學習健身方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對學生的心理歷程和師生之間的互動作用給與了特別的關注和強調,探究式體育教學模式是以合適的問題為切入點,以積極探究為手段,以合作學練為依托,以實踐創(chuàng)新為最終目的,促進學生探究學習和技能的結構,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合作與分享,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fā)點,促進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楊文軒等.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人民體育出版社
[2]岳燕寧.歸納與演繹[M].大眾出版社,1999年
[3]高文.現(xiàn)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