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燕
探究性學習策略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以探究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并在此過程中,強化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此種教學策略,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與熱情。本文擬探討探究性學習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 探究性教學原則
1.1 以學生為主體
使用探究性教學的首要注意事項便是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即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便應該注重將學生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也會更加愿意去探究各類問題。如此,才能為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1.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探究性教學是一種以實踐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方法,在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于實踐中去的時候,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搜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整理與之相關的信息,在實踐中注重于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 探究性教學使用策略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將此種教學方式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
2.1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學生只有處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才會主動去探究各種問題,以獲取更多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嘗試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以激起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教材內容來創(chuàng)設具體的問題情境。比如,在展開新課之前,可以詢問學生“Dear classmates ,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knowledge of yesterdays study?”等到講解文章時,則可以結合某個單詞或者語法知識詢問學生“Do you remember another grammar that is similar to this grammatical knowledge? Which student can give a brief statement?”等到文章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Now do you know the main meaning of this article? Who can explain the gist of the article?”這樣一來,學生整堂課都處在探究問題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這樣他們探究、學習知識的欲望就會非常強烈,這樣就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
2.2 開放教學環(huán)境,挖掘探究潛能
合理的教學環(huán)境,能保障探究性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作為教學任務之一,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自身的探究學習能力。
筆者在教學中,會在保障所有同學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一步的探索英語知識。比如,學習語法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對比,這樣,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就會非常強烈,而這些可能超過他們知識水平的探究問題,則會有效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的欲望。這樣長久下來,學生的探究能力會得到很大提升。
2.3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對學生長遠性的發(fā)展來講舉足輕重。但目前,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教師在課堂上占據(jù)主體地位,結合知識點對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學生只是一味作答,自主提出問題的機會非常少。這就導致學生的問題意識不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甚至會影響到他們日后的發(fā)展。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多數(shù)學生的思維并沒有發(fā)展成熟,這就使得他們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不甚客觀、全面,從而致使他們可能會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比較幼稚的問題。教師在面對此種情況時,不應該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表現(xiàn)出嘲笑、嘲諷的意思,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應該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奠定良好基礎。
其次,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融洽的教學環(huán)境。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觀察到,多數(shù)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始終將“教師”這個身份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認為學生不應該對教師的意愿以及教學流程表現(xiàn)出任何不滿的情緒。這就導致教師與學生處于一個非常不平等的地位,也使得學生不愿意在課堂上提出關于英語的問題。因此,教師若想要逐漸讓學生學會提問、愛上提問,應該善于創(chuàng)設融洽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為幫助學生形成問題意識奠定良好基礎。教師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站在與學生進行同等的位置同其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
最后,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正確的提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有信心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從而參與到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去。
問題意識對于學生一生的成長與發(fā)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對學生提出來的各種與教學相關的問題表現(xiàn)出重視的態(tài)度,以幫助學生逐漸喜歡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教師還應該創(chuàng)設融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并在此環(huán)境中教會學生如何提問。如此,才能在確保學生習得基礎英語知識的同時,真正做到培養(yǎng)并發(fā)展他們的問題意識。
3. 結論
探究性教學的意義在于,引導學生以“問題”為核心,自己去探究知識、搜集相關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成績都會得到很大提高。鑒于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使用此種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想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紅巖.探究性學習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
[2] 孫亮峰.探究性學習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