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云斌
白天的重慶,是一座容易讓人審美疲勞的城市,因?yàn)樗臉翘?,太高?/p>
然而,這一切到了晚上,就全變了。
入夜,當(dāng)你站在南山的“一棵樹”觀景臺,或者鵝嶺公園的兩江亭、枇杷山的紅星亭,或者隨便一處制高點(diǎn),便能擁抱這座江山之城的盛大夜景。順著兩江走勢,白天密密匝匝、敗人雅興的高樓大廈,夜里卻成了五光十色、繁花處處的燈海。
從沙坪壩到江北、渝北,從九龍坡到朝天門,從南坪到彈子石,無數(shù)居民區(qū)的燈光,無數(shù)樓宇、商城、大橋的燈飾,以及公路上的路燈、車流燈光,倒映在江中,加之江上來往船只的燈光和航標(biāo)燈,組成了不同層次、不同色彩的光影帶。岸上華燈萬盞,江中波光搖曳,城市的繁華與婉約、時尚與典雅,被夜色詮釋得恰到好處。特別是在渝中半島、南岸、江北嘴這些樞紐地帶,那千層光影、萬卷珠簾,和著滔滔奔流的大江,令夜景更顯雍容華貴、美輪美奐。若逢清風(fēng)良夜,碧空星月皎潔,銀漢澄明,與地面燈火匯成一片,真是天上人間、萬物同輝了。
如果說,重慶白天展示的是生機(jī)勃勃、粗獷豪爽的山城男兒性格,夜晚則洋溢著優(yōu)雅大方、風(fēng)情萬種的兩江淑女氣質(zhì)。就連那一串串車流燈影,也不再讓人想到堵車與擁擠,而是一首首靈動、曼妙、飄逸的音樂詩,輕輕叩擊著城市的心魂。
江與山的完美演繹,城與景的深刻互動,讓我們擁有這樣一座大氣磅礴的城市,這樣一片浩瀚壯觀的夜景。棲居此城,其幸何如!
每當(dāng)打量這座城市的夜景,我就不禁遐想:古時的重慶,晚上是何等景色呢?
秦滅巴蜀,張儀始筑城江州,當(dāng)時重慶只是一處軍事堡壘,城邑規(guī)模很小,當(dāng)然談不上什么夜景?!度A陽國志·巴志》載蜀漢李嚴(yán)“更城大城,周回十六里”,那時,方圓十六里居然就稱大城了。即使在唐代,重慶城邑也不大。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辭親遠(yuǎn)游,寫下了“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彼皇侵貞c的過客,詩中懷念的是故鄉(xiāng)的月色和江水,絲毫沒有提及渝州燈火,足見那時重慶之安靜、樸素。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在四川作官的范成大離開成都赴京(臨安),路經(jīng)重慶寫了一首詩《恭州夜泊》,詩中淡淡點(diǎn)了一句:“翠竹江村非錦里,青溪夜月已渝州?!痹谒劾?,重慶有的,也無非是些江村、夜月的山野風(fēng)光。
直到清乾隆年間,一個叫龍為霖的本土詩人,在月色中登臨位于南岸涂山的澄鑒亭(在今真武宮左側(cè)),寫下“一亭明月雙江影,半檻疏光萬戶燈”的佳句,才把重慶夜景提升到一個審美高度,“雙江影”映“萬戶燈”,已有大城氣象。清代還有何明禮的“煙火參差家百萬,波濤上下浪三千”,趙熙的“萬家燈火氣如虹,水勢西回復(fù)折東”,王爾鑒的“誰將萬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難掩,云流影自清”等詩句,引人浮思聯(lián)翩。
我很欣賞乾隆年間巴縣知縣王爾鑒評定的“巴渝十二景”,稱謂雅致,韻味十足,如“黃葛晚渡”“海棠煙雨”“字水宵燈”“龍門浩月”“佛圖夜雨”等,把重慶的古典美概括得很到位。其中,“字水宵燈”指的就是重慶夜景。因兩江在朝天門交匯后,形成一個酷似“巴”字的篆文,故有“字水”之稱。夜幕下華燈初上,波光凌照,“宵燈”映“字水”,令人神往。《巴縣志》中有一段美文為證:“渝州鑿崖為城,沿江為池,重屋壘居。每夜萬家燈火齊明,層見疊出,高下各不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與星月交燦。”
當(dāng)然,在燈燭時代,重慶夜景基本上屬于農(nóng)耕文化風(fēng)格,其背景是江風(fēng)、落霞、流嵐,其主體是漁火、竹樓、老街,畫面清麗、疏朗,充滿鄉(xiāng)愁,卻不繁華壯觀,一般的山水城邑皆能找到此等景致。
當(dāng)它走向工業(yè)化與現(xiàn)代化之后,才真正擁有大氣燦爛的夜色。近百年來,重慶歷承開埠、洋務(wù)運(yùn)動、抗戰(zhàn)陪都、三線建設(shè)、計(jì)劃單列、直轄等重大時運(yùn),由一個小小城郭,逐漸成為西南工業(yè)重鎮(zhèn)、長江上游中心城市。特別是直轄以來,它更以日新月異的變化,印證著星移斗轉(zhuǎn)、滄海桑田,建構(gòu)著大山大水、大城大景的天地長卷。
昔日的川江小木船變成了高船巨舸,破敗的吊腳樓變成了摩天大樓,黃葛古渡變成了長虹臥波,石板小道變成了高速公路,這是怎樣一種蝶變,怎樣一種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審美!
看著這座綿延起伏、光彩燁燁的不夜城,心里忽覺慚愧,我怎么白天還在為它的高樓而抱怨呢?它是一座江山之城啊,高樓、長橋、輕軌……這些不正是組成它大象之美的標(biāo)志性人文元素嗎?它的美既是自然的,更是人文的。
土耳其著名詩人??嗣诽卣f:“人的一生有兩樣?xùn)|西不會忘記,那就是母親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蔽蚁?,高度融和了自然與人文審美基因的重慶夜景,正是這座江山之城饋贈給我們的母親般的記憶。
夜風(fēng)習(xí)習(xí),江聲浩蕩;重山重水,光華千載。醉在璀璨的夜色里,我為這座城市的美麗而激動,更為它的明天而祝福!
(作者系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重慶市作協(xié)會員,萬盛經(jīng)開區(qū)黨工委宣傳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