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廣 洪霜 黃文婷
【摘要】“國學熱”催生了蘇州市諸多國學培訓機構。為了準確把握蘇州市區(qū)國學培訓現(xiàn)況,項目組成員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掌握了各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培訓意向、價格定位、師資要求、學習基礎、班額設定等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前景分析及對策探討,為相關機構的教學與決策提供可靠參考。
【關鍵詞】國學;培訓市場;蘇州市區(qū);問題;對策
盡管學界一直對國學的概念爭論不休,也有理智的聲音給所謂的“國學熱”澆了冷水,但這并不影響社會大眾對“國學熱”的推波助瀾,因此各種國學培訓機構應運而生。一般而言,國學主要是指以中國古典典籍為載體,表達中華民族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倫理觀的學術體系。從寬泛角度來說,國學也包括醫(y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shù)術等。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國學培訓,是以儒家經(jīng)典學習為主的教學與閱讀活動。屢屢看到類似的報道:××城市掀起“國學熱”;教授辭職創(chuàng)辦“國學講堂”;女大學生穿漢服游走于鬧市;小學生開學典禮時穿古裝戴清朝圓頂帽,集體朗誦《三字經(jīng)》;企業(yè)老板讓員工背誦《弟子規(guī)》;甚至監(jiān)獄也組織服刑犯共同念《三字經(jīng)》。歷來崇文重教而且經(jīng)濟實力雄厚的蘇州在國學教育方面自然不甘人后。
在此背景之下,基于有針對性開展國學培訓的考慮,蘇州過云樓藝術館委托我們做一項市場調查,以幫助公司準確把握蘇州市區(qū)國學市場培訓現(xiàn)況,尤其對課程設置、培訓意向、價格定位、師資要求、學習基礎、班額設定等情況進行較為細致的摸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前景分析及對策探討,對公司的教學與決策提供可靠參考。我們采取電話咨詢、抽樣調查、現(xiàn)場實地調查等方式,摸清了蘇州市區(qū)國學培訓的大致情況,現(xiàn)將調查結果及問題、對策概述如下。
(一)蘇州市區(qū)國學培訓機構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蘇州市區(qū)大小國學培訓機構不下二十余家(不含中小學組織的國學興趣班),這些機構分布在名勝舊地、老城街巷、新區(qū)、園區(qū)、太湖之濱等,大多分布在人口密集區(qū),交通極為便利。這些培訓機構既有一二十年歷史的名門,也有最近躥紅的新貴。它們常以“××書院”命名,也有“××職業(yè)培訓中心”“××培訓學?!钡让Q。
(二)國學培訓課程及培訓意向
這些機構開設的國學課程,既有《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大家耳熟能詳?shù)膰鴮W啟蒙經(jīng)典,也有《聲律啟蒙》《古代名句選讀》《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等經(jīng)典書籍,此外還有著名的“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特別是《論語》對我國幾千年的政治、思想、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仿,《論語》誦讀是所有國學培訓機構之必選課程。例如過云書院擬開設《論語解讀班》(啟蒙班)、《論語解讀班》(精讀班)、《春秋解讀班》(啟蒙班)、《春秋解讀班》(精讀班)、《孟子解讀班》(啟蒙班)、《孟子解讀班》(精讀班)、《孝經(jīng)解讀班》(啟蒙班)、《孝經(jīng)解讀班》(精讀班)、《禮記解讀班》(啟蒙班)、《禮記解讀班》(精讀班)等課程,對國學經(jīng)典的涵蓋范圍更廣。新鴻書院的國學菜單有《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guī)》《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等。該機構在宣傳網(wǎng)頁上說:“這些經(jīng)典凝聚了我國數(shù)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前后連貫,朗朗上口;內(nèi)容豐富,包含有諸如天文、地理、歷史、治國、修身、道德、倫理等豐富知識,堪稱國學經(jīng)典?!边@的確代表了諸多培訓機構對國學經(jīng)典的共同認知。
(三)學習基礎、班額設定
蘇州市國學培訓可以說沒有教育程度與年齡門檻的限定,只要對國學有興趣均可自由報名。當然,班級編排還是有層次區(qū)別的,一般由小到大,由易到難,注重因材施教。比如傳習國學書院,他們針對4周歲小朋友至青少年學員,把握啟蒙階段兒童的心理特征,選取適合青少兒的精華知識,以大字拼音和基本字義的形式,把故事、書畫、藝術品完美連接。他們的國學培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少兒啟蒙篇(兩年):《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詩》。第二階段為詩賦文章篇(四年):《詩經(jīng)啟蒙》《唐詩宋詞優(yōu)選》《幼學瓊林》《文言文優(yōu)選》《古文觀止》《增廣賢文》《笠翁對韻》。第三階段為四書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各培訓機構一般采取小班制授課,每班學員20-30人,一般周末教學,每周2-4課時。
(四)師資要求及價格定位
要獲取這些培訓機構師資力量的真實情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從已經(jīng)公開的資料來判斷,培訓機構的中堅力量大多屬于兼職。而有些培訓機構本身就是在職高校教師所創(chuàng)辦的,他們憑借自己的職業(yè)優(yōu)勢,能夠聘請到資深教師從事國學宣講,可以收到良好教學效果。
