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智慧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86頁——87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jié)實踐與綜合應用課。根據已有的信息對生活中某些事件或現(xiàn)象進行推理、判斷在生活中廣泛存在,但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專門涉及。從教材的呈現(xiàn)上看,教材主題圖呈現(xiàn)了本課所需研究的推理問題。其中“淘氣、笑笑和小明分別參加了其中的一項”對學生而言理解比較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只呈現(xiàn)了利用表格法進行推理的方法。練習2是對表格法推理的具體應用,屬于鞏固練習。在“練一練”中教材呈現(xiàn)了三個問題,要求學生利用前面學習的推理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但在方法上并沒用具體的限制。
學情分析:
有意識利用邏輯推理的方法進行推理活動對學生來說是第一次,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正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還不強。學生一般會呈現(xiàn)三種思考的表達:一種是利用文字敘述思維過程,此種比例較大;第二種是利用連線的辦法幫助分析推理;第三種是利用表格進行推理。后兩種方法的呈現(xiàn)較少,但對學生直觀清晰地進行思考幫助最大的也恰好是后兩種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對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進行判斷、推理的過程;并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對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按一定方法進行推理。
2、過程與方法:在對生活中某些現(xiàn)象進行判斷、推理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用數學語言與同伴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體會“有條理的表達”對交流的作用。
教學重點:
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利用表格運用“排除法”進行推理。
教學難點:對表格意義的理解,利用表格運用“排除法”進行推理。
教學過程:
一、問題激趣,鋪墊引新
師談話:孩子們,今天請和我一起來玩數學,好嗎?
師問:“我不出布,也不出石頭,能贏我嗎?”
生1:能。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你不出布,也不出石頭,就只能出剪刀。我出石頭就可以贏你的剪刀。
師小結,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體驗過程
1、師談話:學校為了豐富孩子們的業(yè)余生活,開設了一些興趣班。(PPT出示: 學校組織了足球、航模和電腦興趣小組,淘氣、笑笑和小明分別參加了其中一項。笑笑不喜歡踢足球,小明不是電腦興趣小組的,淘氣喜歡航模。你知道他們分別參加了哪個興趣小組嗎?)
生默讀題目,理解題意。
2、師問:“分別參加了其中一項”是什么意思?
生1:每人只參加一項。
生2:每一項都只有三個人當中的一個人參加。
3、師: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思考,把解題過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在作業(yè)本上。。
4、班內匯報交流。
生1:淘氣喜歡航模,那么他就參加航模小組。笑笑不喜歡踢足球,淘氣又參加了航模小組,那么笑笑就參加電腦小組。小明就只能參加足球小組。
師:這么多信息他是從哪條信息開始想的?
生:淘氣喜歡航模。
師:像這樣的信息我們把它叫做肯定信息。從肯定信息入手更方便思考。他進行推理的方法就是排除法。
生2:我是畫表格……
5、師:看來表格能幫助我們進行推理,我們一起來畫畫表格。
(1)師出示空表格(2)師:參加的小組和沒有參加的小組分別用一個符號表述,你認為用什么符號合適?
生:參加的打√,沒有參加的打×。
(3)師:淘氣喜歡航模,我就在淘氣這行的航模這格畫√。由于已經確定淘氣參加了航模小組,淘氣不能再參加其他小組了,那么我就在淘氣這行的足球和電腦這兩格畫×。而航模小組已經有了淘氣參加,笑笑和小明就不能參加了,我就在笑笑和小明對應的航模格子里畫×。誰能像我這樣繼續(xù)完成這個表格。
生1接著邊講述邊畫表格。
師:這么多信息我們是從哪條信息開始想的?
生:淘氣喜歡航模。
師:你能利用表格,從“笑笑不喜歡踢足球”這條信息開始進行推理嗎?自己動手試一試。
學生獨立畫表格推理。
生2上臺展示并說自己的推理過程。
師:利用表格還能從“小明不是電腦興趣小組的”這條信息開始進行推理嗎?
師:自己動手試一試,完成后與同桌說一說。
學生動手完成,與同桌交流。
師小結:利用表格法可以從任意一個信息入手,運用排除法進行推理。
師指著表格說:橫著看每人有1個√、2個×說明什么?
生:每人都只參加一項。
師:豎著看每一項都只有1個√、2個×說明什么?
生:每一項都只有一個人參加。
三、對比思維,方法提煉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兩種推理的方法。(PPT出示)
師:兩種推理方法有哪些共同之處呢?
生1:都是從肯定信息入手。
生2:都是用的排除法。
師板書:利用肯定信息入手→排除法
師問:兩種推理方法有沒有不同之處呢?
生3:文字敘述法從直接信息入手好思考,表格法可以從任何一條信息入手思考。
師問:哪一種方法更方便我們的思考?
生:表格法。
師小結:無論哪種推理方法都要從題目的信息入手,利用排除法進行推理,最后才能得到正確結果。而表格法既能從任何一個信息入手分析,又能清楚的體現(xiàn)我們的思維過程,因此在數學上我們通常用表格法進行推理。
四、理解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學校興趣班還開設了美術、音樂、體育、電腦四門課,王、李、張、楊老師分別教其中一門課。王老師不是美術老師,李老師從不在操場上課,張老師上課要用鋼琴,楊老師上課要在電腦室。這三位老師分別教哪一門課?
學生獨立列表完成后。全班交流時說說自己推理的過程和結果。
2、小玲有6種玩具:熊貓、松鼠、小狗、洋娃娃、小喇叭、手鼓,放在右邊的玩具柜里。熊貓放在洋娃娃的左面、小狗的上面;松鼠既沒有放在小狗的旁邊也沒有放在洋娃娃的上面;小喇叭也不在小狗的旁邊。柜子里的玩具是怎么放的呢?
同桌利用柜子圖片 、5張玩具卡片,對柜子里的玩具邊推理邊擺放。
五、課堂總結
師:想想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學到了推理的方法。
生2:我能用表格進行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