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楊
當我還是個少先隊員時,就依稀知道,在中華大地上,在中國革命史上,曾有過一次舉世聞名的長征。后來,我便曉得了,我的父親——詹才芳就是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紅軍中的一員。我愛聽紅軍長征的故事,一纏住爸爸,就讓他講個沒完。我愛看有關(guān)紅軍長征的書,一看就撂不下了。參加了解放軍,成為一個大學生,并加入了共產(chǎn)黨。雖然,我的專業(yè)并不是研究歷史的,但是,我對中國革命史酷愛的程度,有增無減。我下決心首先要把紅軍的長征“搞透徹”,然而,由于歷史原因,由于各種干擾,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對此問題,我始終沒有“搞透徹”,也不可能“搞透徹”。但是,我相信歷史就是歷史,是不可能顛倒與歪曲的。后來,我終于下決心請爸爸幫助我。他以一個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zhàn)士的資格,以這段歷史見證人的的身份,向我敘述了他所經(jīng)歷的、他所知道的、有關(guān)紅四方面軍長征的情況。
“我在1981年7月曾經(jīng)給廣州軍區(qū)團以上干部作了一個題為《黨的事業(yè)將更加興旺發(fā)達》的報告,這是我學習《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內(nèi)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感想。報上也登了,你知道嗎?”爸爸問。
“聽說了,我已找到了那份報紙,略看了一遍?!蔽艺f,“您講的是傳統(tǒng),是紅四方面軍的長征情況。其中,主要講到與張國燾的斗爭。”
“不容易?。?0多年來,我們黨不止一次地犯錯誤,不止一次地受挫折。然而,黨正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了錯誤,戰(zhàn)勝了異己力量的破壞,在斗爭中不斷成熟發(fā)展、壯大?!卑职值倪@番感慨,促使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是??!60多年來,錯誤和挫折一次一次地阻礙著我們黨前進的步伐,但是我們的黨,仍始終像那乘風破浪的航船,戰(zhàn)勝惡浪,繞過暗礁險灘,不斷駛向勝利的航程,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爸爸伸出一個手指,回答道: “首先一條,就是我們黨有一批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成熟的骨干隊伍;黨依靠這批具有堅定政治原則性的干部,戰(zhàn)勝了各種力量的干擾和破壞。就說紅軍的長征吧!如果說長征是很艱難的,那么我紅四方面軍所經(jīng)歷的長征,就可謂更加艱難了。因為,我們四方面軍受到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和張國燾分裂主義的危害,曲折更多、更大?!苯又憬o我講了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徐向前、劉伯承等高級干部同張國濤作斗爭的情況。
1935年6 月我紅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也稱紅一方面軍)在懋功會合了。這兩支被國民黨反動派長期阻隔的紅軍隊伍,終于會合在一起了,大家多么高興啊!我們紅四方面軍的同志,為一方面軍戰(zhàn)友捐獻慰勞品。指戰(zhàn)員們自己打了許多草鞋,用羊毛捻成了線,自己動手織成了毛衣、毛背心、毛襪子送給戰(zhàn)友們。我還親手打了3雙草鞋捐獻了。我打的草鞋樣子不大好看,但很扎實吶! 僅我們?nèi)卉?,一批就送了衣?00件,草鞋1400雙, 毛襪500雙,毛毯100條,鞋子170雙,襪底200雙。我們與紅一方面軍在一起,開了聯(lián)歡全。藏民同胞們跳起了舞,來慶賀紅一、四方面軍的會合;毛澤東還代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徐向前總指揮一枚金質(zhì)紅星獎章呢!這是對英勇作戰(zhàn)的紅四方面軍全體指戰(zhàn)員的高度評價與褒獎。
大家都說,這回可好了。兩個拳頭捏在一起揍敵人,更有勁了,北上抗日更有奔頭了。黨中央在兩河口開了政治局會議。雖然表面上說服了當時想拉紅軍南下的張國濤,確定了北上的方針,但是,一心想奪取紅軍和黨中央領(lǐng)導權(quán)的張國燾,仍然堅持他原來的計劃,帶四方面軍向南退卻。直至7 月18日中央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他才勉強同意北上向毛兒蓋行進。
當時,紅軍總司令朱德和張國燾負責領(lǐng)導左路軍。我們?nèi)卉姡?、九軍以及紅一方面軍的五軍和三十二軍歸屬左路軍。右路軍由黨中央、毛主席以及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參謀長葉劍英帶領(lǐng)。
