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了課堂管理對有效課堂教學的作用和意義。以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yè)為例,提出了有效課堂管理模式的建設方案。該方案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起到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課堂管理模式;主體;有效課堂;策略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對課堂人際關系進行調控與管理,從而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一個有效的課堂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課堂管理之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除了要傳授知識,還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完善教學環(huán)境和課堂紀律的構建,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什么是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
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是指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信息交流,共同維護課堂秩序,從而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是建設有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它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高職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材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的教材相當一部分只是本科院校教材的簡化版,強調理論知識,實踐環(huán)節(jié)較少。對高職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容易造成學生的畏難情緒,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沒有得到明顯提高??傮w來說,這類教材并不算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理念,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證。
(二)教育觀念分析
傳統(tǒng)的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是一種單向輸出的方式。而高職教育的特點是培養(yǎng)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盡快適應這一觀念。
由于教材的難度和傳統(tǒng)重知識灌輸的教學模式造就了學生缺少學習熱情,課堂教學管理難等問題。目前可行的辦法是選擇質量較好的理實一體化精品規(guī)劃教材,教師要轉變重理論知識,輕技能培養(yǎng)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加大對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投入。更為重要的是,要構建一個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來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本文以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yè)為例。
三、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yè)有效課堂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建設有效課堂的本質是把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成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從課堂的主導者變?yōu)橐龑д撸_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營造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從旁觀者的角色轉變?yōu)檎n堂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如何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每個老師的做法可能不同,但是首先要樹立學生是課堂主體的意識,其次要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多采用啟發(fā)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有參與課堂的機會,經常采用逐步深入的提問方式引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導入任務引領,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雖同屬高等教育的范疇,但是教育模式卻又明顯不同。高職教育具有明顯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特點。尤其對于工科而言更是如此,以電氣自動化專業(yè)為例,培養(yǎng)目標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既具有一定專業(yè)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在教學當中必須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從單純的灌輸課本知識轉向任務引領,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上來。按照“工學結合”的要求,以工程項目為載體,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注意項目的連貫性和完整性,貫徹“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合一”的教學模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布置項目任務的時候盡量采用分組的形式,明確小組成員各自的分工。同時,設計的項目難度要適中,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太難的項目,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喪失學習熱情,太容易的項目,學生感覺不到挑戰(zhàn)性,沒有成就感,也會失去學習興趣。作為教師而言,要改變以往重知識,輕技能的觀念,加大實踐教學的投入,以企業(yè)的真實環(huán)境為依托,開發(fā)基于企業(yè)真實設備的教學案例,建設項目化課程,使學生能夠參與到項目中去學習。對于一些專業(yè)基礎課程,則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一些教學實驗設備,以教學設備為平臺,開發(fā)融合專業(yè)知識點的實驗項目,使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既加深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又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項目化課程既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又能提升他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項目化課程的建設是高職教育課堂有效管理的關鍵。一個優(yōu)秀的項目化課程,任務明確,好操作,易執(zhí)行,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會被課堂內容所吸引,師生之間形成良好互動,無形之中就解決了課堂教學管理難的問題。因此,要構建有效課堂的管理模式,提高項目化課程的設計質量和執(zhí)行水平是關鍵。
