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子
如果某件事情,成功率只有1%,或者更小,你還會去做嗎?
在接近仙境的南方古國,有這么三個人,毫不猶豫地回答了:會!他們的國家,叫“夏蟲國”。“夏蟲”,來自《莊子·秋水》“夏蟲不可語于冰”。這里的人,生命只有三季長,春生秋死,不知有冬。誰都沒見過冰,越是見不著,越是想見到。
這天,一位年輕的將軍,決定去尋找冰。隨他出發(fā)的,還有另外兩人,墨斗先生和力士。
他們先到西方古老的森林里,找一種神木建造大船,然后出海找冰。森林里危機四伏,各種野獸出沒,一會兒狂風暴雨,一會兒電閃雷鳴……此時的音樂,也隨著緊張起來。危急之時,沒成想,那艘由神木化作的船,變成神龍騰空而起,保護了他們。
繞了個大圈后,三個人回到家鄉(xiāng),而夏蟲國這時已是冰天雪地。原來,冰一直是存在的,只不過是生命短暫,才與冰無緣罷了。
這就是動畫片《夏蟲國》中的故事。導演湯柏華說,“人要看到自己的局限,即便是局限,也要努力去靠近,去求知?!笨傄心敲匆粋€信念,支撐著我們?nèi)ヌ剿?,這才是活著的意義。
湯柏華從小在老家的寺廟里看雕塑、壁畫,偶爾聽長輩們講傳奇志怪的故事。畢業(yè)后,他決定拍一部帶有傳統(tǒng)韻味的動畫片。洶涌翻騰的浪花,紅梁綠瓦的城門,裊裊升起的炊煙,穿著鎧甲的將軍和體格矯健的白馬……背景色調(diào)古樸,線條簡練有力,這些動畫靈感正是來源于古代壁畫。
為了臨摹壁畫,湯柏華帶著團隊多次輾轉(zhuǎn)于敦煌和永樂宮等各處古建筑。作畫的材料,他們反復試驗,最后找到了石膏,原汁原味的“敦煌味”才終于出來。
先用鉛筆畫初稿,然后描到石膏板上,再用傳統(tǒng)礦物原料上色,最后掃描到電腦里。17分鐘動畫,20多個人用了兩年多時間才完成,一共耗費10000多塊石膏板,總計20多噸,被稱為“史上最重動畫”。
湯柏華,就像那三個尋冰的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別人都在做3D,他做手繪;別人用高科技,他用石膏;別人追趕商業(yè)價值,他講哲學故事。他說,“寧愿慢一點,也要做點不一樣的。”
好在《夏蟲國》最后反響不俗,入圍了好幾個國際大獎。
20多個人,以真誠的心,致敬傳統(tǒng)經(jīng)典。除了深刻的故事,動畫的細節(jié)處理,也有獨到的細致:將軍、墨斗先生和力士,分別代表三種意向:開創(chuàng)精神、智慧和力量,所以三個人的穿著和行動也就不同;用月圓、月缺表示時間和空間的變化……
當然最妙的,還是從頭到尾的背景音樂,民間鼓樂配合地方戲曲,無需任何對白,就把情節(jié)推向了至高點。這些畫面和細節(jié),無不讓觀者看完大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太妙了?!?/p>
繼《夏蟲國》后,湯柏華又帶著團隊制作了另一部動畫《莫高霞光》。他們在敦煌待了9個月,用2000塊泥板講了7分鐘大唐玄奘西行的故事。
這次更妙,他們的泥板,直接用敦煌大沙泉的泥和鳴沙山的五色沙,采用“三沙六土一灰”古法配置而成,在形式和意蘊上,更接近敦煌壁畫。一個人物的動作,要畫上幾十塊泥板,笨拙又精致。
玄奘西行,是“信念”支撐他克服內(nèi)心的恐懼,超越身體的極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和湯柏華很相似。拍好這些動畫,就是湯柏華的信念。
(橘子摘自尋匠之美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