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擬人化的表現(xiàn)手法。
過程與方法:掌握擬人化的繪畫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卡通片中,各類形象的擬人化,激發(fā)學生的生活情感。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重點:了解擬人化的表現(xiàn)手法,并能創(chuàng)作一幅擬人化的作品。
難點:擬人化的形象是否生動,有創(chuàng)意。形象設計,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擬人的形象圖
學具:油畫棒、彩色筆、書畫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動畫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師: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接下來老師請同學欣賞一段有趣的動畫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課件播放)
師:這段動畫片有意思嗎?你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動畫片中的彩虹線卷、剪刀大嘴和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線卷、剪刀有什么不同之處?彩虹線卷和線卷相比你們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他們雖然不是人類,但是擁有人的特征,有表情、有動作,像這樣把生活中的事物畫成人的樣子,這是用了什么手法?(擬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1課《擬人的形象》(板書課題)
2.出示擬人的概念:將本不具有人類特征的事物加入人的形象特征,賦予他們新的生命形式,使其人格化
二、講授新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擬人的形象到處可見。在文學作品中讀到過,在動畫片中讀到過,在廣告中也時時存在著,這些生動的形象,使我們的兒童世界變得豐富多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形象。
1.欣賞擬人的形象圖片,感受擬人形象的美
教師出示不同的擬人化動畫作品,讓學生一起說出原型,并進行對比。
a、海綿寶寶
b、鬧鐘姑娘
c、果皮箱大哥
d、奔跑的胡蘿卜先生
e、頑皮的筆記本
f、廣告中的西紅柿
g、愛跳舞的玉米姑娘
h、愛學習的小房子
I、下象棋的小豬和小狗
同學們討論,這些擬人的形象有什么特點?然后找同學作答。
小結:它們的原型雖然不是人類,但是加入了人的形象特征,變得擬人化。
2.擬人形象的表現(xiàn)方法
師:看了這么多精美的作品,我們怎樣把生活中的形象擬人化呢?可以添加些什么?
(板書) 總結:
a、添加五官表情
b、添加四肢動作
c、添加衣服鞋帽
3.深入研究,使畫面更生動
師:同學們看一下老師出示的兩幅作品,看看哪一幅作品更加生動呢?
三、教師示范
步驟:(1)先畫物體本身的外形。
(2)相應添加五官表情、四肢動作(以大樹為例)
四、實踐創(chuàng)作
將自己喜歡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水果、植物、動物等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創(chuàng)作一副擬人化的作品。)
五、展示與講評階段
學生簡單介紹自己創(chuàng)作的擬人化形象,并談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感受。
教師和同學適當點評。比如構圖是否飽滿、合理,色彩搭配是否巧妙。
六、作業(yè)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周邊有趣的事情,如果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創(chuàng)作一幅保護環(huán)境的作品,我們應該怎樣去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