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樂 楊國珍 魏延凱
課外閱讀有利于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小學生的成長發(fā)育有重要意義。本文具體分析了我國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問題,并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相應的指導建議。
1 語文教學以“讀”為主。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充分閱讀、全面認識閱讀、閱讀理解、閱讀培養(yǎng)語感、通過情感熏陶閱讀。在正常的教育教學中也發(fā)現(xiàn),盲目閱讀對學生來說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不教學生閱讀方法,閱讀不注重形式的多樣化,不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不好的。為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幾點措施。1 .工作之余你選擇在課后讀什么書?這是每個家長都有的問題。筆者認為,父母可以選擇以文字為基礎的語音閱讀書,并配以插圖。當閱讀時,讓孩子通過雙線,拼音和文字,可以增加孩子的閱讀能力,糾正孩子的普通話發(fā)音,并能鞏固漢語拼音的知識。2.結合目前的教學材料,適當延長課外活動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教材內容應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書籍,不僅要鞏固課堂內容,還要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和探究的興趣。
2 當前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問題
2.1 小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得不到保障
現(xiàn)階段我國低年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嚴重不足,自由閱讀的時間極為有限。一方面,繁重的學習任務、滿滿的家庭作業(yè)讓低年級小學生無暇進行課外閱讀,更無法進行深度思考;另一方面,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致使小學生在節(jié)假日等課余時間還要上奧數(shù)班、作文班、書法班等輔導班;除此之外,部分家長基本上是早出晚歸的狀態(tài),無法陪同或督促小學生積極利用閑散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不利于小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狀況的實現(xiàn)。
2.2 低年級小學生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進行課外閱讀時,由于缺乏教師與家長的專門指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并不理想。部分學生躺在沙發(fā)上、趴在床上或者邊看電視邊讀書、邊吃零食邊讀書,這些不僅影響課外閱讀效果,還不利于小學生的身體發(fā)育。部分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走馬觀花,不動筆墨,淺嘗輒止,這就限制了小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小學生將書中的優(yōu)點轉化為自己學習生活的養(yǎng)料。部分小學生課外閱讀中不能及時將書中出現(xiàn)的字、詞、句完全理解,沒有查字典查材料的自主探究習慣,不認識的字還是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還是不理解,自身課外閱讀的效果不明顯。
2.3 學?;蚣彝ト狈惴諊?,降低小學生閱讀興趣
有很大部分的家庭甚至學校都缺乏讀書氛圍,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機會減少,對課外閱讀的熱情與積極性也隨之降低。部分家長熱衷于手機、電腦等電子信息技術,喜歡游戲、上網(wǎng)、打牌等,小學生模仿家長的愛好,自然不愛讀書;而在部分學校中,由于應試考試的壓力、分數(shù)評比的壓力、學習時間的緊迫性等等原因,教師將絕大多數(shù)精力都放在了做題、考試中去了,讀書館常年緊閉,學生的借閱工作沒有成為常態(tài),有些教室里面的“讀書角”等常年不更新,翻來覆去就是那么幾本課外讀物,無法滿足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需要,不利于營造讀書氛圍,不利于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3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建議及相關措施
3.1 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保障課外閱讀時間
時間是進行一切學習行為的保障與前提,如果連讀書的時間都沒有,就無法談讀書效果。隨著現(xiàn)階段低年級小學生學業(yè)壓力的增大,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課外閱讀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在留家庭作業(yè)的時候要注意為小學生預留出進行課外閱讀與思考的時間,為小學生減負,按照新課標要求,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過程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的祖國花朵;其次,家長與老師要引導小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按時完成作業(yè),并有計劃的進行課外閱讀。要引導小學生用設置閱讀計劃、閱讀安排等方法來合理安排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選擇的進行課外輔導,要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小學生身心成長的必要性,并積極配合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3.2 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調動低年級學生積極性
好習慣是人們儲存在他們的神經系統(tǒng)里的資本,是一種價值不斷增長的資本,人們會在余生中享受它??梢姡囵B(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生活。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培養(yǎng)小生良好學習習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討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教育工作者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在上課前預覽研究表明,學生常常存在于小學課程跟不上老師的思路,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充分準備,老師想說什么,不專為課程。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使學生能夠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專注地傾聽的習慣,通常情況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專注地傾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教師要認真鉆研閱讀的相關技巧,并科學指導小學生的閱讀方法,使小學生能夠科學有效的進行課外閱讀活動。通過科學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情節(jié),豐富自己的詞匯,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能力,提高閱讀的綜合效益;其次,教師進行閱讀方法指導時要重視小學生閱讀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閱讀方法,重視加強閱讀步驟與方法的指導,鼓勵小學生樹立自己的讀書觀、學習觀;在為小學生們選擇課外讀物時,應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以孩子的興趣為中心,以全面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素質為準則,找到課外閱讀的源頭活水,引導小學生積極親身體驗,使其能真正產生發(fā)自內心的激動和興趣,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
3.3 營造書香氣氛,形成書香熏陶
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可充分熏陶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思想情操。家長應堅持每日親子閱讀半小時,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學校要充分利用圖書館、圖書角等,營造一個共同閱讀的書香氣氛,并將課外閱讀活動穿插到日常教學當中去。例如,在課前3——5分鐘的讀書活動。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去讀,或默讀、朗讀、小組合作讀、師生合作讀、好伙伴比賽讀……此時,哪怕平時不大喜歡課外書的同學,也會被感染。再者,教師要善于展開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活動,通過讀書交流會讓學生主體唱主角,自在地、愉悅地表達讀書心得與體會。這樣,學生在交流中提升了自己對閱讀方法的認識,從而增強閱讀的興趣,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
4 小結
課外閱讀是積累語言的良好途徑,有助于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使小學生懂得如何探索、發(fā)現(xiàn)、獲取知識,讓小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發(fā)展個性,對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與家長要重視低年級課外閱讀活動,營造書香環(huán)境,激勵低年級小學生從小開始好讀書、會讀書、樂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