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性復核是獲得審計證據(j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征有:在審計中的廣泛使用;更好的節(jié)省審計的成本;更客觀的獲得審計證據(jù)。分析性復核在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主要包括:注冊會計師的全方位把握;注冊會計師的素質是否符合要求;確定合理的使用范圍。
關鍵詞:分析性復核;審計方法
分析性復核在審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獲得審計證據(j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審計證據(jù)的直接來源。
分析性復核在審計的始終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審計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著其作用的日益明顯,如何運用分析性復核在審計的發(fā)展中是一個極具價值的科研課題。
1.分析性復核的概述
什么是分析性復核?顧名思義關鍵是分析和復核(或比較),是指對被審計單位重要的財務比率或趨勢進行的分析,包括調查異常變動以及這些重要比率或趨勢與預期數(shù)額和相關信息的差異,以發(fā)現(xiàn)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以此確定審計重點,控制審計風險,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審計質量。在現(xiàn)代審計中,分析性復核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分析性復核指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重要的金額、比率或趨勢進行比較和分析,并對異常變動和異常項目予以重點關注的審計方法,是審計實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實務取得審計證據(jù)的重要審計程序,該方法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占用重要的地位,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運用分析性復核來獲取審計證據(jù),形成審計結論。
2.分析性復核的方法
分析性復核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簡單合理分析法、時間序列分析法等。審計各階段分析性復核的對象不同,采用的分析性復核方法也不同。趨勢分析法比較直觀,可以將若干期的同一指標進行絕對值比較,來發(fā)現(xiàn)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比率分析法需要的數(shù)據(jù)一般直接來源于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不需要額外收集大量信息,因采用相對數(shù),可比性較強,對于了解被審計期間發(fā)生的事件與財務狀況非常有用;簡單合理分析法是利用彼此相關的賬戶金額和可能造成某種變化的各種因素對報表項目或賬戶金額進行預測的一種方法;時間序列分析法是通過對一組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起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如每個月的銷售收入或產量記錄等),研究出某一經濟數(shù)據(jù)的變化規(guī)律,推算出特定時間應有的合理水平,與被審計單位的財務記錄進行比較,進而判斷被審計單位存在錯弊可能性的一種方法。
上述各種分析性復核方法結果在精度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選擇何種方法主要取決于實施分析性復核的對象。一般來說,審計人員在選擇具體的分析方法時應考慮以下因素:審計目標的要求;可獲得的資料類型;各種分析性復核方法的效率和效果;審計風險和重要性水平的評估結果;不同方法所獲得審計證據(jù)證明力的差別等。在實際工作中,更多時候是將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3.分析性復核在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3.1 注冊會計師的全方位把握
注冊會計師是分析性復核的執(zhí)行者,在分析性復核的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對其運用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綜合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避免孤立地評價單個賬戶的差異,造成評價的片面性。由于影響分析性復核運用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賬戶出現(xiàn)意外波動時,有可能是由于市場、季節(jié)、政策的變化引起的合理的偏離。這就需要注冊會計師從更多方面入手,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結合多種財務差異綜合考慮,這樣才能使分析的結果具有客觀性。
3.2 確定合理的使用范圍
任何方法與手段在應用到實踐時都有其合理的使用范圍與使用權限,分析性復核的應用也是如此,它也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審計,這就使得注冊會計師在使用分析性復核技術是要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確保其順利實施。當數(shù)據(jù)之間不存在任何預期關系時,分析性復核就不能使用。當審計人員不具備良好的業(yè)務素質,不能全面了解會計信息各構成要素間的關系時,分析性復核就不能被很好的運用。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在企業(yè)競爭中的作用日益明顯,信息的真實性與實時性對于審計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獲取的信息是虛假的,則分析性復核的運用就是毫無效果的,因此,應充分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保證信息的準確性。
且分析性復核難以得到精確的結論,它主要是對被檢查事項總體上的合理性判斷,無法給出準確值,對于性質重要、檢查風險較高的項目,必須通過檢查、函證、監(jiān)盤等其他實質性測試加以證實或排除,方可降低審計風險。
3.3 注冊會計師的素質是否符合要求
注冊會計師是進行分析性復核的主要審計人員,其素質的高低對于分析性復核的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要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保證分析性復核的科學運用。計算機技術掌握的情況也會對注冊會計師的業(yè)務能力構成一定的影響,隨著網絡計算機的廣泛普及與應用,計算機水平已經成為一項基本的技能,如何充分利用這種現(xiàn)代技術為審計服務也是衡量審計人員尤其是注冊會計師的一項重要指標。扎實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可以擴大自身工作的范圍,提高工作的能力,能夠將自身從繁忙的業(yè)務中解放出來,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因此,應加大對注冊會計師的在職培訓力度,使其接受最新的信息與技術,以充分的將自身的知識運用與審計當中,更好的為審計服務,更好的運用分析性復核,提高工作效率。
4.小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分析性復核在審計中的作用必定會日漸明顯,探索分析性復核在審計中的應用途徑與注意事項對于其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注冊會計師在運用分析性復核時,應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保證分析性復核的使用范圍,增強分析性復核的效果。社會民眾對審計期望值的無限高和審計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審計風險的無限高與審計技術的有限性,已經成為當今審計界面臨的兩大突出難題。審計技術與方法研究的目標是用最合理的資源投入,給出最合理的審計結論,承受最低的審計風險。
作者簡介
李思佳(1997-);性別:女,籍貫:山西省長治市人,學歷:本科,在讀于山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