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老子提出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一個美學觀點,它體現(xiàn)了老子哲學的精湛與深邃,包含了豐富的哲學內(nèi)涵和美學思想,對中國的藝術(shù)領(lǐng)域產(chǎn)生了豐富且深刻的影響。
關(guān)鍵詞:老子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提出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我國古典美學中一個重要觀點,是老子提出的關(guān)于聲音的一個美學觀點,最早出現(xiàn)在《道德經(jīng)》中,“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他認為,最美的聲音就是沒有聲音,最美的形象就是沒有形象?!按笠粝B?,大象無形”是一切藝術(shù)和美的最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實際上已經(jīng)進入了“道”的境界,這里沒有任何人為痕跡與作用,完全符合自然。
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哲學內(nèi)涵
(一)“希聲”“無形”——“道”之空寂虛無。老子提出的“道”的第一個特點是“無”。在他的《道德經(jīng)》第25章中有“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也就是說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見,把它叫做“?!?,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不可說清楚,所以就混而為一。以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庇幸粋€東西渾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開始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自長存永不停息,循環(huán)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所以道本身不具有物質(zhì)的特點,它是無形、無氣、無味、無聲的,是人們感受、察覺不到的。
(二)“大音”“大象”——“道”之包孕萬有。老子提出了“道”的第二個特征“有”?!兜赖陆?jīng)》中說道:“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萬物之宗?!币馑际钦f,“道”雖然是不可見的虛體,空虛無形,但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不可估量的。它是那樣深邃,好像是萬物的主宰,具有無限力量和內(nèi)涵。另外還提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說明“道”從時間而言,經(jīng)久不衰,天長地久;從空間而言,無處不在,無窮無盡。它孕育著宇宙萬物而生生不息?!靶蛑T”是產(chǎn)生萬事萬物的根源,它的作用非常大?!靶蜷T”“天地根”都是用來說明“道”為產(chǎn)生天地萬物的地方。
(三)“道”的雙重性質(zhì)。老子提出:“‘道是虛無與實存的辯證統(tǒng)一;虛無性與無限性的辯證統(tǒng)一:有與無的辯證統(tǒng)一。”老子曾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崩献诱J為“無”和“有”是相互依存的,“有無相生”,“有”生于“無”,以“無”為根本,人們可以通過“有”去感受“無”的境界,老子以車輪、陶器、房子作比喻來說明這一觀點。這些東西之所以有很大的價值和作用,就是在于“無”和“有”、“虛”和“實”的相互依賴、相互作用?!按笠粝B暋焙汀按笙鬅o形”的境界,總要通過具體的“聲”和“形”來暗示、象征才能聯(lián)想和體會。
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在中國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影響
(一)對音樂的影響。(1)對“有聲”的超越,對“無聲”的追求?!肚f子》中記載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睆椙俚臅r候,只要發(fā)出一個聲音,便失掉了其他的聲音,只有在住手不彈的時候,才能五音俱全,才能使音樂不受損害,達到真正的音樂。(2)對全美、大全之樂的追求。有了聲音,就有了具體的形式,只能表現(xiàn)部分,而不能統(tǒng)攬全部,所以不能成為“大音”,而無聲就可以充分發(fā)揮人的想象能力,不受具體形式的限制,所以可以成為“大音”。
(二)對繪畫的影響。對有聲的超越,對空白的追求。中國在繪畫方面自古以來都注重空白,空白處給人無窮無盡的想象,宋代馬麟的《層疊冰綃圖》中的梅花只有兩個無所依傍的樹枝,看不到樹干,這就給人以想象,聯(lián)想到宮女的命運,無所依靠,孤芳自賞。我國著名畫家豐子愷也重視空白的描繪,他的《鑼鼓響圖》畫了一老一小,小孩子拉著老奶奶往一個方向去,本來響的聲音是無法畫出來的,而且圖中也沒有畫出有人敲鼓的場面,但是通過這個動作能讓人感受到鑼鼓響這一現(xiàn)象。這些對空白的描繪都是繪畫藝術(shù)的點睛之筆,豐富了繪畫的境界。
(三)對詩歌藝術(shù)的影響。對“無言”的追求。在歷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都有對無言的追求。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有很多地方是語言無法表達的,語言受到限制,遇到表達的困境,也正是語言的空白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詩人追求無窮的意境,這樣才是偉大的、回味無窮的佳作。詩歌的偉大之處在于設(shè)置空白讓我們體會其中的奧妙,不會顯得淺顯無味,而是意味無窮??梢姟按笠粝B暋薄按笙鬅o形”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領(lǐng)域中也產(chǎn)生了不容小覷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陸元熾.老子淺釋[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2]羅龍治.哲學的天籟·莊子[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13.
[3]唐詩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8.
[4]施蟄存.唐詩百話[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任思佳,女,延安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文藝美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