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穎 楊意
中班開學初,孩子們總是在自由游戲時間,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討論恐龍的話題。我們了解到有半數(shù)以上的孩子對恐龍感興趣,于是就生成了主題活動“恐龍的世界”?;顒舆^程中,孩子們在建筑區(qū)發(fā)起了搭建恐龍博物館的項目活動,自主、愉快地投入游戲,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慢慢進入了深度學習的模式。
一開始,孩子們搭建的“恐龍博物館”跟平時搭建的建筑差不多,都是實心的。后來,有的孩子將從家里帶來的恐龍模型搬進了建筑區(qū),擺在搭好的房子上和房子周圍。沒想到,就有孩子提出:“你搭的博物館和我見過的不一樣!”
問題1 真正的博物館是什么樣的
為了將搭建活動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豐富孩子們的搭建經(jīng)驗,我問道:“真正的博物館是什么樣的?怎樣才能知道?”歡歡說:“我們可以去參觀恐龍博物館!”平平說:“我們還可以把看到的記下來!”有了這樣的愿望和需求,我和孩子們共同設計了《恐龍博物館參觀記錄表》。周末,孩子們帶著問題和爸爸媽媽一起走進了恐龍博物館。
等孩子們回到幼兒園,我組織孩子們一起討論,進行了經(jīng)驗的分享和梳理。孩子們發(fā)現(xiàn)恐龍博物館是分為不同場館的,他們最感興趣的恐龍化石模型存放在恐龍博物館里面。在幼兒知道了恐龍博物館的基本結(jié)構(gòu)之后,我繼續(xù)追問:“恐龍博物館里到底有什么?”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恐龍化石。”“恐龍化石為什么在博物館里面呢?”有的孩子說:“如果把恐龍化石放在外面,一下雨就壞了?!痹趯铸埐┪镳^有了直觀的感知和深刻的經(jīng)驗梳理之后,他們接下來搭建的恐龍博物館有了內(nèi)部的空間,恐龍模型真正住進了博物館里面。
問題2怎樣讓大恐龍住進博物館
雖然恐龍模型并不大,但是孩子們搭建的博物館也大多是矮小的房子,模型只能擺在房頂和房子周圍。有的小朋友們提出了質(zhì)疑:“這個博物館小,我都看不見里面的恐龍啦!”于是,我趁機將美工區(qū)孩子們用廢舊紙盒、牙膏盒制作的大恐龍搬進了建筑區(qū),給孩子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引發(fā)認知沖突:“怎樣讓大恐龍也住進博物館展廳呢?”
有了這樣更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孩子們的探索與嘗試變得更有熱情。針對這個挑戰(zhàn),孩子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程程的方法是圍一個大大的圍墻讓大恐龍住進去;凡凡的方法是將大恐龍先擺好,然后用積木把它堆砌起來。我決定讓孩子們嘗試自主解決問題,結(jié)果孩子們發(fā)現(xiàn)大恐龍是住進去了,但是封不了頂。
為了能封頂,平平、峻澤、凡凡先將封頂用的長條積木測量好距離;接著,用較為穩(wěn)固的空心長條積木壘起博物館的兩面墻,將大恐龍放進去比一比,確定博物館的高度;最后,用長條積木進行封頂,終于搭建出了一個高大并且有房頂?shù)牟┪镳^場館。他們很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我們搭了一個大恐龍也能住進去的博物館啦!”我立刻給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你們真是太了不起啦!這個博物館我都可以進去參觀呢?!?/p>
問題3恐龍博物館只有一個場館嗎
新問題又來了:孩子們搭建的博物館只有一個場館,和之前參觀的博物館不太一樣。
我鉆進孩子們搭建的恐龍博物館,奇怪地問:“恐龍博物館只有一個場館嗎?”凡凡說:“有三個場館?!?/p>
我繼續(xù)問:“為什么要有不同的場館?”“方便參觀,都在一起太亂了,分不出來了?!?/p>
我又問:“那我們的恐龍博物館還可以有哪些場館?”“我們可以有食草龍館、食肉龍館、恐龍化石館。”
說完,平平、峻澤、凡凡繼續(xù)投入搭建。在接下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他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投入的狀態(tài),遇到困難和問題也愿意積極想辦法解決,并且能夠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找積木,有的負責搭建。當他們發(fā)現(xiàn)壘墻的長方形積木不夠用了,他們想到的辦法是找來兩個三角形積木拼在一起,變成長方形。當所有的積木都用光了,但是墻的高度還是差一點點時,他們的辦法是找來與所需高度相同的替代物——牙膏盒進行填充。
晚上睡覺前,場館終于建成了,并且還是相通的,孩子們在各個場館之間鉆來鉆去,樂得合不攏嘴。第二天起床后,他們特別自豪地跟早班老師和小朋友們介紹他們搭建的博物館——可以鉆進去參觀,特有成就感!其他小朋友也被他們搭建的熱情所感染,就連平時不喜歡進建筑區(qū)的全全和尚恒也開始主動來到建筑區(qū)參與搭建。
搭建博物館的過程成了孩子們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形成新經(jīng)驗的過程。
問題4斜房頂怎樣搭
在搭建博物館的房頂時,由于前后場館的高度不一樣,孩子們在如何封頂?shù)膯栴}上遇到了困難。
峻澤想到:“我們可以搭建一個斜房頂!”搭建斜房頂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長條積木總是打滑固定不住,大澍找來其他積木頂住長條積木的底部加以固定。搭建斜房頂遇到的第二個困難是好不容易蓋好的長條積木總是往下掉。在反復重建了4次之后,平平說:“長條積木太重啦!我們找些輕的積木搭?!彼阉髁艘蝗螅麄冋业搅藥讐K紙板,可紙板的長度不夠。經(jīng)過幾次嘗試,他們留下了三根長條積木當作斜房頂骨架,將紙板蓋在了上面,完成了斜房頂?shù)拇罱ā?/p>
恐龍博物館終于建成了,孩子們露出了燦爛的笑臉!在游戲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堅持不懈的探究行為、積極熱情的學習態(tài)度,還有遷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地建構(gòu)知識和有效的知識遷移是深度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