右路軍過了草地到達了毛兒蓋。我們左路軍由卓克基出發(fā),經(jīng)過草地到了阿壩。這時,張國燾終于奸心畢露,竟打電報給中央,要右路軍全部南下。并且不顧中央要他北上的嚴詞責令,擅自率左軍路及右路軍中原四方面軍的兩個軍,再過草地向川康邊境退卻。后來,中央到哈達鋪,又等待7 天之久??墒?,無論中央怎么耐心教育,張國燾仍無悔改之意,一意孤行。那時,在右路軍里,有人追隨了張國燾,也罵中央是什么“右傾機會主義”啦,“逃跑主義”啦等等。仍在三十一軍當政委的我,在過草地時患了傷寒病,躺在擔架上好幾天。我們這級干部誰也不知道張國燾搞的是什么名堂。張國濤揚言不接受他的命令者就槍斃。在卓木碉,他召開會議,作出了關(guān)于成立第二中央的組織決議。公然宣布把毛澤東、周恩來等開除出黨,并下令通緝。他還要把楊尚昆、葉劍英“免職查辦”。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罪惡活動,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我們南下時,雖然也打了些仗。但從戰(zhàn)略上看,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因為,四川是軍閥軍主力集中的地區(qū),數(shù)十萬大軍在此輾轉(zhuǎn)作戰(zhàn),我們難以滿足兵員、糧食和被服補給的要求;而中央紅軍呢,在陜北根據(jù)地迅速擴展,紅軍不斷壯大,使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深受鼓舞,大家從內(nèi)心盼望與中央紅軍會合。
一次,我們見到徐總時,他談到了自己的苦惱。他再三申明自己的觀點。他說,“紅軍本應由黨中央統(tǒng)一領(lǐng)導。這次,好不容易盼到了會合,結(jié)果又分開了……”我們下面的干部們也逐步認識到張的路線不對頭。我與周純?nèi)较伦h論,“看來,還是中央的路線勝利了。咱們再這樣下去,就要走上絕路了。”周純?nèi)舱f:“無論如何,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讓張轉(zhuǎn)過頭來,否則,對紅軍太不利了?!?/p>
朱總司令在張國燾南下成立“第二中央”后,經(jīng)常耐心勸導張說:“大敵當前,要講團結(jié)嘛!天下紅軍是一家。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黨中央領(lǐng)導下是個整體。我們這個‘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國和全世界都聞名。要我這個‘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呀!這是我們紅軍內(nèi)部的事,大家要冷靜,找出解決的辦法,可不能叫蔣介石看我們的熱鬧!”劉伯承也反對分裂,望張看清形勢,改變做法。后來,他雖然被張調(diào)到了“紅大”,但仍積極地給下面的干部做工作。
從紅一方面軍調(diào)來的干部更是對張不滿。陳伯鈞找張談話,呼吁團結(jié),反對分裂。朱總司令一面反對南下,一面想到,部隊既然已經(jīng)南下了,就應以大局為重,首先要打開戰(zhàn)局,尋找立腳生存之處。他堅信,只要大家是革命的,最后總會走到一起的。他邊規(guī)勸張國燾,邊積極行使總司令的職權(quán),及時了解敵情,研究作戰(zhàn)部署,下定決心,在逆境中不當“空頭司令”,盡量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一切從愛護紅軍出發(fā)。他是我們的好總司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打了綏崇丹懋戰(zhàn)役之后,又打了天蘆名雅邛戰(zhàn)役。結(jié)果,以我軍百丈(地名)決戰(zhàn)失利告結(jié)束,使我軍從戰(zhàn)略進攻轉(zhuǎn)人戰(zhàn)略防御。這一仗成張國濤南下方針碰壁的主要標志。
在那時,我們正夾在大小雪山——折多山和夾金山的附近。漫山皆白,地凍三尺,這是真正的雪山。有許多人凍、餓成疾,甚至喪命。
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強烈要求北上,朱總司令、徐向前、劉伯承等同志對張國燾進行的幫助,黨中央對他的嚴厲批評,以及共產(chǎn)國際加緊敦促,這對張國燾形成了壓力。他不得不于1936年6月6日宣布取消了“第二中央”,不得不公開提出向北轉(zhuǎn)進,創(chuàng)立西北抗日根據(jù)地。張國濤進行了9個多月的分裂黨、分裂紅軍的罪惡活動終告失敗。
紅四方面軍再一次過雪山——夾金山北上。我們與紅二、六軍團在甘孜會合。然后,通過草地經(jīng)卓克基向毛兒蓋,包座前進。
