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鎮(zhèn)煌
一、用興趣去吸引學生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學習上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就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如形體語言,課件、錄音錄像,簡筆畫,故事表演等等,再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涉境體味,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小學數學更是基礎中的基礎,學生更應該把小學數學學好。
兒童對于很多事物都充滿濃厚的興趣,但他們的心理不成熟,缺乏認同感,農村兒童亦如此,對周圍的事物充滿無限的好奇,但他們內心苦悶與困惑,所以對周圍的事物也會產生抵觸的情緒,甚至逆反心理。我根據多種現象,深刻分析其原因,得出如果想要讓學生學好數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這是首先要做到的一件事情。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求知欲,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全面發(fā)展學生素質。
二、以“多變”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
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如形體語言,課件、錄音錄像,簡筆畫,故事表演等等,再現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一方式都會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再者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擁有一個好的開頭,可以給學生營造出一種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習情境,可以使學生有代入感,能夠放心地融入到學習環(huán)境中,接下來便主動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去,教師和學生很自然能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以,教師要把握好開課前的幾分鐘,激發(fā)起學生興趣。但是一定要注意,導入的多樣性要建立在與本課內容互相關聯的基礎上,形式可以新穎活潑,學生喜聞樂見。良好的導入是可以使學生更加迅速地進入到課堂狀態(tài)中,只要學生有了興趣,自然會自動自覺地開始進行教學過程。
三、用“質疑”去“解疑”
每個學生是個不相同的個體,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讀者心中的《紅樓夢》。在學數學的過程中就是創(chuàng)新、發(fā)現、思考、求知的過程,通過并質疑過程,學生綜合所擁有的知識,加經綜合分析,提出新見解,邁入新的領域,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教師也不要應用"唯我獨尊"的威嚴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
常言道: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v觀古今中外,世界上有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源于發(fā)明者的問題,問則是誘發(fā)探索,探索則是發(fā)現真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要適當給學生設置疑問,給學生以一個質疑的機會,并適當地給與表揚與鼓勵,樹立起學生自信心,逐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四、交流引起學生學習的樂趣
形象而幽默的語言如同溫暖的春風,它不僅可以使學生愉快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數學本身就是很枯燥而抽象的學科,如果再用死板而又單調的語言來講授課文內容,自然會使學生更加沒有的激情,沒有學習興趣。如果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授課,則可以使復雜變得簡單,死板變得靈活,讓學生對其充滿無限的興趣。
學生之所以不喜歡數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數學語言的復雜、形象、抽象。數學語言不像其他學科有幽默的故事,有優(yōu)美的語句,有豐富的想象。因而,數學才需要更多幽默、靈活多變的語言來加以調節(jié),如果教師能善用語言這一方法,不僅可以組織起歡快的學習情境,還能創(chuàng)造出起伏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大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學習鐘表時可以這樣記:跑的最快是秒針,個兒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時針,個兒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針,勻速跑步作用大。以此幫助學生認識時鐘。通過這樣的教學,賦予數學內容以不同程度上的學習色彩,使數學的知識進入到到童話的故事中去,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五、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發(fā)學生樂趣
不同的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同,有些自制力比較差的學生,容易讓自己覺得心理勞累,教師就需要經常變換多變的教學方式激起學生對數學的樂趣。在教學中,這主要是表現在教學模式的方法中,教師也要遵循學生各種心理活動規(guī)律,根據學生不同特點,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使的學生可以長時間高度保持注意力,集中精神狀態(tài),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六、生活離不開學習,學習源于生活
數學的靈感來源于生活,又是服務于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因此,數學教學活動也可以從生活中入手,提取形象、客觀的素材納入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學習產生一股親近感。
如學習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教師發(fā)給每一個學生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各一個和一些大小不同的白紙,請他們利用手中的正方形和直尺量出自己手中的白紙有多少平方分米或平方厘米?操作時,要求學生討論怎樣量最方便,然后再讓學生動手量。這樣經過實際操作,探索得出的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完全來源于學生的實踐。這是學生掌握的知識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我們還要讓學生會學會用。學生一旦會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他們就會有種成就感、自豪感所激勵自己,同時更渴望去嘗試這種來自成功帶來的感覺,自然而然會引起更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我們要特別引導學生做到為我所用的含義。學生能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數學對生活的價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自信心也會隨著增加。
書籍是人類的加速器,興趣則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樂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到主動學習,提高課堂的效率。 我們不能以古板、封建的思想去教育學生如何去學。時代在進步,作為教師則應該學習更多的方法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能在樂中學,學中樂。進而提高學生探索學習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