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才忠 滕學芳
【摘 要】
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檢驗對糖尿病進行診斷所具有的價值,以便為臨床檢驗工作提供可行的依據(jù)。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均為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選擇其中的43例患者作為本研究的觀察組,同時選擇同期在本院進行身體檢查的43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生化檢驗指標的檢驗,同時研究研究對象的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 PBG)、糖化血紅蛋白A1c(HbA1c)、甘油三酯(TG)、膽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相關指標,且進行評價和比較。結果:通過本研究的檢驗和調查分析能夠得出,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的FPG、2HPBG、HbA1c、 TG、CHOL、HDLC 、LDLC相關指標存在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通過應用血液生化檢驗指標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可以提供可行的診斷和參考依據(jù),能夠有效提高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效果。
【關鍵詞】 血液生化檢驗;糖尿病診斷;臨床診斷效果
最近這些年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活方式的不斷改善,使得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特點等都在不斷地變化,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一部分慢性疾病逐漸蔓延,并出現(xiàn)高發(fā)狀態(tài)。臨床有研究認為 [12],糖尿病開始成為對人們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病情,糖尿病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慢性疾病,它是人體內部胰島素分泌功能缺陷和異常分泌而導致的一種病癥。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對糖尿病在進行診斷過程中通過血液生化檢驗取得的診斷效果,并且將主要的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對象的調查時間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選擇在此期間本院收治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本研究的觀察組,對所有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評價和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46歲,平均年齡為(65.2±11.4)歲;選擇同期本院進行體檢的43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當中有男性22例、女性21例,最大年齡為76歲,最小年齡為41歲,平均年齡為(62.4±10.8)歲。對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除病情以外的其他資料進行檢驗和分析,可以得出,兩組研究對象在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的差異性,可以進行比較和調查。
1.2 方法
對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分別進行生化指標的檢驗工作,所選儀器為Roche cobas c50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己糖激酶法、免疫比濁法、酶法等方法檢測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 PBG)、糖化血紅蛋白A1c(HbA1c)、甘油三酯(TG)、膽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生化指標。兩組均于抽血前1晚20∶00后禁食水,抽血前3d以清淡飲食為主,大體原則為不食用高蛋白及高脂食物,多進食新鮮水果和蔬菜,保證三餐能量的科學供給。兩組均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2mL, 然后指導研究對象在3min之內口服葡萄糖75g和399mL的水的混合液,口服2h后再次采集患者的靜脈血液2mL,并且做出相關的檢驗。
1.3 觀察指標
對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的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 PBG)、糖化血紅蛋白A1c(HbA1c)、甘油三酯(TG)、膽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指標進行分析,并作出比較,如果FPG 3.9~6.0mmol/L,2HPBG<7.8mmol/L,HbA1c<6.5%、 TG 0.41~1.70mmol/L、CHOL 3.1~5.17mmol/L、HDLC 1.03~2.33mmol/L、LDLC<2.59mmol/L則表示正常。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均調入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檢驗,本研究選擇IBM 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調查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本研究的檢驗和調查分析,能夠得出,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的FPG、2HPBG、HbA1c、 TG、CHOL、HDLC 、LDLC相關指標存在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的生化檢驗指標情況。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為我國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為血糖升高所致代謝紊亂性疾病,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習慣改變,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對患者健康、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而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增高為基本特征的全身性慢性代謝性疾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患者多組織器官損害和功能不全,甚至致殘,危及生命 [35]。糖尿病易發(fā)生心血管病變、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并發(fā)癥。因此臨床應該重視對于糖尿病的診治工作,本研究分析采用生化檢驗指標對于糖尿病診斷和監(jiān)測的價值,從結果中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的相關FPG、2HPBG、HbA1c、 TG、CHOL、HDLC 、LDLC等指標與非糖尿病組存在有明顯的差異,能夠證實糖尿病患者進行生化指標檢驗的價值。綜上所述,通過對血液生化檢驗指標的應用對于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可以提供可行的診斷和參考依據(jù),能夠有效提高對于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效果。
參考文獻
[1] 錢建平.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臨床應用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32):108.
[2] 閆巖,林淑霞,梁穎,等.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其臨床價值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09):240241.
[3] 吳先玉.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18):5051.
[4] 夏軍輝,劉秋嫦,陳代云,等.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09):3132.
[5] 劉艷華.探討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