這次北上,目的很明確。廣大四方面軍指戰(zhàn)員興高采烈,精神煥發(fā),勇氣倍增?!靶坳P(guān)漫道真如跌,面今邁步從頭越?!北鄙贤局?,遇到無數(shù)自然界的險阻。有波濤洶涌的河流,終年積雪的大山,人跡罕至的草地,還有很多險峻的關(guān)山要隘。紅軍不僅要和困難的自然條件作斗爭,而且要忍受連續(xù)行軍、作戰(zhàn)、糧食缺乏,衣裳單薄帶來的饑餓、寒冷、疲勞等困難。
毛主席在《長征》這首詩中寫道: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奔t軍就是以這樣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在過雪山時,我們穿著單薄,頂著寒風的侵襲行軍。山上積雪最深的地方有十幾丈,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沒法爬上來;忽兒狂風四起,推倒千年積雪,行走十分困難;忽兒冰雪鋪天接地撲來,想躲也無處躲,打得渾身酸疼。山頂空氣十分稀薄,呼吸非常困難,一步一停,一步一喘。有許多同志暈倒了,再爬起來,繼續(xù)前進。
我們?nèi)卉娋攀粠熡袀€年近50歲的炊事班長,是四川蒼溪縣人。他于1933年秋天,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參加了紅軍。在過夾金山時,狂風欲把他背在身上的行軍鍋吹去,他說什么也不肯松手。他想:這口鍋關(guān)系到多少人吃飯的問題,它正是我手中的武器,我可不能把它丟下啊!于是,他死死地抓緊鍋沿,狂風把他連人帶鍋騰空掀起,然后又狠狠地摔下,等到戰(zhàn)友們趕到,他已被萬惡蕭殺的狂風卷進了深深的雪窩。人們呼喊著他的名字。他,這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一個老紅軍戰(zhàn)士,長眠在雪山上了。
草地的情景更加惡劣,那里一望無際,滿目荒涼,水草叢生,水里有毒。人踩在上面,軟綿綿的,稍不留神,或用力過猛,就會陷下去,拔不出腿來。草地中心地帶,時風時雨。忽兒漫天大雪,忽兒冰雪驟下。夜間寒風刺骨,宿營時大家擠在一起,背靠背地取暖;遇到夜雨,凍得渾身直打哆嗦,只好咬緊牙關(guān),忍饑受餓地站在深沒過膝的泥潭里,度過漫長之夜。我們這是第三次過草地,每個人帶的干糧很快就吃完了。在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中,沒有糧食,大家就用草根、野菜充饑,有的還吃起了煮皮帶。把皮帶先用水泡了,再煮,煮軟了就吃。人稱煮皮帶“這道菜”為“水煮黃牛肉”。
長征中,廣大指戰(zhàn)員越是在艱苦危險的時候,階級友愛的精神越是突出。戰(zhàn)斗時,緊密配合,互相掩護,在征途上,互相攙扶,走不動的,生病的,大家抬著他們走。許多人不顧自己饑餓、生病,爭著讓糧食、抬擔架,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在甘肅會寧大會師了。歷盡艱難險阻、曲折復雜的斗爭,轉(zhuǎn)戰(zhàn)一年零七個月的長征結(jié)束了。
在百丈一戰(zhàn),四方面軍傷亡近萬人。史力生就是在戰(zhàn)斗中慘死于沙場的。他是我從湖北黃陂木蘭山附近帶出來的一個紅小鬼,參軍時才11歲,是個孤兒。他曾給我當過警衛(wèi)員。后來,留在九軍二十七師。他從班長、排長、當?shù)竭B長。戰(zhàn)斗中一起帶領(lǐng)全連奮勇殺敵,子彈打光了,就展開了肉搏戰(zhàn)。他的手臂打斷了,就用牙齒咬著拉火索將手榴彈拉響,沖向敵群,結(jié)果身體給炸成了幾段。他犧牲時還不滿18歲。最后,他的連隊只剩下了4 個人。我后來見到有人轉(zhuǎn)來的他的遺物——一頂軍帽,一頂被彈片擊成千瘡百孔的軍帽。我看見它,心情很激動,想到他這樣年輕,就為革命而犧牲了,很難過。更加深了我對敵人的憎恨;同時,我也對這次戰(zhàn)斗的失利表示遺憾,對張國燾的倒行逆施,更加憤恨。
在丹巴、懋功地區(qū),十冬臘月里有許多人因雪崩而亡,還有許多人得夜盲癥,甚至凍餓死在雪地。我們紅四方面軍三次過草地,多次過雪山,來來回回,在這些人不常出現(xiàn)的地區(qū),拉鋸似地遠征,使得廣大干部戰(zhàn)士非常疲勞。有的戰(zhàn)士發(fā)牢騷,說,“快回到黨中央身邊吧!我們再也經(jīng)不起這樣的折騰了?!?/p>
張國燾這個野心家把大家坑苦了。但是,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是好的。我們的干部戰(zhàn)士是黨培養(yǎng)起來的,是為了實現(xiàn)黨的目標走到一起來的。為了黨的事業(yè),我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為了黨的事業(yè),任何艱難困苦,我們都不怕!說到這里,我望著爸爸那雙深邃的眼睛在閃光,那是一種剛強、堅毅的目光,那目光在告訴我一個事實:長征時,自然條件的惡劣嚇不倒紅軍。任何艱難困苦,當然包括那激烈的戰(zhàn)斗,更有那殊死的路線斗爭,同樣是以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紅軍取勝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