至于每個培訓機構對學員的收費,大體存在著兩種情況。一是公益教學,完全免費。蘇州自古以來,國學興盛,書院林立。在推進蘇州“德善之城”的建設中,2013年4月,由蘇州市文明辦、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團市委等單位共建的“德善書院”應運而生,該書院下設國學經(jīng)典少兒傳習部,主要承擔著在未成年人中普及國學、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和使命。從2013年以來,書院每年開設國學經(jīng)典少兒公益?zhèn)髁暟?,傳播國學經(jīng)典,弘揚德善風尚,好評如潮。我校教育學博士顧梅老師,自2015年4月至今主持蘇州文廟“梅子時間”,以畫信、誦讀國學經(jīng)典等方式參與公共教育服務,影響深遠。而以培訓茶藝師為主的蘇州山水職業(yè)培訓中心也免費招收國學班學員,既帶動了公司的人氣,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也推動了中小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的學習,社會反響強烈。二是收費教育。大部分培訓機構為了自身生存,在國學培訓時適當收費,很多機構是先試聽一段時期課程,然后再收費,其費用標準一般在每課時50-150元不等,比起鋼琴、繪畫等藝術類教學這收費比較“親民”。 大多數(shù)學員接受每課時100元以下的價格,因此某些收費過高的機構報名者有限,預收30人的班甚至最終只招收到3名學員。
(一)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我們注意到,某些國學培訓機構的國學課程難度過高,超出了幼兒乃至少年的接受水平,如《易經(jīng)》《書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春秋》《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禮運大同篇》等;有些經(jīng)典本身存在背離時代精神的封建糟粕,不宜作為教學內(nèi)容強性灌輸,如《二十四孝故事》等。正如有的學者所言:“國學文化有兩面,它既有人文、儒雅、智慧、超脫的一面,同時又有殘忍、虛偽、庸俗、封閉的一面。國學的主體內(nèi)容與現(xiàn)代文明一致,如孔子的仁愛精神、儒家的積極進取精神等。但對于國學中需要摒棄的部分也要正視,比如君臣的綱常,授受不親的禮教,父為子隱的回護,‘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愛有等差等,都是缺乏平等意識和自由理念的。凡此種種,精華與糟粕并存。這就需要當代大學生細加辨析、嚴加取舍?!币呀?jīng)成人的大學生尚且需要對國學經(jīng)典采取“拿來主義”,而更為幼小的作為“一張白紙”的少兒,豈能任由國學糟粕在其之上亂涂亂畫呢?
(二)“美育”功能弱化,培訓效果存疑
現(xiàn)代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美育是不可缺少的。早在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時,他就提出要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之所以提出這一主張,是基于他對美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認識。從美育角度來說,幼兒、少年與其花費寶貴的時間死記硬背佶屈聱牙乃至糟粕猶存的“經(jīng)典”,不如更多地背誦唐詩宋詞中的優(yōu)美詩篇,讓孩子的內(nèi)心沉浸于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和豐富的情感世界里,在美的閱讀中學會體驗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個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我們注意到,有些培訓機構選擇了唐詩宋詞、短小精悍的古文作為教學內(nèi)容,這是很恰當?shù)?。通過對經(jīng)典詩文的誦讀,一方面可以和中小學的語文教學對接,另一方面也符合學員的認知水平,擴寬了他們的知識面,所謂“入人也深,化人也速”。另外,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歡聚一堂的誦讀本是有益的群體活動,有助于學員們培養(yǎng)團體意識。
(三)流于形式,知行背離
在實際教學中,目前部分機構的國學培訓流于形式,知行背離。具體表現(xiàn)為,他們讓學員們(尤其是中小學生)穿上古代的服裝,對父母或老師行“三跪九叩”大禮,搖頭晃腦地誦讀意思不甚了了的古代典籍,大有孔乙己再世、三味書屋穿越的架勢??勺x經(jīng)不僅僅停留在認字、會念的層面,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古人修身養(yǎng)性并不意味著全面復古。有的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在公民意識與能力仍然不足的情況下,‘國學熱對舊道德、舊倫理的美化性表述及崇拜儒家經(jīng)書、崇拜儒家圣人等經(jīng)學化思維方式,不僅將極大地妨礙現(xiàn)代政治價值在中國社會的發(fā)育與普及,而且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所建構和依賴的現(xiàn)代政治價值也產(chǎn)生了極其明顯的侵蝕效應。因此,從中國現(xiàn)代國家建設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順利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國學熱不應該也絕不能突破現(xiàn)代政治價值的底線?!?/p>
我們坦誠地呼吁廣大國學傳播者與愛好者,市場之力須揚國學“好風”,切莫使偏了勁,走錯了路,念歪了經(jīng)。期待國學培訓市場能夠種下美麗的種子,明日長成參天大樹。
[1]趙婕.大學生國學修養(yǎng)狀況的調查[J].當代青年研究,2011(01):28-32.
[2]張師偉.國學熱不應突破政治價值底線[J].紅旗文稿,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