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摘 要]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意義重大。簡要介紹自媒體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提出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主要途徑。
[關 鍵 詞] 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97-01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fā)展,我國早已經進入了互聯(lián)網經濟的新時代。在互聯(lián)網經濟時代,各種形式多樣的自媒體層出不窮。而這些自媒體在教育領域帶來的沖擊和挑戰(zhàn)更是前所未有。在傳統(tǒng)的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教師對自媒體的運用可謂是少之又少。在新形勢下,如何在自媒體時代改革思政課程成為每個業(yè)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自媒體的基本概念
自媒體是近年來大熱的一個詞匯,在各個領域中都有應用和體現(xiàn)。顧名思義,自媒體就是一個屬于自己的媒體形式。換言之,可以被稱之為公民媒體或者是個人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自媒體背景下,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可以成為一個信息的制造者和發(fā)布者。各種形式多樣的自媒體平臺,諸如博客、微博、微信、論壇等比比皆是。在自媒體環(huán)境之下,言論自由被放到最大化,不同的價值觀在自媒體的傳播和引導下肆意“流淌”,這無疑給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
二、自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
(一)自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
在當今社會之下,大學生無疑成了自媒體最忠實的擁護者之一。自媒體充斥著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等。而正處于思想巨變期的他們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不屑一顧顯然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教師僅僅還是在教學中維持著“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那么學生的抵觸情緒肯定是一觸即發(fā)。同時,學生在自媒體的影響下?lián)碛懈訌V泛的視野,單調的課堂教學模式只能讓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變得流于形式。
(二)自媒體對教師思想的持續(xù)挑戰(zhàn)
在自媒體環(huán)境之下,各種魚龍混雜的思想如同雨后春筍般源源不斷地涌入大眾視野,在這次巨大的思想浪潮中,不少高校思政教師也“未能幸免”。一部分高校思政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解不深刻,信仰不堅定,對各種良莠不齊信息缺乏判斷。久而久之,這部分思政教師也漸漸在自媒體的影響下迷失了自我,在課堂教學中失去了方向感。很顯然,教師的“倒戈”對高校學生的影響無疑是十分巨大的,教師的思想都存在偏差,那么學生在思政課堂上吸收的知識也自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三)自媒體對高校學生思維方式帶來的挑戰(zhàn)
自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的傳遞主要依靠碎片化的模式進行,缺乏整體性和可靠性信息傳遞模式,給高校學生思維帶來的沖擊和挑戰(zhàn)可謂是前所未有。高校學生剛剛從緊張的高中階段走入純潔的“象牙塔”,思維方式簡單,對信息的接受、處理和分析能力都尚未完全成熟。在自媒體的影響之下,高校學生極其容易出現(xiàn)思維搖擺、舉棋不定的尷尬局面。這無疑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攔路虎”之一,不容易逾越和攻克。
三、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主要途徑
(一)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綜合素質
要想在高校思政課堂教學中掀起轟轟烈烈的教學改革,教師素質的不斷提升是基本前提。目前,在我國高校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師往往有兩種傾向,一種為教學型教師,一種為科研型教師。這兩種傾向的教師都不利于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推動和發(fā)展。鑒于此,每個高校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聘用和選拔一批既具有科研能力又擁有很強教學能力的思政教師加入教師隊伍。這批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擁有極強的生命力和發(fā)展力。
同時,各個高校還應該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為思政教師開展一系列的培訓活動。通過各種專業(yè)的培訓讓思政教師能夠隨時充電,在教學中永葆活力。只有這樣,思政教師才能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堅定的信仰,并學會采取一種迂回的方式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
(二)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改進課堂教學模式
在自媒體時代之下,高校思政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全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學生最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新改革課堂教學?,F(xiàn)如今,網絡公開課、慕課、微課等方式早已經“深入學生骨髓”。思政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與時俱進,不斷挖掘自媒體的優(yōu)勢,將教學內容與自媒體進行緊密結合。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喜好設立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在這些自媒體平臺之下,學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去認知和學習與思政相關的內容。與傳統(tǒng)教學平臺相比,學生不能隨意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是在自媒體這一載體之下,學生能夠借助自媒體自由地發(fā)表言論,與教師進行積極熱烈的討論和反饋。很顯然,這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能給予學生的新鮮內容。
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自媒體上設置一些學生耳熟能詳?shù)乃颊x修課程。在自媒體這一平臺上,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具有偏好性的選擇,整個學習過程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很顯然,這種方式是思政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效補充,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一些未解的困惑也能通過這種創(chuàng)新的方式得到階段性的解決。
綜上所述,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任重而道遠。每一個高校思政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全面審視自媒體的優(yōu)勢,將教學與自媒體進行巧妙的融合。充分利用自媒體這一載體,教師和學生全權配合,最終高校學生的思政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崔翠利.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J].大學教育,2016(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