(三)采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改變教學策略
要想提高高職教育的課堂管理水平,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首先要讓課堂教學變得有趣。如果能讓艱深難懂的專業(yè)知識以輕松有趣的形式傳達給學生,那么這堂課無疑是成功的。教師在上課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可以采用成果導向法,也就是要以成果為導向,先預期教學成果,再反過來設計教學過程,這樣可以更好地突出重、難點,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保證教學內容質量的基礎上,教學方法要多元化,可以采用案例引入法,行動導向法,頭腦風暴法,情境引入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許多教學方面的軟件也應運而生,如果能夠使用現代科技手段結合現有的教學策略,將會顯著改善課堂管理的水平,提高課堂的效率。例如,藍墨云班課就是一個很好的課堂管理軟件。它的功能新穎而齊全,一鍵簽到功能可以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完成整個班級的簽到點名,極大地節(jié)約了教師的點名時間以及記錄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用藍墨云班課開展舉手,搶答,選人等環(huán)節(jié),也可以開展頭腦風暴,答疑討論,課堂測試,分配小組任務,進行小組評價等活動。這樣就把現有的很多教學策略,如小組討論法,行動導向法等融入到藍墨云班課中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對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耳目一新,很快就能進入學習狀態(tài)。藍墨云班課改變了嚴肅的課堂,很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這種采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來管理課堂的方法,既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非常值得重視和推廣。
(四)采用多元化的人才評價體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高職課堂的有效管理也和課堂的評價體系有一定關系。在傳統(tǒng)的考核評價過程中,教師是一個考評員,他會根據學生的考試表現進行評分,角色單一。學生無法參與其中,只是作為一個被動的學習者來接受教師的評分,長此以往,學生必然會缺乏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在教學方式多樣化的前提下,教師也要有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來對接。例如,在采取小組分工開展項目任務的環(huán)節(jié),對小組的評價,既要有教師評價,也要有學生自評,還可以引入小組互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評價中來,加深對自我學習能力的認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五)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給予更多關注和正向激勵
目前高職生源多樣,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而學習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大學內容又有一定難度,尤其工科領域,如電氣自動化專業(yè)對數理基礎要求較高,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在學習上情緒變化較大,有興奮,有失落,有畏難,久而久之一些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熱情和信心,注意力發(fā)生轉移,不再關注課堂,這也造成了課堂秩序的難管理,課堂活動的難開展。對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和空間,了解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困惑,重新樹立對學習的信心,對遇到學習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主動和他們溝通交流。對待學生要多一點鼓勵和表揚,少一點批評,學生在學習上的每一個點滴進步都是一種成長,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正向激勵。對少數同學的正向激勵會逐漸傳導至整個班級,對營造溫馨輕松的課堂氛圍具有很大的幫助。只有教師和學生能夠愉快相處,學生才會認可教師的人格魅力,才會服從教師的課堂管理。
四、高職有效課堂管理的體會
(一)巧妙的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促進課堂的有效管理
在高職教育中,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的重要性。巧妙的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很快將學生帶入到“做中學,學中做”的狀態(tài)。以變頻器技術課程為例,如在做變頻器調速項目時,可以模擬企業(yè)真實的生產環(huán)境,賦予小組成員具體的角色,有人負責接線,有人負責設置參數,有人負責調試系統(tǒng)和處理數據,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遇到問題相互討論,這就是從個人學習模式走向了團隊學習模式。學生的注意力在項目上,加上教師的有效引導,自然會有良好的教學秩序。
(二)以精彩的提問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實踐證明,一個有趣的問題可以吸引絕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經常在課堂上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以提問作為啟發(fā)學生思考的源泉,以提問引領每個項目階段的開展,掌握課堂節(jié)奏,使學生不會輕易被非課堂因素干擾,從而分散注意力。
(三)教師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溝通
教師與學生要經常交流和溝通,這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礎。教師要能夠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多想想如果自己是一名學生,會喜歡怎樣的課堂。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教的問題,而且要多想下學生如何學的問題。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到適合自己發(fā)揮,學生樂于學習的最佳方式。
五、結語
課堂教學是高職教育的主陣地,目前課堂教學已發(fā)生深刻變化,例如電氣自動化專業(yè)的課堂,項目化教學是趨勢。如果沒有好的課堂管理,課堂活動就很難開展,效果也無從談起。課堂管理的核心是項目本身的設計質量和執(zhí)行水平,教學內容要及時更新,不能局限于課本,要學會拓展,豐富的內容才是吸引學生的前提。同時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結合教學策略,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只有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加上教師合理的引導,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才能合理而有效。
參考文獻:
[1]王曉霞.高職院校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管理模式探析[J].才智,2018,(17):125.
[2]衛(wèi)嶸.高職院校有效課堂管理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3(9):36-38.
[3]侯志華.如何提高高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職業(yè)教育,2017,3(14):178,180.
作者簡介:張霖(1983-),男,漢族,碩士,高校教師,研究方向:網絡建模與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