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提琴演奏是一門集心理、生理、物理、情理為一體的學問,基本功練習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小提琴演奏時的運弓原理和空弦練習,闡釋小提琴演奏中運弓這一技巧。
【關鍵詞】小提琴;演奏;運弓技巧;空弦練習
【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識碼】A
如今,現(xiàn)代音樂得到長效的發(fā)展,發(fā)展前景良好,現(xiàn)代音樂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樂器。小提琴用的音色具有古典美的特點,聲音浪漫,小提琴有各種各樣的演奏方式,并且都經(jīng)過歷史的洗禮,將優(yōu)質(zhì)的演奏方式流傳下來,并經(jīng)過不斷的完善。本文主要對小提琴演奏技巧中的運弓技巧以及空弦練習的方式進行討論。
一、標準的運弓姿勢
用小提琴演奏的時候,演奏姿勢極為重要。一個標準的運弓姿勢是演奏的基礎,正確姿勢應為:演奏者的人身體要筆直站立,把小提琴架放在左肩與鎖骨相近的位置,將弓毛朝下,用右手拿弓,形成一種支撐的姿態(tài)。開始演奏的時候,演奏者的右手自然下垂,保持放松,將掌心朝左,大拇指成自然彎曲形態(tài),將指尖朝向該手的中指第二關節(jié)的里側(cè),組成一個圓環(huán)形狀,使用拇指尖的右上方和中指將小提琴的弓進行固定,將食指與無名指放在弓桿之上,將小指尖彎曲在小提琴弓桿的里側(cè),所有手指關節(jié)均成彎曲形態(tài),保持放松,便于整個手可以來回收縮。將拇指尖放置在弓桿處于馬尾箱相近的位置,將其他的手指都微微分散開來,食指與中指之間的距離最遠。在進行小提琴演奏姿勢練習時,整條手臂時刻保持放松,在演奏過程中,時刻保持放松,不緊繃。[1,2]
二、標準的運弓技巧[2]
(一)找到弓與琴弦的接觸點
運弓過程就是調(diào)節(jié)聲音的過程。在早期進行運弓練習的時候,聲音會較為清脆,所以,在進行運弓時,要保證自己的力道,不要過低,也不要過高,還要對弓與琴弦相互接觸的距離進行掌握,掌握弓和琴弦之間的接觸點。
(二)運弓練習
運弓有許多種練習技巧,不同的弓,本身構(gòu)造也不相同,用到的練習技巧也不同,將弓進行分段,不同的部分練習技巧也不相同,一般分為上半弓練習、中弓練習以及下半弓練習。
(三)上半弓練習
上半弓指的是中弓與弓尖之間,通過右肘關節(jié)將右臂進行帶動,進行練習。拉伸下弓,與弓尖相近的時候,用大臂推動,大臂運動時,通過小臂進行調(diào)節(jié),小臂進行復位,小指微微離開弓桿,大臂運動時,會有多余的力度產(chǎn)生,要通過小臂調(diào)節(jié)將其去除。
(四)中弓練習
中弓為弓的中間部分,這是一種基本弓的練習,所以在進行運弓技巧練習時,也是從中弓練習開始。主要方法為把弓處于弓弦的中部,準備好姿勢,彎曲手臂,彎曲角度為90度。進行運弓的時候,通過小臂與手腕互相配合,大臂進行拉伸,整只手臂要時刻保持放松。將弓放在琴弦之上,弓與弦之間的角度也為90度。下弓時,手臂稍微朝下,整個過程動作保持直線,動作幅度不宜過大。
(五)下半弓練習
位置為中弓到弓根之間,下半弓的練習主要通過大臂進行帶動練習。在整個過程當中,右手的大臂運動的比較頻繁,通過右手大臂將整個關節(jié)打開。
三、空弦練習
在學習運弓技巧的同時,空弦練習也十分重要,空弦練習一般都是通過右手控制琴弓,起到一個檢查作用,通過小提琴發(fā)出的音色情況對演奏者所站立的姿勢進行檢查,同時檢查拉伸的姿勢以及動作是否準確。拉空弦的時候,需要對弓在琴弦上的走向情況保持觀察,弓與弦的角度一般為90度,開始練習時,把弓與弦盡量磨合。在整個空弦練習過程中,整個手臂應該保持放松,不能過于緊繃,拉伸情況不要僵硬,運弓時保證注意力不分散,能夠注意到其過程中的細微變化,最好是在鏡子前面觀察整個過程,這樣才能對手臂的運動軌跡進行觀察,找到自己練習過程中的不足,加以改正。[3]
參考文獻
[1]林曉明.小提琴演奏中的運弓技巧和空弦練習探究[J]. 戲劇之家,2016(15):89.
[2]柯麗娜.淺議小提琴的空弦練習[J].北方音樂,2016, 36(09):51.
作者簡介:于涵(1992—),女,甘肅蘭州人,回族,畢業(yè)于西北民族大學音樂表演專業(yè)小提琴演奏方向。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音樂與舞蹈學(小提琴演奏)。