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A股有別于其他市場,資金供給和需求對比決定股價高低,絕大部分股票走勢和基本面無關,股價高低取決于有錢沒錢。同樣一只股票,牛市的時候每股20元,一年不到基本面沒多大變化情況下股價跌到每股5元,期間主要原因就是資金供給斷流。研究A股股價,最重要的是研究市場資金供給和需求對比,其次才是基本面。因為A股市的本質就是資金市。
2015年牛市資金供給如此之大和幾項法規(guī)有關,如出臺融資融券、上市公司股權能夠在券商、信托和銀行質押、允許作為通道給私募配資等。融資融券引流最高2萬多億,至今仍有近8千億持倉,券商場內和銀行信托場外股權質押幾萬億、信托和銀行給私募基金配資估計也是幾萬億。2015年牛市來的如此猛烈,主要原因是引流資金體量大,速度快。如果這些資金快速撤離,股市是不是會跌幅巨大,走勢和2015年上漲背道而馳,速度也會快的驚人?從2018年1月底,股市進入下跌趨勢看,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短短幾個月從1800點跌到1200點,上證指數從3587點跌到2500點不到,都是資金供給斷流的結果,走勢確實和上漲正好相反。
但當前到底A股處在資金供給和需求對比的哪個階段?未來資金需求壓力大不大?我們可以重點從四個方面著手分析:1.融資融券規(guī)模變化;2.股權質押危機如何化解;3.IPO規(guī)模的波動;4、再融資政策的變化。
圖1顯示,2018年1月29日融資融券規(guī)模1.08萬億,到10月18日降低到0.777萬億,上證指數從3583跌到2486點,說明融資融券規(guī)模的大幅縮減和股市漲跌息息相關。兩融金額最高的是2015年6月18日的2.2666萬億,假設兩融規(guī)模會不斷縮小,市場如何承受剩下0.777萬億退出的壓力?當前市場已經無法承受千億級別資金的退出,兩融的0.777萬億資金壓力如何化解讓人費解!
深圳市國資委、北京海淀區(qū)相繼成立化解股權質押的融資平臺,規(guī)模幾百億不等。到底股權質押規(guī)模多大?幾百億資金能否化解股權質押危機?
股權質押分為場內質押和場外質押,場內質押即質押給券商,場外質押給信托和銀行。場內質押前期比例高可達50%,近期質押比例大幅降低,場外質押也是如此。截至10月12日,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數量3478家、總股數0.6373億股,總金額4.44萬億。規(guī)模極為龐大!
圖2顯示,重要股東質押已達平倉線占30%,已達預警線為平倉占10%,質押盤平倉對二級市場有巨大的沖擊。8月至今,已經有西南證券、東興證券、華鑫證券、華安證券、中信建投和銀河證券等多家券商發(fā)布了股權質押訴訟公告,涉及金額逾30億元。目前已有多家券商停止了股票質押業(yè)務,其中包括一家規(guī)模前十的大型證券公司。
為什么多家券商停止辦理質押業(yè)務?因為市場下跌已經觸發(fā)大量股票達到質押平倉線(具體金額沒有對外公布),但是已達平倉線和預警線未平倉比例高達40%,部分券商已經無法承受。如今的市場每天成交僅2500億元,質押盤4萬多億如果有幾千億在二級市場拋售平倉,股市真的不知道猴年馬月能見底了。
通常泡沫有兩種方式化解,第一種就是化解方式類似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另一種就是靠時間慢慢的消化。如果是第一種,股市冬天會很冷;如果是第二種,股市冬天會很長!
股市兩年上市新股800家,對流動性有巨量需求。光一家工業(yè)富聯融資267億元,漲停板打開后在二級市場三天成交金額289億元,289億元有相當一部分成為沉沒成本。長此以往發(fā)行新股,二級市場開板后鎖定海量流動性,對市場壓力巨大。
2018年6月獨角獸基金募集高達1000億,獨角獸到底會不會發(fā)行至今沒有定論。市場已經無法承受IPO每年幾千億的流動性鎖定,IPO成為股市資金流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最近允許募集配套資金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償還債務,比例不應超過交易作價的25%;或者不超過募集配套資金總額的50%,此前的規(guī)定要求募集的配套資金只能用于項目,不能用于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的資產流動資金或償還債務。
再融資增發(fā)股份一般是12個月解禁,如果一年通過二級市場募集配套資金達到一千億,12個月后解禁在二級市場拋售,哪里有資金能夠承接千億資金的拋售?
綜上所述,當前股市暴跌不止的原因主要是資金供需嚴重失衡,市場在通過大幅下跌達到流動性均衡,即如果個股價格20元/股,股票需要日成交2億元穩(wěn)定價格,如果個股股價3元/股,股票日成交只要1000萬元就能穩(wěn)住。但大幅下跌達到流動性供給平衡是特別痛苦的過程。如果不能化解融資融券千億、股權質押萬億規(guī)模的拋售壓力、降低IPO數量和再融資規(guī)模,未來幾年都需要經歷漫漫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