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霞
新課改猶如一股暖人的春風,讓教育的面目煥然一新,讓課堂更加充滿朝氣與活力。在高效課堂中,學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學習,老師懂得了怎樣去引導學生。課堂上,那一幅幅學生熱烈討論的畫面,精彩展講的場面,讓筆者不由感慨萬千,新課改才是應該有的教育模式,學生才是教育的主角,學習的主人,三尺講臺一定要有我們學生靚麗的身影。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不同情況,高效課堂模式不能照搬,需要結(jié)合自己本校的實際靈開展。根據(jù)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學實況,筆者在高效課堂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制定出“七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現(xiàn)與大家分享如下:
1. 出示目標
每節(jié)課都要出示目標,包括練習課,目標要明確具體、精煉易懂、教師(或?qū)W生)對目標進行解說并朗讀。
2. 自主學習
(1)自主學習目標明確,任務具體,限定時間和參考書籍,可以具體到頁甚至段落。
(2)自主學習時老師要關注學困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指導。
(3)自主學習時,注意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老師要巡視教室,了解學生情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
3. 小組交流
(1)規(guī)定交流的形式,明確交流的問題,限定交流時間,完畢后報告,可適當加分,提醒注意事項。
(2)小組交流時,老師巡視教室,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指導小組交流。
(3)小組交流要有實效,切實把不懂不會的地方揪出來,解決掉,不搞花架子,不走過場。
(4)小組交流形式:一對一交流、二分之一小組交流、同桌交流、對桌交流,小組集體交流。其中如果有組內(nèi)無法解決的問題,呈現(xiàn)到黑板上,其他小組解決,全班都不會的問題,教師精講點評。
注意問題:
(1)學生的參與的廣泛性,不要把個別學生邊緣化。學生是課堂的導演,演員,不只是觀眾,聽眾。
(2)注意保持課堂秩序有序,巡視教室,不許學生做與課堂學習無關的活動,例如說閑話,玩文具等導致課堂秩序混亂的行為。
(3)小組交流時小組長必須負起責任,掌控討論進度和小組紀律。
(4)老師在各組之間巡視,適時點撥、啟發(fā)引導,幫助學困小組。
4. 提問展示
4.1 提問方式
點組點號、拍肩、暗示提問、點名、連環(huán)問、主動回答、搶答等。
4.2 展示形式
原地回答、表演、辯論、上板展示、小老師展示等。
4.3 小老師展示要求
(1)小老師展示時要落落大方,講解時身體與黑板成45度夾角,不擋住其他同學視線,恰當運用肢體語言,增強表達效果。
(2)注意時間把控,小老師連續(xù)講解時間需要控制在3分鐘以內(nèi)。
(3)小老師臺上展講時,可以提問其他學生問題,但是不能超過兩次。
4.4 上板展示要求
(1)上板學生的廣泛性,要求每節(jié)課30%的學生上板,提問哪個學生,教師要心中數(shù),在教案中有體現(xiàn)。
(2)學生上板展示時,做到迅速,安靜,整齊,即為“靜、快、齊”。
(3)規(guī)范學生書寫,無論是黑板上還是練習本上,要求認真工整規(guī)范、又快又好。
(4)評判黑板展示內(nèi)容,要做到準確、迅速、有結(jié)果,有點評,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互評,也可以輪流評判,未上板的同學也要相互評判。
(5)對于經(jīng)典的問題,老師要有精講點評,引導學生對同樣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jié)。
(6)本環(huán)節(jié)對老師的要求:教師認真聽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以及展示中存在的問題,對知識進一步強化,啟發(fā)學生思考。根據(jù)問題難易程度,有目的地提問,盡量讓學生設法回答、解決、糾正、改正。
5. 精講點評
對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提問展示環(huán)節(jié)暴露的問題,學生又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老師要精講或者歸納、或者強化知識點、難點、重點。這個環(huán)節(jié)起到拓展、延伸、拔高、提升的作用。
注意事項:學生能精講點評的盡量讓學生做,講不清楚的,老師可以補充。
6. 當堂練習
對本課知識的練習和鞏固,也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練習的形式有:發(fā)試卷、做習題、做資料、上板、背誦等。
注意事項:
(1)訓練內(nèi)容難易適中,并要在當堂內(nèi)完成、檢查、驗收。
(2)學生要獨立完成,像考試一樣嚴格要求,老師最大限度的面批、面改,當堂要有結(jié)果。學生掌握情況,教師要心中有數(shù)。
(3)通過訓練存在的共性問題,課堂上有時間的當堂解決,否則,自習課解決。個別學生課下解決或安排小組內(nèi)解決,以達到教學目標。
7. 總結(jié)評價
學生總結(jié),教師進行補充引導(知識、技能、過程等方面)。小組積分匯報,及時的評價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的情況,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每節(jié)課這七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要有的,老師在深刻領悟“七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基礎上,可以靈活使用。
針對不同的課型如閱讀課、寫作課、復習課等,老師可以使用3至5個環(huán)節(jié)即可完成課堂任務。有些課堂上需要循環(huán)使用幾個環(huán)節(jié),比如習題課、試卷講評課,需要反復使用小組討論、提問展示、精講點評環(huán)節(jié),這就構(gòu)成了課堂的“小循環(huán)”式流程。本著高效性、實效性的原則,老師們可以靈活使用“七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熟能生巧,練能生慧。
對于新課改,筆者將繼續(xù)探索,筆者渴望新課改能源源不斷地給教育注入活力。從初嘗新課改的成果后,筆者開始追求這樣一種課堂:學生激烈地討論,熱情地展示,認真地傾聽,迫切地探究。要讓學習變成一種快樂,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新課改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