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棟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以高血脂和高血壓發(fā)生率最高,其次為心律失常、心絞痛和冠心病。心血管疾病是世界很多國家婦女的首要死亡原因,女性在絕經前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約為男性的七分之一,但在絕經后的發(fā)病率卻超過同年齡段的男性,死亡率也不斷上升,究其原因被認為是絕經在脂代謝、血壓、氧化狀態(tài)和炎性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給女性機體帶來了負面影響,雌激素水平下降,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下降所致。
雌激素還能保護心血管?其實,雌激素是一種天然的血管保護劑。 雌激素受體已經在冠狀動脈的平滑肌細胞和不同部位的內皮細胞上檢測到,眾多研究表明,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主要有:(1)通過與血管壁雌激素受體結合,保護內皮細胞功能,調節(jié)血管平滑肌,調節(jié)心血管收縮和舒張; (2)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3)調節(jié)血脂水平;(4)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管狀況,防止血栓生成。
絕經與血脂代謝。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而脂蛋白是膽固醇的一種,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構成人類細胞膜的成分,并在激素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身體中有三種脂蛋白,它們分別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在代謝過程中大多轉化為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清除血管內的膽固醇,所以稱之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所以稱之為“壞膽固醇”。女性在55~64歲間血脂逐漸上升,其中絕經后的最初2年內上升最快,以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最為明顯,與此同時高密度脂蛋白卻在降低。雌激素不但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還能提高血管抗氧化的能力。絕經后女性的心血管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進而出現血脂代謝的異常。
絕經與冠心病。對心臟有保護作用的雌激素主要是指雌二醇,其作用于血管內皮,有助于動脈血管擴張,保證血液通暢,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對血管平滑肌也有積極作用。絕經后女性的冠心病發(fā)生率與死亡率明顯升高。以自發(fā)性心絞痛為多,主要與冠狀動脈受雌激素的保護性作用削弱而痙攣有關,固定性狹窄病變較少且輕,但隨年齡增加固定性狹窄病例逐漸增多。
絕經與高血壓。絕經后高血壓的病理生理改變是十分復雜的,包括血流動力學、代謝、交感神經活性、血管壁、性激素等方面的改變。女性血壓,尤其是收縮壓,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顯著增高的趨勢,長期的收縮期高血壓是心臟和阻力動脈血管直接的負擔,是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那該如何來預防女性心血管疾?。?/p>
首先,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①禁煙:建議女性不吸煙并避免二手煙,吸煙患者接受戒煙指導,及早戒煙。
②限酒:有飲酒習慣的女性,每天酒精量不超過15g(約為50度白酒38mL、38度白酒50mL、葡萄酒150mL或啤酒450mL)。
③飲食: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④運動:推薦堅持每天30分鐘、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運動方式可選擇步行、慢跑、騎車、游泳、健美操、跳舞等。每周至少進行2天抗阻運動訓練。
⑤體重:通過控制飲食、有氧運動及行為訓練維持或減輕體重,保持BMI在18.5~24.0kg/m2,腰圍<80cm。
⑥心理健康:減輕精神壓力,減少心理應激,保持樂觀心態(tài)及良好睡眠。
其次,主要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干預目標。
高血壓患者血壓≤120/80 mmHg,糖尿病患者保持糖化血紅蛋白(HbA1c)<7.0%,應避免發(fā)生低血糖。反復發(fā)生低血糖者HbA1c<7.5%。血脂達到低密度脂蛋白<2.6 mmol/L(100 mg/dl),甘油三酯<1.7 mmol/L(150 mg/dl)及非高密度脂蛋白<3.4 mmol/L(130 mg/dl)。
第三,絕經后可以用雌激素來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
激素替代療法通過控制高血壓、血脂和代謝綜合征中的其他因素及治療危險因素來減輕絕經癥狀,進而減少心血管事件,對治療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雌激素應用是有一個窗口期的,這個窗口期一般是指絕經10年之內或小于60歲。當心血管病變還處于初始階段時,應用雌激素,可以有效延緩,甚至逆轉心血管病變的進展,達到預防疾病、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而當婦女進入絕經晚期,血管的病變已經進入到較為嚴重的程度,已經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時,補充雌激素將不能逆轉這種病理改變,而且會通過血管擴張和炎性反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板塊脫落,引發(fā)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